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氢氟酸(HF)是一元弱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HF?H++F-.25℃下,向20mL0.2mol•L-1的氢氟酸中滴加0.2mol•L-1的NaOH溶液时,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电离度(α)和电离平衡常数(K)一样,可以用来衡量弱电解质在稀溶液中的电离能力.
电离度(α)=$\frac{n(已电离的弱电解质)}{n(全部的弱电解质)}$×10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氢氟酸的稀溶液中,通过改变以下条件能使氢氟酸的电离度[α(HF)]增大的是ad,可使氢氟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HF)]增大的是a.
a.升高温度      b.向溶液中滴入2滴浓盐酸
c.加入少量NaF固体     d.加水稀释
(2)在此温度下,氢氟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HF)为:5×10-4
电离度α(HF)为5_%.
(3)下列有关图中各点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bd.
a.在A处溶液中:c(F-)+c(HF)=0.2mol•L-1
b.在B处溶液中:c(H+)+c(HF)=c(OH-
c.在B处溶液中:c(Na+)>c(F-)>c(H+)>c(OH-)   
d.在A和B处溶液中都符合:$\frac{c({H}^{+})•c({F}^{-})}{c(HF)}$=Ka(HF)
(4)已知该温度下Ksp(CaF2)=1.5×10-10.取B点时的溶液10mL与90mL1×10-4 mol•L-1
CaCl2溶液混合,通过列式计算说明是否有沉淀产生.

分析 (1)HF酸中存在HF?F-+H+,为使电离常数或电离度增大,应使平衡正向移动;
(2)由图象可知0.2mol•L-1的氢氟酸的pH=2,则c(H+)=0.01mol/L,以此可计算电离度和电离常数;
(3)根据物料守恒、质子守恒以及影响盐类水解的角度可解答该题;
(4)根据平衡常数和浓度熵之间的关系来计算回答.

解答 解:(1)HF酸中存在HF?F-+H+,为使电离度增大,应使平衡正向移动,
a.升高温度,可使平衡正向移动,电离常数或电离度增大,故a正确;
b.向溶液中滴入2滴浓盐酸以及c.加入少量NaF固体,都可使平衡逆向移动,电离度减小,故b、c错误,
d、加水稀释会促使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使电离度增大,故d正确;所以ad能使电离度增大,但是K只是温度的函数,电离是吸热的,温度升高,K增大.
故答案为:ad;a;
(2)由图象可知0.2mol•L-1的氢氟酸的pH=2,则c(H+)=0.01mol/L,可知电离的c(HF)=0.01mol/L,
则α=$\frac{0.01mol/L}{0.2mol/L}$=5%,
K=$\frac{c({F}^{-})•c({H}^{+})}{c(HF)}$=$\frac{0.01×0.01}{0.2-0.01}$≈5×10-4
故答案为:5×10-4; 5;
(3)a.在A处溶液中,由于加入NaOH溶液,则总体积大于20mL,则c(F-)+c(HF)<0.2mol•L-1,故a错误;
b.在B处溶液中,HF和NaOH完全反应生成NaF,由质子守恒可知:c(H+)+c(HF)=c(OH-),故b正确;
c.在B处溶液pH>7,则c(H+)<c(OH-),故c错误;
d.由于温度不变,则电离常数不变,则在A和B处溶液中都符合:$\frac{c({F}^{-})•c({H}^{+})}{c(HF)}$=Ka(HF),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
(4)混合溶液中氟离子浓度为:c(F-)=10-2mol/L,钙离子浓度为:c(Ca2+)=9×10-5mol/L,则Qc=9×10-9>Ksp,所以有沉淀产生,
答:混合后c(F-)=10-2mol/L,c(Ca2+)=9×10-5mol/L,Qc=9×10-9>Ksp有沉淀产生.

