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下列各选项从左至右按互为同位素、互为同系物、互为同分异构体、互为同素异形体、是同种物质顺序排列的是(  )
①C60、C70、金刚石、石墨   
②C2H5OH、CH3OCH3  
③${\;}_{6}^{12}$C、${\;}_{6}^{13}$C、${\;}_{6}^{14}$
④HOCH2COOH、HOCH2CH2COOH、HOCH2CH2CH2COOH 
A.①②③⑤④B.③⑤④①②C.④②①⑤③D.③④②①⑤

分析 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或不同质量数)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有机化合物中具有同一通式、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多个某种原子团、在结构与性质上相似的化合物系列互为同系物.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结构相同为同种物质.

解答 解:①C60、C70、金刚石、石墨的碳元素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②C2H5OH、CH3OCH3 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
③${\;}_{6}^{12}$C、${\;}_{6}^{13}$C、${\;}_{6}^{14}$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
④HOCH2COOH、HOCH2CH2COOH、HOCH2CH2CH2COOH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互为同系物;
分子式相同,结构相同,是同种物质.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几种常见的化学用语,难度不大,解答时注意从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出发,缜密思考,正确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现有FeSO4粗产品,已知其中仅含Fe2(SO43杂质,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I.定性检测
检测粗产品中含有Fe2(SO43的实验方案是取少许粗产品配制成溶液,滴入几滴KCSN溶液,若观察到溶液出现血红色,则含有Fe2(SO43
Ⅱ.定量测定FeSO4的含量
实验流程如下:

(1)滴入BaCl2溶液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BaSO4↓.
(2)实验室需用460mL 1mol•L-1BaCl2溶液,配制该溶液时,应选择规格为500mL的容量瓶.
(3)操作Ⅰ的名称为过滤,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①③⑤(填序号).

(4)通过计算,粗产品中FeSO4的百分含量为79.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请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1)灼烧海带时,是将处理好的海带用酒精湿润后在干锅中进行,请问有酒精进行湿润的目的是促进海带快速燃烧.
(2)步骤③的实验操作名称是过滤;在实验室进行该项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漏斗、玻璃棒外还有烧杯.
(3)步骤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MnO2+4H+=I2+Mn2++2H2O;该步骤所用氧化剂还可以用氯水、H2O2等替代.
(4)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
(B)把50mL碘水和15mL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的活塞与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水;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受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边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H)静置、分层.
①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空):
C→B→D→A→G→H→E→F.
②(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保证漏斗中液体顺利流出.
(5)已知3I2+6OH-=5I-+IO3-+3H2O,5I-+IO3-+6H+=3I2↓+3H2O.在进行第⑥步操作时,先在碘的CCl4中加入适量40%NaOH溶液,至CCl4层变为无色,分液.接下来的操作方法是在所得水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得碘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各项比较错误的是(  )
A.微粒半径:r(Na+)>r(Mg2+)>r(Al3+B.酸性强弱:HClO>H2SO3>H3PO4
C.稳定性:HF>H2O>H2SD.碱性强弱:Pb(OH)4>Sn(OH)4>Ge(O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同学用乙醇、乙酸和浓硫酸制取乙酸乙酯,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中干燥管的作用是防止小试管中液体发生倒吸
(2)小试管中的试剂加入顺序为B
A.浓硫酸 乙醇   乙酸   B.乙醇  浓硫酸  乙酸  C.乙酸  浓硫酸  乙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在左试管中先加入3mL的乙醇,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2mL浓硫酸,再加入2mL乙酸,充分摇匀.在右试管中加入5mL饱和Na2CO3溶液.按图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
(1)写出左试管中主要反应的方程式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2)加入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吸水剂;
(3)饱和Na2CO3的作用是:除去乙酸;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
(4)反应开始时用酒精灯对左试管小火加热的原因是:加快反应速率;
同时防止反应物未来得及反应而挥发损失;(已知乙酸乙酯的沸点为77℃;乙醇的沸点为78.5℃;乙酸的沸点为117.9℃)
(5)分离右试管中所得乙酸乙酯和Na2CO3溶液的操作为(只填名称)分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氯化亚铜(CuCl)常用作有机合成工业中的催化剂,在空气中迅速被氧化成绿色;见光则分解,变成褐色.下图是工业上用制作印刷电路的废液(含Fe3+、Cu2+、Fe2+、Cl-)生产CuCl的流程: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生产过程中XFe,YHCl.
(2)写出产生CuCl的化学方程式:CuCl2+CuSO4+SO2+2H2O=2CuCl↓+2H2SO4
(3)在CuCl的生成过程中理论上不需要补充SO2气体,结合化学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理由:Cu+2 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反应中生成的CuSO4和 SO2为1:1,所以理论上不需要补充SO2气体.
(4)在CuCl的生成过程中除环境问题、安全问题外,你认为还应该注意的关键问题是防止CuCl的氧化和见光分解,减少产品CuCl的损失.
(5)实验探究pH对CuCl产率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pH1234567
CuCl产率70908278757270
析出CuCl晶体最佳pH为2,当pH较大时CuCl产率变低的原因是pH较大时,Cu2+水解程度增大,反应生成CuCl减少,产率减小.
(6)氯化亚铜的定量分析:
①称取样品0.25g和10mL过量的FeCl3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充分溶解.
②用0.10mol•L-1硫酸铈[Ce(SO42]标准溶液滴定.
已知:CuCl+FeCl3═CuCl2+FeCl2、Fe2++Ce4+═Fe3++Ce3+
三次平行实验结果如下(平行实验结果相差不能超过1%):
平行实验次数123
0.25g样品消耗硫酸铈标准溶液的体积(mL)24.3524.0523.95
则样品中CuCl的纯度为95.5%(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各组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
A.金属性:Li<Na<KB.沸点:HF<HCl<HBr<HI
C.稳定性:HCl>H2S>PH3D.还原性:F-<Cl-<B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仅含有一种金属元素,A和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B、C和E在周期表中相邻,且C、E同主族.B、C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D的原子核外电子数,A和C可形成两种常见的液态化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C、D、E三种原子对应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S2->O2->Na+(填具体离子);由A、B、C三种元素按4:2:3组成的化合物所含的化学键类型属于离子键、共价键.
(3)在100mL18mol/L的浓的A、C、E 组成酸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铜片,加热使之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可能是ab;(填序号)
a.7.32L      b.6.72L    c.20.16L     d.30.24L
若使上述反应中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向其中加入硝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