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向稀硝酸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稀硝酸具有氧化性能将Fe氧化成Fe3+
B向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溶液澄清Ag+与NH3•H2O能大量共存
C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HNO3分解成了NO2
D向某溶液中滴加浓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该溶液中存在NH4+
A.AB.BC.CD.D

分析 A.稀硝酸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生成硝酸亚铁;
B.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生成银氨溶液;
C.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铁离子、NO;
D.滴加浓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可知生成气体为氨气.

解答 解:A.稀硝酸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生成硝酸亚铁,则滴加KSCN溶液,无现象,故A错误;
B.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生成银氨溶液,溶液澄清,可知Ag+与NH3•H2O反应生成络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铁离子、NO,管口NO被氧化为NO2,故C错误;
D.滴加浓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可知生成气体为氨气,则该溶液中存在NH4+,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及现象、离子的检验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与实验的结合及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氯化铜溶液与锌粒反应:Cu2++Zn=Zn2++Cu
B.稀 H2SO4与铁粉反应:2Fe+6H+=2Fe3++3H2
C.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Fe+Fe3+=2Fe2+
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用98%浓硫酸配制2mol/L的稀硫酸,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
A.未冷却就转移、定容B.容量瓶原有少量蒸馏水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观察液面D.量筒取浓盐酸时,俯视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如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X极电极材料为铁,Y极电极材料为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①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2H++2e-=H2↑.
②该装置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NaCl+2H2O$\frac{\underline{\;电解\;}}{\;}$2NaOH+H2↑+Cl2↑.
(2)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
①X电极的材料是纯铜,Y电极的材料是粗铜,
②Y电极的电极反应式Cu-2e-=Cu2+.(说明:杂质发生的电极反应不必写出)
(3)若X极材料为光滑的铁钉(已经处理),Y极的材料为锌,电解质溶液a为ZnCl2,①X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2e-=Zn
②Y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
③电解质溶液a的浓度将不变(填“增大”、“减少”、“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变化属于还原反应的是(  )
A.Fe-→FeSO4B.NaCl-→AgClC.CO-→CO2D.Cu(NO32-→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H3AsO4、H2CrO4、HMnO4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H3AsO4<H2CrO4<HMn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
N2(g)+3H2(g)?2NH3(g),△H<0,在673K,30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叙述正确的是(  )
A.点d(t1时刻)和点e(t2时刻)处n(N2)不一样
B.点c处反应达到平衡
C.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大
D.其他条件不变,773 K下反应至t1时刻,n(H2)比图中d点的值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氯酸镁[Mg(ClO32]常用作催熟剂、除草剂等,实验室用卤块(主要成分为MgCl2•6H2O,含有MgSO4、FeCl2等杂质)制备少量Mg(ClO32•6H2O的流程如下:
已知:几种化合物的溶解度(S)随温度(T)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过滤时主要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
(2)加入BaCl2的目的是除去杂质离子,检验已沉淀完全的方法是: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若无白色沉淀,则SO42-沉淀完全.
(3)“调节pH=4”可选用的试剂是①④⑥(填编号)
①MgO    ②CuO  ③稀NaOH溶液  ④Mg      ⑤稀硫酸      ⑥MgCO3
(4)反应Ⅱ为:MgCl2+2NaClO3═Mg(ClO32+2NaCl↓,再进一步制取Mg(ClO32•6H2O
的实验步骤依次为:①蒸发浓缩;②趁热过滤;③冷却结晶;④过滤、洗涤、干燥.
(5)产品中Mg(ClO32•6H2O含量的测定:
步骤1:准确称量m g产品配成100mL溶液.
步骤2:取10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10mL稀硫酸和20mL 1.000mol•L-1的FeSO4溶液,微热.
步骤3:冷却至室温,用0.100mol•L-1 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未被氧化的Fe2+.记录消耗K2Cr2O7溶液的体积.
①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3-+6Fe2++6H+=6Fe3++Cl-+3H2O.
②若配制K2Cr2O7标准溶液时未洗涤烧杯,则产品中Mg(ClO32•6H2O的含量会偏低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为了除去KC1固体中少量MgSO4和CaCl2杂质.某同学进行了下列七项操作,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加水溶解  ②加热蒸发得到晶体  ③加入过量BaCl2溶液 ④加入过量盐酸 ⑤加入过量K2CO3⑥过滤  ⑦加入过量KOH.
A.①⑤③⑦⑥④②B.①⑤⑦③④⑥②C.①⑦③⑤⑥④②D.①⑦③④⑥⑤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