甲、乙两同学研究Na2SO3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的情况。
步骤 | 操作 | 现象 |
I | 向2 mL 1 mol·L-1FeCl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SO3溶液 | 溶液由棕黄色变为红褐色, 并有少量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 |
(1)常温下,FeCl3溶液的pH_______7(填“<”、“>”或“=”)。
(2)分析红褐色产生的原因。
① 甲同学认为步骤I中溶液呈红褐色是因为生成了Fe(OH)3,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溶液呈红褐色的原因:________。
② 乙同学认为可能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完成并配平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3+ + SO32- + == F e2+ + +
乙同学查阅资料得知:
1.Fe2+与SO32-反应生成墨绿色的絮状沉淀FeSO3; 2.墨绿色的FeSO3与黄色的FeCl3溶液混合后,溶液呈红褐色。 |
(3)甲同学为了确认溶液呈红褐色的原因是生成了Fe(OH)3,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步骤 | 操作 | 现象 |
II | 用激光笔照射步骤I中的红褐色溶液 | 出现“丁达尔效应” |
甲同学因此得出结论:溶液呈红褐色是因为生成了Fe(OH)3。而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得出结论的证据仍然不足,乙同学的理由是________。
(4)进一步确认Na2SO3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的情况,乙同学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步骤 | 操作 | 现象 |
III | 向1 mol•L-1的FeCl3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SO2 | 溶液由黄色变为红褐色 |
IV | 用激光笔照射步骤III中的红褐色溶液 | 没有出现“丁达尔效应” |
① 经检验步骤III中红褐色溶液含有Fe2+,检验Fe2+选用的试剂是______(填字母)。
a.K3 溶液 b.KSCN溶液 c.KMnO4溶液
② 已知H2SO3是弱酸,请结合电离方程式说明步骤III中出现红褐色的原因: 。
(5)结论:由上述实验得知,甲、乙两同学所持观点均正确。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市场上销售的“84”消毒液,其商品标识上有如下叙述:①本品为无色液体,呈碱性;②使用时加水稀释;③可对餐具、衣物进行消毒,可漂白浅色衣物。其有效成分可能是( )
A.Cl2 B.SO2
C.NaClO D.KMn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铝热反应操作:
现象:“纸漏斗”内混合物立即剧烈反应,发出________________,产生大量的烟。“纸漏斗”被烧破,有红热状态的液珠落入蒸发皿内的细沙上。液珠冷却后变为________________色固体。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铝热反应能______________,常用于焊接钢轨和大截面的钢材部件。
问题:(1)镁条和氯酸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发铝热反应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11H2O. 12H2O. 13H2O互为同位素
C.目前人们已发现的元素种类数目与原子种类数目相同
D.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CO2转化为甲醇的原理为 CO2(g)+3H2(g) CH3OH(g)+H2O(g) ΔH <0 。500 ℃时,在体积为1 L 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3mol H2,测得CO2浓度与CH3OH 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从中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曲线X可以表示CH3OH(g) 或H2O(g) 的浓度变化
B.从反应开始到10min时,H2的反应速率v(H2)=0.225mol/(L﹒min)
C.平衡时H2 的转化率为75%
D.50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10mL的0.1 mol·L-1BaCl2溶液恰好使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锌和硫酸钾三种溶液中的SO完全沉淀,则这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3:2:2 B.1:2:3 C.1:3:3 D.3: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3 g钠由原子变成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 NA
B.0.2 NA个硫酸分子与19.6 g磷酸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C.22.4 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为2 NA
D.1 L 1 mol/L硝酸钙溶液中的离子总数为2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分开盛放的M、N两溶液中,各含下列十四种离子中的七种:Al3+、Cl—、Na+、K+、NO3—、OH—、S2—、MnO4—、Fe3+、NH4+、H+、SO42—、AlO2—、CO32—,且两溶液里所含离子不相同,已知M溶液里的阳离子只有两种,则N溶液里的阴离子应该是
A.NH4+ S2— CO32— B.MnO4— SO42— NO3—
C.NO3— Cl— SO42— D.AlO2— SO42— Mn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若在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共存的是
A. NH4+、、
、Na+ B. Ba2+、Mg2+、
、
C. 、Ca2+、K+、Cl- D.
、K+、
、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