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和充电时的阳极均发生还原反应
B.镀铜铁制品镀层受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
C.N2(g)+3H2(g)?2NH3(g)△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和氢气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
D.纯碱溶于热水中去污效果增强,说明纯碱的水解是放热反应

分析 A.负极和阳极均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B.作原电池负极的金属加速被腐蚀,作原电池正极的金属被保护;
C.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D.盐的水解为吸热反应.

解答 解:A.铅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和充电时的阳极均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故A错误;
B.Cu、Fe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Fe易失电子作负极、Cu作正极,所以Fe加速被腐蚀,故B正确;
C.N2(g)+3H2(g)?2NH3(g)△H<0,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应向吸热方向移动,即向逆向移动,氢气的转化率降低,故C错误;
D.盐的水解为吸热反应,加热促进碳酸钠的水解,有利于去污,说明纯碱的水解是吸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原电池、电解质工作原理,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盐类的水解以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等问题,侧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利用CO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反应如下:CO(g)+2H2(g)═CH3OH(g).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按物质的量之比1:2充入CO和H2,测得平衡混合物中CH3OH的体积分数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H<0,且p1<p2
B.反应速率:ν(状态A)>ν(状态B)
C.在C点时,CO转化率为75%
D.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不同量的CH3OH,达平衡时CH3OH的体积分数也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溶液中可能存在下列离子:NH4+、Fe2+、Cl-、SO42-、CO32-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为了检验它们的存在,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该溶液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得沉淀和滤液;
②向①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发现沉淀不溶解;
③向①的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未见白色沉淀;
④再取少量原溶液加入2滴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继续加入氯水,溶液立即变成血红色.
(1)则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SO42-、Fe2+
(2)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Cl-、CO32-
(3)可能存在的离子是NH4+
为进一步确定该离子是否存在,该同学还应补做的实验是取少量该溶液加入NaOH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观察试纸是否变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都能一步能实现的是(  )
A.N2→NH3→NO→NO2→HNO3→NOB.Si→SiO2→H2SiO3→Na2SiO3
C.S→SO3→H2SO4→SO2D.Al→Al2O3→Al(OH)3→NaAl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不一致的是(  )
A.
表示25℃时,用0.1 mol•L-1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B.
图中曲线表示反应2SO2(g)+O2(g)═2SO3(g)△H<0 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
C.
表示10 mL 0.01 mol•L-1 KMnO4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 mol•L-1 H2C2O4溶液混合时,n(Mn2+)随时间的变化
D.
图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2(g)→CH3CH3(g);△H<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空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利用,已经引起各国的普遍重视
Ⅰ: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甲所示.
(1)前3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H2)=0.5mol•L-1•min-1.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5.33L2•mol-2(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下列措施中,既能使反应加快,又能使n(CH3OH)/n(CO2)增大是CD.
A.升高温度       B.充入惰性气体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       D.再充入1mol H2
(3)图乙中t5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是D.(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增大反应物浓度  C.使用催化剂  D.增大体系压强
(4)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向反应体系再加入CO2(g)、H2(g)、CH3OH(g)、H2O(g)各1mol,化学平衡正向(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Ⅱ:利用CO2(g)+CH4(g)?2CO(g)+2H2(g)将CO2转化成燃料气.T℃时,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物质的量均为0.1mol的CH4与CO2,发生上述反应,吸收热量Q1kJ,测得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如图3所示,
(5)下列事实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ad
a.CO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c.v(CO2)=2v(H2)       d.混合气体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e.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CH4的同时消耗2nmolH2
(6)据图3可知P1、P2、P3、P4由小到大的顺序是P4>P3>P2>P1
(7)若将上述容器改为恒压容器(反应前体积相同),起始时通入物质的量均为0.1mol的CH4与CO2,相同的温度下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吸收热量Q2 kJ,则Q1<Q2(填“>”“=”或“<”)
Ⅲ:设反应①Fe(s)+CO2(g)?FeO(s)+CO(g)
和反应②Fe(s)+H2O(g)?FeO(s)+H2(g)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在不同温度下,K1、K2的值如下表所示:
T(K)K1K2
9731.472.36
11732.151.67
(8)现有反应CO2(g)+H2(g)?CO(g)+H2O(g),是吸(填“吸”或“放”)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反应 mA+nB?p C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状态.
(1)若升高温度,A物质的转化率增大,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2)若C为气体,且m+n=p,在加压时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定向逆(填写“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3)如果在体系中增加或减少B的量,平衡均不发生移动,则B肯定不能为气(填写“气”、“液”或“固”)态.
(4)若A、B、C均为气体,在密闭容器中,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ce
a、容器内总压强不变                     b、反应后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容器为绝热容器,体系的温度保持不变   d、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m mol A,同时生成了 p mol C
e、各气体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f、反应后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不变
(5)若A、B、C分别为NO2、O2、N2O5,在25℃、101kPa时,△H=-94.0kJ/mol,△S=-75.8J?mol-1?K-1,设△H和△S不随温度而变,试求此反应自发进行的温度条件为温度小于1240K或小于96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已知A、B、C、I是金属单质,甲、乙、丙为常见气体,其中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Fe、HFe(OH)3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2NaAlO2+3H2↑,
写出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2Fe2++Cl2=2Fe3++2Cl-
写出反应⑦的离子方程式:2Fe3++Cu=Cu2++2Fe2+
(3)实验室检验物质G中阳离子的常用试剂是:KSCN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卢瑟福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B.已知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2.5×10-6m的颗粒物,受PM2.5污染的大气不一定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C.借助仪器来分析化学物质的组成是常用的手段,原子吸收光谱常用来确定物质中含有的非金属元素
D.并不是所有金属元素都可以用焰色反应来确定其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