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某溶液中大量存在的五种离子:Cl-、SO42-、Al3+、H+、M,其物质的量之比为:n(Cl-):n(SO42-):n(Al3+):n(H+):n(M)=2:3:1:3:2,则M可能为(  )
A.Mg2+B.Na+C.CO32-D.Ba2+

分析 n(Cl-):n(SO42-):n(Al3+):n(H+):n(M)=2:3:1:3:2,根据溶液不显电性,可以确定M为阳离子,根据电荷守恒判断M离子所带电荷,然后根据离子能否大量共存判断可能存在的离子.

解答 解:离子所带电离:3n(Al3+)+n(H+)=1×3+3×1=6,2n(SO42-)+n(Cl-)×1=2×3+2×1=8,根据溶液不显电性,可以确定M为阳离子,M所带电荷为:$\frac{8-6}{2}$=+1,即:M为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所以M为Na+,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离子共存,关键是利用电荷守恒进行计算,为易错题目,学生容易忽略离子共存问题,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聚丙烯的结构简式:B.乙醇的结构式:CH3CH2OH
C.四氯化碳分子的电子式为:D.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一定条件下,将1mol的CO和水蒸气通入容器中发生下述反应:CO(g)+H2O(g)?CO2(g)+H2(g),达到平衡后,测得CO2为0.6mol,再通入4mol水蒸气,又达到平衡后,CO2的物质的量为(  )
A.等于0.6 molB.等于1 mol
C.大于0.6 mol,小于1 molD.大于1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茶叶中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有机成分及钙、铁等微量金属元素,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方案用以测定某品牌茶叶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并检验铁元素的存在(已知CaC2O4为白色沉淀物质).首先取200g茶叶样品焙烧得灰粉后进行如下操作: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文献资料显示,某些金属离子的氢氧化物完全沉淀的pH为:
离子Ca2+Fe3+
完全沉淀时的pH133.7
实验前要先将茶叶样品高温灼烧成灰粉,需用到的仪器有①③④⑤.
①酒精灯 ②蒸发皿 ③坩埚 ④泥三角 ⑤三脚架 ⑥铁架台
(2)写出从滤液A→沉淀D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是Fe3++3NH3•H2O=Fe(OH)3↓+3NH4+
(3)为保证实验精确度,沉淀D及E需要分别洗涤,并将洗涤液转移回母液中,试判断沉淀D已经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向最后一次洗涤少许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若无沉淀产生,说明洗净.
(4)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C溶液时所发生的反应为:
5C2O${\;}_{4}^{2-}$+2MnO${\;}_{4}^{-}$+16H-═10CO2↑+22++8H2O.
现将滤液C稀释至500mL,再取其中的25.00mL溶液,用硫酸酸化后,用0.1000
mol•L-1的KMnO4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KMnO4溶液10.00mL.
①此步操作过程中一定需要用到下列哪些仪器(填写序号)B、C、D; 

②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无色变为紫色或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
③滴定到终点,静置后,如图读取KMnO4标准溶液的刻度数据,则测定的钙元素含量将偏高 (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5)可以通过检验滤液A来验证该品牌茶叶中是否含有铁元素,所加试剂及实验现象是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
(6)原茶叶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N2(g)+3H2(g)═2NH3(g)△H=-92.60kJ•mol-1
(1)在绝热、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下列说法能说明上述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是②④(填序号).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NH3的同时生成3n mol H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6n mol N-H键的同时生成2n mol H-H键
③用N2、H2、NH3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1:3:2
④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增大
⑤容器内的气体密度不变
(2)已知合成氨反应在某温度下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如下数据:

时间(h)
物质的量(mol)
01234
N21.50n11.20n31.00
H24.504.203.60n43.00
NH300.201.001.00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
①反应进行到2h时放出的热量为27.66 kJ.
②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0.15(保留两位小数).
③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往平衡体系中再加入N2、H2和NH3各1.00mol,化学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或“不移动”).
④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向甲容器中加入1mol N2 (g)和6mol H2 (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的热效应(吸热或放热)为Q,在相同条件下向乙容器中加入2mol NH3 (g)和3mol H2 (g),达到平衡时的热效应(放热或吸热)为4Q.则甲容器中H2的转化率为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为测定某碳酸氢钠样品的纯度(含有少量氯化钠),实验小组同学提出下列实验方案:
甲方案:沉淀法
乙方案:重量法
丙方案:气体体积法
(已知:每个方案均称取m1g样品)  继而进行下列判断和实验:
(1)甲方案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除了可搅拌B、C中的反应物外,还有把生成的CO2气体全部排入C中,使之完全被Ba(OH)2溶液吸收.
②C中反应生成BaCO3的化学方程式是CO2+Ba(OH)2═BaCO3↓+H2O.
③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cd.
a.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尽装置内的CO2气体
b.滴加盐酸不宜过快
c.在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
d.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
(2)乙方案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
①A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若直接向试样溶液中鼓入空气会导致实验测定结果偏高(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②该方案需直接测定的物理量是装置C反应前后的质量.
(3)丙方案用如图3装置进行实验:
①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量气管中加入的液体X为饱和NaHCO3溶液;
②反应完毕,每间隔1min读取气体体积、气体体积逐渐减小,直至不变.气体体积逐次减小的原因是反应放热,气体冷却过程中体积减小(排除仪器和实验操作的影响因素);
③通过实验,测得该试样中碳酸氢钠质量分数偏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b.
a.测定气体体积时未冷却至室温
b.测定气体体积时水准管的液面高于量气管的液面
c.Y形管中留有反应生成的气体
d.气体进入量气管前未用浓硫酸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1)图为青铜器在潮湿环境中发生的电化学腐蚀的示意图.

①腐蚀过程中,负极是c(填图中字母“a”或“b”或“c”);
②环境中的Cl-扩散到孔口,并与正极反应产物和负极反应产物作用生成多孔铜锈Cu2(OH)3Cl,其离子方程式为2Cu2++3OH-+Cl-=Cu2(OH)3Cl↓;
③若生成4.29gCu2(OH)3Cl,则理论上耗氧体积为0.448L(标准状况).
(2)①电解制备Al(OH)3时,电极分别为Al片和石墨,电解总反应方程式为2Al+6H2O$\frac{\underline{\;电解\;}}{\;}$2Al(OH)3↓+3H2↑.
②一种可超快充电的新型铝电池,充放电时AlCl4-和Al2Cl7-两种离子在Al电极上相互转化,其它离子不参与电极反应,放电时负极Al的电极反应式为Al-3e-+7AlCl4-=4Al2Cl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设一个12C原子的质量为a g,一个R原子的质量为b g,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表示为$\frac{12b}{a}$或b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浓硫酸缓慢加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用酒精和汽油都可以萃取碘水中的碘
C.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其他固体药品可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
D.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