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铜与1 mol•L-1的硝酸反应时,如果硝酸根离子的浓度下降0.2 mol•L-1,则溶液中的c(H+)同时下降(  )
A.0.2 mol•L-1B.0.4 mol•L-1C.0.6 mol•L-1D.0.8 mol•L-1

分析 铜与硝酸反应的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消耗氢离子的浓度为硝酸根离子浓度的4倍,据此计算出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变化.

解答 解:由铜与硝酸反应的方程式3Cu+8H++2NO3-═3Cu2++2NO↑+4H2O可知,此反应中消耗的H+与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
故溶液中的c(H+)下降了:0.2mol/L×4=0.8 mol•L-1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发生反应的实质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H=-890.3kJ•mol-1
B.500℃、30MPa下,将0.5mol 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_{500℃、30MPa}^{催化剂}$2NH3(g)△H=-38.6kJ•mol-1
C.向Na2CO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CO32-+2H2O?H2CO3+2OH-
D.纯水的电离方程式:H2O+H2O?H3O++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化学学习小组为了探究同周期、周主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利用下图进行实验.现有药品如下:稀硫酸、稀盐酸、稀硝酸、饱和的小苏打溶液、水玻璃、大理石、浓硫酸.

(1)选用药品:B稀硝酸,C大理石,D饱和的小苏打溶液,E水玻璃.
(2)甲同学认为不要D装置就可以得出结论,你认为行吗?不可行.谈淡理由:稀硝酸具有挥发性,干扰了二氧化碳与硅酸钠的反应
(3)根据“以强制弱”的原理,实验结论:C、N、Si三种元素非金属性N>C>Si用离子方程式加以说明:2H++CaCO3═Ca2++CO2↑+H2O、SiO32-+CO2+H2O=H2SiO3↓+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黄铜矿(CuFeS2)是制取铜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原料之一,还可以制备硫及铁的化合物.
(1)冶炼铜的反应为8CuFeS2+21O2$\frac{\underline{\;高温\;}}{\;}$8Cu+4FeO+2Fe2O3+16SO2
若CuFeS2中Fe的化合价为+2,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Cu、O(填元素符号).
(2)上述冶炼过程中产生大量SO2.下列处理方案合理的是bc(填代号).
a.高空排放                   b.用于制备硫酸
c.用纯碱溶液吸收制Na2SO3         d.用浓硫酸吸收
(3)利用黄铜矿冶炼铜产生的炉渣(含Fe2O3、FeO、Al2O3及不溶于强酸的SiO2)可制备Fe2O3
①用稀盐酸浸取炉渣,过滤.
②滤液先氧化,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煅烧得.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a.除去Al3+的离子方程式是Al3++4OH-=AlO2-+2H2O.
b.步骤②中滤液氧化的目的是将Fe2+氧化为Fe3+
c.选用提供的试剂,设计实验验证炉渣中含有FeO.
提供的试剂:稀盐酸  稀硫酸  KSCN溶液  KMnO4溶液  NaOH溶液  碘水所选试剂为稀硫酸、KMnO4溶液.证明炉渣中含有FeO的实验现象为稀硫酸浸取炉渣所得溶液使KMnO4溶液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Ca(HCO32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Ca2++2HCO3-+2OH-═CaCO3↓+CO32-+2H2O
B.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SO2:2ClO-+SO2+H2O═2HClO+SO32-
C.Cl2通入水中:Cl2+H2O═2H++Cl-+ClO-
D.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呈中性:2H++SO42-+Ba2++2OH-═2H2O+B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相对分子质量:HCl>HF,故沸点:HCl>HF
B.由于氮元素的最低化合价只有-3价,故NH5这种物质不可能存在
C.硅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过渡位置,硅可用作半导体材料
D.Cl-、S2-、Ca2+、K+半径逐渐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为了探究FeS04和Cu(N032的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现设计如下流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V=2240
B.n=0.02
C.原混合物中FeS04的质量分数约为89%
D.m=0.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分液操作时,先将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C.萃取操作时,可以选用CCl4或酒精作为萃取剂从溴水中萃取溴
D.蒸馏操作时,应向蒸馏液体中加入几块沸石,以防止暴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反应物进行特定反应的装置.

(1)要将C装置接入B和D之间,正确的接法是:a→c→b→d.
(2)实验开始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打开旋塞K,让Cl2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D处的酒精灯,Cl2通过C装置后进入D,D装置内盛有碳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2和HCl(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C+2H2O(g)$\frac{\underline{\;\;△\;\;}}{\;}$4HCl+CO2.为了使C装置发挥更好的作用,可向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加入浓硫酸的作用是加入的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有利于试管中的水变为水蒸气,从而提供足量的水蒸气供D中反应需要.
(3)D处反应完毕后,关闭旋塞K,移去两个酒精灯,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少量Cl2产生,此时B中的现象是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B的作用是贮存少量Cl2,避免Cl2对环境造成污染.
(4)用量筒量取20 mL E中溶液,倒入已检查完气密性良好的分液漏斗中,然后再注入10 mL CCl4,盖好玻璃塞,振荡,静置于铁架台上,等分层后取上层液和下层液,呈黄绿色的是下层液(填“上层液”或“下层液”),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上层液(填“上层液”或“下层液”).
(5)在A、B、C、D、E装置中有一处需要改进,说明需要改进的理由并画出改进后的装置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