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下列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A.第一电离能:N>OB.第一电子亲和能:F<Cl
C.电负性:O<ClD.共价键的键角:NH3<H2S

分析 A.N的2p电子半满为稳定结构;
B.元素处于基态时的气态原子获得1个电子成为-1价阴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叫做该元素的第一电子亲和能,非金属性越强,元素得电子能力越强,其电子亲和能越大;
C.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
D.氨气为三角锥型,NH3分子中共价键键角为107°,H2S分子中共价键键角接近90°,为V型.

解答 解:A.N的2p电子半满为稳定结构,难失去电子,则第一电离能:N>O,故A正确;
B.非金属性越强,元素得电子能力越强,其电子亲和能越大,则第一电子亲和能:F>Cl,故B错误;
C.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则电负性:O>Cl,故C错误;
D.氨气为三角锥型,NH3分子中共价键键角为107°,H2S分子中共价键键角接近90°,为V型,则共价键的键角:NH3>H2S,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的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电子排布规律、电负性的比较方法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含6.02×1024个中子的188O的质量是(  )
A.18gB.16gC.8gD.1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为了探究氯水的漂白性,某化学兴趣小组从A、B、C、D中选用仪器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并设计了如图实验:

(1)请写出实验室制取Cl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2)不考虑收集气体,若气流从左向右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时仪器连接顺序为ACC(填写字母,仪器可以重复使用).
(3)将干燥的氯气通入后,E图集气瓶中湿润的有色布条很快褪色,而干燥的有色布条没有很快褪色,由此认为HClO(填化学式)具有漂白性.甲同学认为兴趣小组的设计存在缺陷,应该做如下修改:先通过干燥的有色布条,再通过湿润的有色布条
(4)E的烧杯中NaOH溶液所起的作用是吸收过量的氯气,烧杯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
(5)为保证实验安全,当氯气以每分钟1.12L(标准状况)的流速匀速通入时,若实验需耗时5min,小烧杯中盛2mol.L-1NaOH溶液的体积至少应为25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同时证明氯气的某些性质,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支撑用的铁架台省略),按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装置A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O2+4H++2Cl-$\frac{\underline{\;\;△\;\;}}{\;}$Mn2++Cl2+2H2O若用含有0.2mol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制Cl2,制得的Cl2体积(标准状况下)总是小于1.12L的原因是浓盐酸的浓度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渐变稀,变稀以后将不再反应;加热时浓盐酸因挥发而损失
(2)①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名称为无水硫酸铜,现象是白色固体变为蓝色.
②装置D和E中出现的不同现象说明的问题是氯气无漂白性,次氯酸有漂白性
③装置F的作用是吸收氯气.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有缺陷,不能确保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一个装置.你认为该装置应加在F与G之间(填装置字母序号),装置中应放入湿润的淀粉KI试纸(或湿润的有色布条)(填写试剂或用品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测定胆矾结晶水含量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加热晶体时先用小火,后渐改为用大火加热至晶体变白
B.灼烧时如有晶体溅出容器,应再加一些晶体继续加热
C.加热后的冷却放在干燥器中进行
D.加热、冷却、称量,重复多次即是恒重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亚氯酸钠(NaClO2)是重要漂白剂,探究小组按如图装置进行NaClO2的制取.