点评 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以及电离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等知识,为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中等,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影响盐类水解和弱电解质电离的因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焓变是指1 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B.当反应放热时△H>0,反应吸热时△H<0
C.电能可以在水流的作用下产生,所以它属于一次能源
D.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能量大于生成物能量时,反应放热,△H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0.1mol•L-1(NH42Fe(SO42溶液中:K+、Cu2+、Cl-、MnO${\;}_{4}^{-}$、
B.滴入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中:NH${\;}_{4}^{+}$、Ba2+、Al3+、CH3COO-
C.$\frac{{K}_{w}}{c({H}^{+})}$=10-130.1mol•L-1的溶液中:Fe3+、NH${\;}_{4}^{+}$、Mg2+、SO${\;}_{4}^{2-}$
D.能溶解Al2O3的溶液中:Mg2+、Fe3+、AlO${\;}_{2}^{-}$、HCO${\;}_{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我校环保兴趣小组在处理污水样品时,需用质量分数为37%的浓盐酸(密度为1.19g/cm3)配制成250mL 0.1mol•L-1的盐酸溶液.
(1)在图所示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不需要的是C(填如图相应仪器的序号); 除图中已有仪器外,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其作用按使用的先后顺序分别是搅拌和引流.
(2)根据计算,下列量程或规格中,本实验量筒应使用的是A;容量瓶应使用C.(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序号,否则无分,下同)
A、10mL     B、100mL    C、250mL     D、500mL
(3)在量取浓盐酸后,下列操作先后顺序是(用编号表示)③①④②
①待稀释的盐酸温度与室温一致后,沿玻璃棒注入所选定规格的容量瓶中.
②往容量瓶中小心加蒸馏水至液面接近环形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使凹液面最低处与瓶颈的环形刻度线相切.
③在盛盐酸的烧杯中注入适量蒸馏水,并用玻璃棒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④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至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注入容量瓶.
(4)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E.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配好的稀HCl溶液润洗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摇匀
(5)若定容后摇匀静置,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此时应该A
A.直接转移到细口试剂瓶中           B.再用胶头滴管加水,重新定容
C.将此溶液倒掉,重新配制           D.直接贮存于容量瓶中
(6)假设配制时其他操作均正确,只出现以下某一情况,试判断所配制的溶液浓度相比于要求的值(即0.1mol/L)如何.(a、偏高;b、偏低;c、无影响,在下列横线上填相应序号)
①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c
②烧杯和玻棒没有洗涤2-3次b
③稀释浓HCl时,没有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a
④配制的溶液装入洁净的但有少量蒸馏水的试剂瓶中b
⑤若定容时俯视,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工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漂粉精作消毒剂及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它们均起还原作用
B.用明矾净水、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都涉及盐类的水解
C.硅胶、P2O5、六水氯化钙及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均可作食品干燥剂
D.石墨烯弹性气凝胶制成的轻质“碳海绵”可用作处理海上原油泄漏的吸油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现有A、B、C、D化合物形成的四种溶液,它们所含有阳离子和阴离子如表:
阳离子Ba2+、Ag+、Na+、Mg2+
阴离子NO3-、CO32-、OH-、HCO3-
已知:
①A、B两种溶液都与盐酸反应,都有气泡产生,相同物质的量的A、B两种物质,A含有的阴离子数大于B.
②C溶液呈强碱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A、B、C、D四种物质的化学式:AMg(HCO32BNa2CO3CBa(OH)2DAgNO3
(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A和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Mg2++2HCO3-+4OH-=Mg(OH)2↓+2CO32-+2H2O
②B和足量醋酸溶液的反应:CO32-+2CH3COOH=CO2↑+2CH3COO-+H2O
③C和少量的硫酸溶液反的应:Ba2++2OH-+2H++SO42-=BaSO4↓+2H2O
④C和少量碳酸氢钠溶液的反应:HCO3-+Ba2++OH-=BaCO3↓+H2O
⑤D和盐酸的反应:Ag++Cl-=Ag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反应能用H++OH-═H2O 表示的是(  )
A.NaOH 溶液和CO2 的反应B.Ba(OH)2 溶液和稀H2SO4 的反应
C.NaHSO4 溶液和KOH 反应D.氨水和稀H2SO4 的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在含有1mol HNO3和4mol H2SO4的混合稀溶液中,加入1.5mol铜粉,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假设全部为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  )
A.5.6 LB.22.4 LC.4.48 LD.无法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在烧杯中加水和苯(密度为0.88g/cm3)各50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为0.97g/cm3)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
A.钠在烧杯底部四处游动
B.钠停留在苯层中无气体放出
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钠在苯层与水层的交界处上下跳动,有气泡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