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化学方程式中a:b=1:3 | |
B. | 推测在第7min时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升温 | |
C. | 推测在第13min时该反应刚好达到化学平衡 | |
D. | 用X表示O~10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v(X)=0.045mol•L-1•mol-1 |
分析 A.根据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
B.第7min时,单位时间内X、Z的物质的量变化量较大,反应速率增大;
C.据第13min时的图象变化分析;
D.根据v=$\frac{△c}{△t}$计算反应速率.
解答 解:A、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方程式中a:b=(0.45-0.2):(0.50-0)=1:2,故A错误;
B、第7min时,单位时间内X、Z的物质的量变化量较大,反应速率增大,可能为升高温度,故B正确;
C、第13min时,Z的物质的量减小,X的物质的量增大,平衡影响正反应方向移动,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
D、0~10min内v(X)=$\frac{\frac{0.45mol-0.2mol}{1L}}{10min}$=0.025mol/(L•min),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以及反应速率等问题,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图象曲线变化的分析,把握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3 H2O=AlO2-+4NH4++2H2O | |
B. | 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OH-+HCO3-=CaCO3↓+H2O | |
C. | 碳酸钙溶于醋酸 CaCO3+2H+=Ca2++CO2↑+H2O | |
D. | 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 2Fe2++Cl2=2Fe3++2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③④ | B. | ②③④ | C. | ②③ | D. | ①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2CO2 | B. | 2Al+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Al2O3 | ||
C. | NaHCO3+NaHSO4═Na2SO4+CO2↑+H2O | D. | 2FeSO4$\frac{\underline{\;高温\;}}{\;}$Fe2O3+SO2↑+S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50mL量筒中配制0.1000mo1•L-1碳酸钠溶液 | |
B. | 0.5mol O3与11.2L O3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 | |
C. | 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 |
D. | 常温常压下,22.4L的NO2和CO2混合气体含有2NA的氧原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