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先生成沉淀,后沉淀全部溶解 | |
B. | 最后的沉淀为2 mol BaSO4、1 mol Al(OH)3 | |
C. | 当溶液中SO42-全部沉淀出来时,沉淀的总质量最大 | |
D. | 当溶液中Al3+全部沉淀出来时,沉淀的总质量最大 |
分析 1molKAl(SO4)2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反应过程可分三个阶段:
2KAl(SO4)2+3Ba(OH)2=K2SO4+2Al(OH)3↓+3BaSO4↓①;
KAl(SO4)2+2Ba(OH)2=KAlO2+2BaSO4↓+2H2O②;
第一阶段:从开始滴入Ba(OH)2到1.5mol时,反应按①进行,溶液中的Al3+、Ba2+、OH-离子均转化成沉淀;
第二阶段:当滴入Ba(OH)2从1.5mol到2mol之间时,Ba2+继续与SO42-反应生成BaSO4,同时①反应生成的Al(OH)3与OH-反应生成AlO2-;
第三阶段:当滴入到Ba(OH)22mol时,按②进行,生成的Al(OH)3全部转化为AlO2-,共生成2molBaSO4.
解答 解:A.1mol KAl(SO4)2的溶液中含有2mol的SO42-,当SO42-恰好完全沉淀时,需要2mol的Ba2+,即消耗了2mol的Ba(OH)2,即KAl(SO4)2+2Ba(OH)2=KAlO2+2BaSO4↓+2H2O,Al3+全部转化为偏铝酸根离子,反应过程中一定有沉淀生成,故A错误;
B.随加入的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不断增大,开始沉淀量增多,随后氢氧化铝会溶解,故沉淀的物质的量先增大后减小,1mol KAl(SO4)2的溶液中含有2mol的SO42-,当SO42-恰好完全沉淀时,需要2mol的Ba2+,即消耗了2mol的Ba(OH)2,即KAl(SO4)2+2Ba(OH)2=KAlO2+2BaSO4↓+2H2O,Al3+全部转化为偏铝酸根离子,最后生成沉淀硫酸钡物质的量为2mol,无氢氧化铝沉淀,故B错误;
C.当滴入Ba(OH)2从1.5mol到2mol之间时,Ba2+继续与SO42-反应生成BaSO4,同时①反应生成的Al(OH)3与OH-反应生成AlO2-,即当2molSO42-恰好完全沉淀时,消耗氢氧化钡2mol,此时沉淀物质的质量最大,故C正确;
D.从开始滴入Ba(OH)2到1.5mol时,反应按2KAl(SO4)2+3Ba(OH)2=K2SO4+2Al(OH)3↓+3BaSO4↓①进行,即当1molAl3+恰好完全沉淀时,消耗氢氧化钡1.5mol,此时沉淀物质的量最大,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之间的反应知识的题目,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握量的关系分析沉淀量的变化为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较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molAlCl3在熔融状态时离子总数为0.4NA | |
B. | 2.2 g分子式为 2H218O的水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2 NA | |
C. | 电解饱和食盐水时,当阴极产生H2 22.4L时,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
D. | 常温下pH=1的H2SO4溶液中,H+的浓度为0.2mol/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做焰色反应时必须先用稀硫酸洗涤铂丝 | |
B. | 某溶液与淀粉KI溶液混合后呈蓝色,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氯水成分 | |
C. | 向碘水中加入适量酒精,可以将碘单质萃取出来 | |
D. | 利用减压蒸馏可以分离出溶在CCl4中的I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合金的导电性比成分金属强 | |
B. | 合金的抗腐蚀性能都很好 | |
C. | 合金的机械强度比各成分金属小 | |
D. | 多数合金比成分金属熔点低,硬度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一定都是阳离子 | |
B. |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 | |
C. | 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 |
D. | 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lCl3溶液与过量的浓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 |
B. | 向Ca(ClO)2溶液通入过量的CO2:Ca2++2ClO-+CO2+H2O═CaCO3↓+2HClO | |
C. | FeSO4酸性溶液暴露在空气中:4Fe2++O2+4H+═4 Fe3++2H2O | |
D. | CuSO4溶液与少量的Ba(OH)2溶液:Ba2+十SO42-═BaS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因素 | |
B. | 汽车尾气可通过净化装置将碳氢化合物还原成CO2和H2O | |
C. | 含铅化合物导致人体蛋白质变性是物理变化 | |
D. | 固体悬浮微粒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种重要因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加入过量氨水,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一定有Al3+ | |
B. | 向某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生成的无色无味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 |
C. | 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一定有SO42- | |
D. | 向Ca(ClO)2溶液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