已知:NaClO2饱和溶液在低于38℃时析出NaClO2•3H2O,高于38℃时析出NaClO2,高于60℃时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
(1)已知装置A中反应产生ClO2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3+Na2SO3+H2SO4=2ClO2↑+2Na2SO4+H2O;
反应结束后通入适量的空气,其目的是将ClO2吹入到装置B进行反应.
(2)装置B中反应生成NaClO2,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H-+2ClO2+H2O2=2ClO2-+2H2O+O2
反应后的溶液中阴离子除了ClO${\;}_{2}^{-}$、ClO${\;}_{3}^{-}$、Cl-、ClO-、OH-外还可能含有的一种阴离子是SO42-;检验该离子的方法是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先加足量的盐酸,再加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含有SO42-
(3)请补充从装置B反应后的溶液中获得NaClO2晶体的操作步骤.
①减压,55℃蒸发结晶;②趁热过滤;③用38℃~60℃热水洗涤;④低于60℃干燥;得到成品.
(4)如果撤去B中的冷水浴,可能导致产品中混有的NaClO3和NaCl杂质含量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近年来雾霾问题已成为百姓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今年入秋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更是“霾伏”四起,部分地区持续出现中度至重度霾,环境治理刻不容缓.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C
A.光化学烟雾是氮氧化物与碳氢化合物受紫外线作用后产生的有毒烟雾
B.PH小于7的雨水都是酸雨
C.PM2.5含量的增加是形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之一
D.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导致臭氧空洞的加剧
(2)盐酸、硫酸和硝酸是中学阶段常见的“三大酸”.现就硫酸、硝酸与金属铜反应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①工业上制备硫酸铜是利用废铜屑经灼烧后,在加热情况下跟稀硫酸反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2Cu+O2$\frac{\underline{\;\;△\;\;}}{\;}$2CuO、CuO+H2SO4=CuSO4+H2O;(两个);不采用铜跟浓硫酸反应来制取硫酸铜的原因是生成等量的硫酸铜时需要硫酸较多且生成的二氧化硫污染环境(答两点)
②在一定体积的10mol•L-1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铜片,加热使之反应,被还原的硫酸为0.9mol.则浓硫酸的实际体积大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80mL.
③若使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在其中加入硝酸盐溶液(如KNO3溶液),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2NO3-+8H+═3Cu2++2NO↑+4H2O
④将8gFe2O3投入到150mL某浓度的稀硫酸中,再投入7g铁粉,充分反应后,收集到1.68LH2(标准状况),同时,Fe和Fe2O3均无剩余,为了中和过量的硫酸,且使溶液中铁元素完全沉淀,共消耗4mol•L-1的NaOH溶液150mL.则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 PCl5,在温度为T时发生如下反应PCl5(g)?PCl3(g)+Cl2(g)△H=+124kJ•mol-1.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表:
时间t/s050150250350
n(PCl3)/mol00.160.190.20.2
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在前50s的平均速率v(PCl5)=0.0016mol/(L•s)
(2)温度为T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0.025
(3)上述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时,PCl3的体积分数为16.7%
要提高平衡时PCl3的体积分数,可采取的措施有CD
A.温度不变,压缩容器体积增大压强       B.使用高效催化剂
C.温度和体积不变,减小PCl5的起始量     D.体积不变,提高反应温度
(4)在温度为T时,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5mol PCl5和a mol Cl2平衡时PCl5的转化率仍为20%,则a=0.1
(5)在热水中,五氯化磷完全水解,生成磷酸(H3P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PCl5+4H2O=H3PO4+5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实验室制备1,2-二溴乙烷的反应原理是先用乙醇制备出乙烯,再将乙烯通入溴水中发生如下反应:CH2=CH2+Br2→BrCH2CH2Br.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l40℃脱水生成乙醚.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中制备乙烯的化学方程式C2H5OH$→_{170℃}^{浓硫酸}$CH2=CH2↑+H2O.
(2)实验开始要尽可能快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其最主要目的是D.
A.引发反应    B.加快反应速度     C.防止乙醇挥发     D.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
(3)在装置C中应加入C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
A.水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4)将1,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下层(填“上”、“下”).
(5)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Br2,最好用b洗涤除去.
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碘化钠溶液    D.乙醇
(6)装置B的作用有两个,分别是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D是否发生堵塞和防止倒吸.
(7)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蒸馏法的方法除去.
(8)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产品熔点低,过度冷却会凝固而堵塞导管口.
(9)判断该制备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D中溴水完全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