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反应A(g)+3B(g) 2C(g),下列各数据表示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
A、v(A)=0.01 mol/(L•s) B、v(B)=0.02 mol/(L•s)
C、v(B)=0.60mol/(L•min) D、v(C)=1.0mol/(L•min)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 L CCl4含有C—Cl键数目为0.2NA
B.标准状况下,2.24 L氯气中含有的Cl数目一定为 0.2NA
C.常温常压下,4.4 g CO2与N2O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3NA
D.80 mL 10 mol·L-1盐酸与足量MnO2加热反应,产生Cl2分子数为0.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 现象或事实 | 解释 |
A | 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油污 | Na2CO3可直接和油污反应 |
B | 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 | 漂白粉中的CaCl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 |
C | 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不能与NH4Cl混合使用 | K2CO3与NH4Cl反应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 |
D | 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 | FeCl3能从含有Cu2+的溶液中置换出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图甲表示用0.1000mol/L的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的醋酸溶液得到的滴定曲线
B.图乙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 (g)+ B (g) 3C (g)+D (s)的影响且甲的比乙的压强大
C.图丙表示可逆反应Fe3+(aq)+SCN—(aq)Fe(SCN)2+(aq)平衡时,物质的量浓度
[Fe(SCN) 2+]与温度T的关系,反应处于D点时,一定有V(正)>V(逆)
D.图丁所示装置可证明溴与苯发生取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氧化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工业上制氨气的反应 B.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
C.锌粒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 D.Ba(OH)2·8H2O与NH4Cl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
2A(气) + B(气) 3C(气) + D(气)
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Wmol/L,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mol/L的是( )
A. 4molA+2molB B. 2molA+1molB+3molC+1molD
C. 3molC+1molD+1molB D. 3molC+1mol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
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上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反应Ⅰ:△H>0,P2>P1 B.反应Ⅱ:△H>0,T1>T2
C.反应Ⅲ:△H>0,T2>T1;或△H<0,T2<T1 D.反应Ⅳ:△H<0,T2>T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分类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氧化物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B.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C.根据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性的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D.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把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铜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现有Cu、Cu2O组成的混合物,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其组成情况,取35.2 g混合物加入0.5 L 3.4 mol/L的稀硝酸,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4.48 L(标准状况)的NO。向所得溶液中加入a L 2.0 mol/L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沉淀完全。
(1)Cu2O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混合物中,n(Cu)=________;n(Cu2O)=________。
(3)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a L=________L。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