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强酸跟强碱反应放出的热量一定是中和热
B.1 mol酸与1 mol碱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是中和热
C.在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l)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D.表示中和热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H=-57.3 kJ/mol

分析 中和热是指酸和碱的稀溶液中和,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可以是强酸强碱,也可以是弱酸弱碱,只有是强酸强碱的稀溶液中和热才是57.5KJ/mol,据此分析.

解答 解:A、中和热是酸碱中和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弱酸、弱碱的电离吸热,所测中和热小于强酸、强碱反应的中和热,酸碱的强弱不同,中和热的数值不等,故A错误;
B、中和热是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1mol硫酸与1mol氢氧化钡反应放出的热量就不是中和热,故B错误;
C、中和热的概念是指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中和,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故C正确;
D、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为57.3KJ,弱酸弱碱的中和热比57.3少,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中和热的相关问题,注意从中和热的概念出发分析即可,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实验室里用下列仪器和药品来制取纯净的无水氯化铜:
序号
仪器及装置图
图中A、B、C、D、E、F的虚线部分表示玻璃管接口,接口的弯曲和伸长等部分未画出.根据要求填写下列各小题空白.
(1)如果所制气体从左向右流向时,上述各仪器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各装置的序号)③接⑤接④接②接①接⑥.
(2)实验开始时,应首先检查该装置的检验装置气密性;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①处的酒精灯.
(3)待充分反应后,装置①的玻璃管中剩余物呈棕黄色.冷却后,将制得的产物配成饱和溶液,溶液呈绿(或蓝绿)色.
(4)装置④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装置⑥中的现象是红色逐渐褪去,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OH-=Cl-+ClO-+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BaSO4?Ba2++SO42-B.2H2O?H3O++OH-
C.NaHCO3═Na++H++CO32-D.NH3•H2O═NH4++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液中的粒子一定不带电,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带电荷
B.电泳现象证明胶体带电荷
C.加入电解质,胶体可产生沉淀,而溶液不能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光亮的通路,前者则没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所示,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燃料电池并探究氯碱工业原理的相关问题,其中乙装置中X为阳离子交换膜,丙中滴有少量的酚酞试液.

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甲烷燃料电池负极电极反应式是:CH4-8e-+10 OH-═CO32-+7H2O.
(2)乙池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frac{\underline{\;电解\;}}{\;}$Cl2↑+H2↑+2OH-
(3)若在标准状况下,有2.24L氧气参加反应,则乙装置中铁电极上生成的气体体积为4.48 L.
(4)铜丝a处在开始一段时间的现象为溶液变红;原因是由于2H++2e-=H2↑,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使溶液显碱性,酚酞遇碱变红(方程式加简要文字说明).
(5)丙中以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进行粗铜(含Al、Zn、Ag、Pt、Au等杂质)的电解精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a.电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
b.粗铜接电源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溶液中Cu2+向阳极移动
d.利用阳极泥可回收Ag、Pt、Au等金属
(6)室温下,向浓度均为0.1mol/L的MgSO4和CuSO4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X沉淀,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Cu2++2NH3•H2O=Cu(OH)2↓+2NH4+
(已知:室温时Ksp[Mg[OH]2]=1.8×10-11mol3•L-3,KSP[Cu(OH)2]=2.2×10-20mol3•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滴定管下端连有橡皮管的为酸式滴定管
B.在滴定时,左手操作锥形瓶,右手操作滴定管开关
C.滴定前应首先排除尖嘴部分的气泡
D.滴定过程中两眼应注视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实验室配制460mL0.100mol/LNa2CO3溶液回答下列问题,现有下列仪器
A.烧杯   B.100mL量筒    C. 500mL容量瓶    D.药匙  E.玻璃棒   F.天平
(1)配制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ACDEF(填代号),还缺少的仪器是胶头滴管.该试验中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搅拌促进溶解,引流.
(2)应用托盘天平称取十水碳酸钠晶体的质量为14.3克,若加蒸馏水不慎超过刻度线,处理的方法是重新配制.
(3)若实验遇下列情况,溶液的浓度是偏高、偏低还是不变.
A.溶解后没有冷却便进行定容偏大;
B.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标线,滴加蒸馏水至标线再摇匀偏小;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标线偏大;
D.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已知某纯碱试样中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组装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a 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试样溶液
③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b g
④从分液漏斗滴入6mol•L-1的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体时为止
⑤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⑥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cg
⑦重复步骤⑤和⑥的操作,直到U型管的质量基本不变,为dg
请填空和回答问题:
(1)在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如果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说明样品重,砝码轻.(填“药品”或“砝码”)
(2)装置中干燥管B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气进入U型管中.
(3)如果将分液漏斗中的硫酸换成浓度相同的盐酸,测试的结果偏高(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4)步骤⑤的目的是判断反应产生的CO2是否全部排出,并被U型管中的碱石灰吸收.
(5)步骤④和⑤的离子方程式依次是CO32-+2H+=CO2↑+H2O、CO32-+2H+=CO2↑+H2O.
(6)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frac{106(d-b)}{44}$.
(7)还可以用其它实验方法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例如可将ag试样溶于水后加入足量的BaCl2(CaCl2)溶液,根据产生沉淀的质量确定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FeCl3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工业流程制备无水FeCl3,再用副产品FeCl3溶液吸收有毒的H2S.
Ⅰ.经查阅资料得知:无水FeCl3在空气中易潮解,加热易升华.他们设计了制备无水FeCl3的实验方案,装置示意图(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去)及操作步骤如下:

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②通入干燥的Cl2,赶尽装置中的空气;③用酒精灯在铁屑下方加热至反应完成;④…⑤体系冷却后,停止通入Cl2,并用干燥的N2赶尽Cl2,将收集器密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Cl2$\frac{\underline{\;\;△\;\;}}{\;}$2FeCl3
(2)第③步加热后,生成的烟状FeCl3大部分进入收集器,少量沉积在反应管A右端要使沉积的FeCl3进入收集器,第④步操作是在沉积的FeCl3固体下方加热.
(3)操作步骤中,为防止FeCl3潮解所采取的措施有②⑤(填步骤序号).
(4)装置B中冷水浴的作用为;装置C的名称为;装置D中FeCl2全部反应后,因失去吸收Cl2的作用而失效,写出检验FeCl2是否失效的试剂:KMnO4溶液.
(5)在虚线框中画出尾气吸收装置E并注明试剂.
Ⅱ.该组同学用装置D中的副产品FeCl3溶液吸收H2S,得到单质硫;过滤后,再以石墨为电极,在一定条件下电解滤液.
(6)FeCl3与H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H2S=2Fe2++S↓+2H+
(7)电解池中H+在阴极放电产生H2,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3+
(8)综合分析实验Ⅱ的两个反应,可知该实验有两个显著优点:
①H2S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②FeCl3得到循环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