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如图是一张体检血液化验单,化验单表示该体检指标的物理量是物质的量

B. 水和四氯化碳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

C. 烧杯、试管、蒸发皿、圆底烧瓶、蒸馏烧瓶都可用酒精灯加热

D. 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

A.0.4 mol氧气 B.4℃时,5.4 mL H2O

C.标准状况下5.6 L二氧化碳 D.10 g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郸城高级中学高二上第二次考试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反应mX(g)+nY(g)qZ(g)的ΔH<0,m+n>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

B.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m/n倍

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

D.增加X的物质的量,Y的转化率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贵州贵阳花溪清华中学高一上月考一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按以下实验方案可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

(1)从下图中选择与步骤(1)(2)(3)(4)分别对应的装置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2)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①中沸石的作用为__________;

(3)冷凝水的进水方向:__________。(填“a”或“b”)

(4)下列能用装置D进行分离的是__________。

A.液溴和四氯化碳

B.乙醇和煤油

C.苯和蒸馏水

D.氯化钠和水

(5)装置A、B中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贵州贵阳花溪清华中学高一上月考一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瓦斯中甲烷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4时极易爆炸,此时甲烷与氧气的体积比为

A.2:1 B.1:2 C.1:4 D.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三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氯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极其广泛。请完成下列填空:

Ⅰ:氯气性质探究

设计下图实验装置来制备并验证氯气的性质(部分夹持装置未画出)。

(1)A中放置固体二氧化锰的装置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硬质玻璃管C中事先装有两个沾有相关试剂的棉球,左侧棉球的实验现象为

(4)D中的NaOH溶液用来吸收尾气,向反应后的D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会产生气体,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Ⅱ:制备HClO

(5)设计装置E代替上图的装置C,用于制备较高浓度的HClO溶液。在圆底烧瓶底部,有一用塑料网包住的过量块状碳酸钙。

①该方案可以制得较高浓度HClO的原因是(结合必要的化学语言回答)

②反应结束后将塑料网中剩余的石灰石提出液面,所得的溶液与稀盐酸混合,立即产生大量CO2气体,则反应所得溶液中的溶质除HClO外,还含有 (写两种钙盐的化学式,一种正盐,一种酸式盐);该小组同学测得反应中碳酸钙质量减少M g,反应后从所得的200mL溶液中取用10mL与足量稀盐酸混合,连接F装置测得产生的气体体积为V 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则原溶液中含钙正盐的浓度为 mol·L-1(用含M、V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三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8的硫原子:

B.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C.H2O2的电子式:

D.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河南省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运用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

B.NH4F水溶液中含有 HF,因此 NH4F溶液不能存放于玻璃试剂瓶中

C.可燃冰主要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水合物晶体,因此可存在于海底

D.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 则用浓硫酸与铁反应能增大生成 H2的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三个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1、K2、K3)与温度的关系分别如下表所示:

化学反应

平衡常数

温度

973K

1173K

①Fe(s)+CO2(g)FeO(s)+CO(g) △H1

K1

1.47

2.15

②Fe(s)+H2O(g)FeO(s)+H2(g) △H2

K2

2.38

1.67

③CO(g)+H2O(g) CO2(g)+H2(g) △H3

K3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1<0,△H2>0

B.反应①②③的反应热满足关系:△H2-△H1=△H3

C.反应①②③的平衡常数满足关系:K1·K2=K3

D.要使反应③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采取升温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