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实验探究氮的化合物的性质,装置如图所示,其中A(装置未画出)为气体发生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先将C处铂丝网加热至红热,再将A处产生的气体通过B装置片刻后,撤去C处酒精灯。部分实验现象如下:C处铂丝继续保持红热,F处铜片逐渐溶解。

(1)实验室制取A中气体时若只用一种试剂,该试剂是 (填备选试剂的字母);

A.NH4HCO3 B.NH4Cl C.Ca(OH)2 D.NaOH

此时A中主要的玻璃仪器有 (填名称);

(2)对于C中发生的可逆反应,其方程式为:

有关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可以提高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

B.工业上进行该反应时,可采取高压的条件提高反应物转化率

C.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平衡浓度之比一定是4∶5

(3)E装置可防止F中溶液倒吸进入D中,请在上图中画出装置E中的导气管。

(4)写出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若进入F装置的物质成分和质量一定,可向F中加入下列物质(填字母)中的 使铜片溶解的质量增多。

A.Na2CO3 B.NaCl C.CuSO4 D.H2SO4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福尔马林可以用于是食品防腐剂
C.水玻璃浸泡过的木材既能防腐又能耐火
D.Si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吉林省高三上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氯酸镁[Mg(ClO3)2]常用作催熟剂、除草剂等,实验室制备少量Mg(ClO3)2·6H2O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卤块主要成分为MgCl2·6H2O,含有MgSO4、FeCl2等杂质。

②四种化合物的溶解度(S)随温度(T)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过滤所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有__ __ _。

(2)加MgO后过滤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为

(3)加入NaClO3饱和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产品中Mg(ClO3)2·6H2O含量的测定:

步骤1:准确称量3.50 g产品配成100 mL溶液。

步骤2:取10.00 mL于锥形瓶中,加入10.00 mL稀硫酸和20.00 mL 1.000 mol·L-1的FeSO4溶液,微热。

步骤3:冷却至室温,用0.100 mol·L-1 K2Cr2O7溶液滴定剩余的Fe2+至终点,此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2O+6Fe2++14H+=2Cr3++6Fe3++7H2O。

步骤4:将步骤2、3重复两次,平均消耗K2Cr2O7溶液15.00 mL。

①写出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产品中Mg(ClO3)2·6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吉林省高三上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相同状况下的12C18O和14N2两种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质量相等,则质子数相等 B. 若原子数相等,则中子数相等

C. 若分子数相等,则体积相等 D. 若体积相等,则密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吉林省高三上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B.酒精、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C.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性是具有丁达尔现象

D.利用半透膜可除去淀粉溶液中的少量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东省山一高三上第二次统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的制备与工业生产实际相符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东省山一高三上第二次统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投入铁片产生H2的溶液中可大量存在H+、Mg2+、SO、NO

B.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3+、NH、Cl-、S2-

C.1.0 mol·L-1的KNO3溶液中可大量存在H+、Fe2+、Cl-、SO

D.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H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云南省高一9月月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水溶液中的各组离子因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Ba2+、Cl?、SO42-

B.Ca2+、HCO3?、C1?、K+

C.MnO4?、K+、I?、H+

D.H+ 、Cl? 、Na+ 、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碳和氮的化合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Ni(s)+4CO(g)$?_{180~200℃}^{50~80℃}$Ni(CO)4(g),△H<0;
利用该反应可以将粗镍转化为纯度达99.9%的高纯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填字母编号).
A.增加Ni的量可提高CO的转化率,Ni的转化率降低
B.缩小容器容积,平衡右移,△H减小
C.反应达到平衡后,充入CO再次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降低
D.当4V[Ni(CO)4]=V(CO)时或容器中混合气体密度不变时,都可说明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
(2)CO与镍反应会造成含镍催化剂的中毒.为防止镍催化剂中毒,工业上常用SO2将CO氧化,二氧化硫转化为单质硫.
已知:CO(g)+$\frac{1}{2}$O2(g)═CO2(g)△H=-Q1 kJ•mol-1
S(s)+O2(g)═SO2(g)△H=-Q2 kJ•mol-1
则SO2(g)+2CO(g)═S(s)+2CO2(g)△H=-(2Q1-Q2) kJ•mol-1
(3)对于反应:2NO(g)+O2═2NO2(g),向某容器中充入10mol的NO和10mol的O2,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NO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1、P2)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1).
①比较P1、P2的大小关系p2>p1
②700℃时,在压强为P2时,假设容器为1L,则在该条件平衡常数的数值为$\frac{1}{144}$(最简分数形式);
(4)NO2、O2和熔融NaNO3可制作燃料电池,其原理如图2所示.该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石墨I电极上生成氧化物Y,其电极反应式为NO2+NO3--e-=N2O5;若该燃料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后,共收集到20mol Y,则理论上需要消耗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224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