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分别放置下图所示装置(都盛有0.1 mol·L-1的H2SO4溶液)中的四个相同的纯锌片,腐蚀最慢的是(   )
C

试题分析:A中发生化学腐蚀,B中镁作负极,锌作正极,锌不易被腐蚀,C中锌作负极,发生电化学腐蚀,加快锌的腐蚀,D中锌作电解池阴极,不易被腐蚀,所以腐蚀最快的是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一种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的工作示意图。该电池的反应式为:LiMnO2 + C6Li1-x MnO2 + LixC6 (LixC6表示锂原子嵌入石墨形成的复合材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K与N相接时,A极为负极,该电极反应式为:LixC6 - xeˉ= C6 + xLi+
B.在整个充电或放电过程中都只存在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
C.K与N相接时,Li由A极区迁移到B极区
D.K与M相接时,A极发生氧化反应,LiMnO2 -xeˉ = Li1-xMnO2 + xL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锌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能加快反应速率 
②镀层破损后,白铁(镀锌的铁)比马口铁(镀锡的铁)更易腐蚀
③电镀时,应把镀件置于电解槽的阴极
④冶炼铝时,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
⑤钢铁表面常易锈蚀生成Fe2O3?nH2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用图①装置精炼铜,a极为粗铜,b为精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B.图②装置的盐桥中KCl的Cl移向甲烧杯
C.图③装置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获得保护
D.图④两个装置中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相同时,消耗负极材料的物质的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市场上经常见到的标记为Li-ion的电池。它的负极材料是金属锂和碳的复合材料(碳作为金属锂的载体),电解质为一种能传导Li+的高分子材料。这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 Li+2Li0.35NiO 2Li0.85Ni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Li-e-=Li+
B.充电时,Li0.85NiO2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
C.该电池既能用酸溶液又能用碱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D.放电过程中Li+向正极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 和 b 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
B.a 和 b 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
C.无论 a 和 b 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均从蓝色逐渐变
成浅绿色
D.a 和 b 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足够大时,Cu2向铜电极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图中两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如下:a极:Cu2+2e=Cu,b极:Fe-2e=Fe2,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可能是电解池
B.a极上一定发生还原反应
C.a、b可能是同种电极材料
D.该过程中能量的转换一定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铸铁输油管道应埋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B.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能迅速被氧化形成保护膜,因此铝不容易被腐蚀
C.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发生的反应是2H2O+O2+4e= 4OH
D.白铁(镀Zn铁)表面有划损时,也能阻止铁被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海水是丰富的资源宝库,从海水中提取元素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粗盐精制就是除去其中的Ca2+、Fe3+、SO42-及泥沙等杂质,需加入的试剂有:①Na2CO3溶液 ②HCl(盐酸) ③Ba(OH)2溶液,这三种试剂的添加顺序是_________(填序号)。
(2)用氯气进行“海水提溴”中制取溴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3)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以下电化学实验。

①当开关K与a连接时,两极均有气泡产生,则阴极为_______极。
②一段时间后,使开关K与a断开、与b连接时,虚线框内的装置可称为__________。请写出此时Fe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
(4)某公厂向盛有CaSO4悬浊液的反应池中通入氨气欲制取氮肥(NH42SO4,效果不好。再通入CO2,则逐渐产生大量(NH42SO4。请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