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不是纤维的是(  )
A.纯棉布B.尼龙C.汽车轮胎D.晴纶

分析 纤维是指由连续或不连续的细丝组成的物质,包括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

解答 解:A.棉布中的棉花是纤维,故A错误;
B.尼龙是合成纤维,故B错误;
C.轮胎的合成橡胶,故C正确;
D.腈纶是合成纤维,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纤维的种类,侧重于常识性内容的考查,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工业上利用反应3Cl2+2NH3═N2+6HCl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H3被还原B.Cl2是氧化剂
C.NH3中N的化合价为-3D.该反应中Cl2表现还原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已知可逆反应:Fe(s)+CO2(g)?FeO(s)+CO(g),其温度与平衡常数K的关系如表:
T(K)9381173
K1.472.15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CO{\;}_{2})}{c(CO)}$.
(2)若该反应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改变下列条件再达平衡后判断:
①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充入氦气,平衡不移动(填“正向移动”、“逆向移动”或“不移动”);
③充入CO2并重新平衡后,混合气体的密度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①从如图可知,在t1时改变了某种反应条件,使平衡发生移动,反应在t2时达到平衡,改变的条件可能是a(选填编号).
a.升高温度             b.增大CO2的浓度
c.减小CO2的浓度       d.使用催化剂
②如果在t3时增加CO2的量,t4时反应又处于新平衡状态,请在图画出t3~t5时间段的v变化曲线.
③下列不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b(选填编号).
a.v(CO2)=v(CO)              b.容器内气体总压强不再变化
c.容器内气体质量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再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1)室温下取0.2mol•L-1HCl溶液与0.2mol•L-1 M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6,试回答以下问题:
①混合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0.2mol•L-1 HCl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填“>”、“<”、或“=”)
②求出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确计算结果(填具体数字):
c(Cl-)-c(M+)=9.9×10-7 mol•L-1  c(H+)-c(MOH)=10-7 mol•L-1
(2)室温下如果取0.2mol•L-1 MOH溶液与0.1mol•L-1 HCl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的pH<7,则说明MOH的电离程度<MCl的水解程度.(填“>”、“<”、或“=”),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Cl-)>c(M+)>c(H+)>c(OH-).
(3)已知t℃时,Kw=1×10-13,则t℃>25℃(填“>”、“<”或“=”).在t℃时将pH=11的NaOH溶液a L与pH=1的H2SO4溶液b L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则 $\frac{a}{b}$=$\frac{9}{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
C.元素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D.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的逐渐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关于氨基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内氨基酸的分解代谢最终产物是水、二氧化碳和尿素
B.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可以表示为:
C.氨基酸只能和碱反应不能和酸反应
D.两个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二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将Zn棒和Cu棒用导线连接后,放入某电解质溶液中,构成如图所示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则Zn棒为原电池的负极,可观察到Cu棒的所产生现象是有气泡生成(或有气体放出),试用电极反应式表示该现象2H++2e-=H2↑.
(2)若电解质为硫酸铜溶液,则Cu棒上发生还原反应(填“氧化”或“还原”),Zn棒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0.1mol/L下列溶液:①H2SO4;②NH3•H2O; ③NaOH; ④NaCl;⑤NH4Cl;⑥CH3COONa;⑦HCl;⑧CH3COOH;⑨Ba(OH)2
pH值由大到小呈碱性的物质的顺序是⑨③②⑥,呈中性的物质是④,pH值由大到小的呈酸性物质的顺序是⑤⑧⑦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化学课外小组用如图装置制取溴苯.
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再将混合液慢慢滴入反应器A(A下端活塞关闭)中.
(1)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6H6+Br2$\stackrel{FeBr_{3}}{→}$C6H5Br+HBr. 
(2)观察到A中的现象是反应液微沸有红棕色气体充满A容器.
(3)实验结束时,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中,充分振荡,目的是除去溶于溴苯中的溴,便于观察溴苯的颜色,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Br2+2NaOH═NaBr+NaBrO+H2O.
(4)C中盛放CCl4的作用是除去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能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可向试管D中加入AgNO3溶液,若产生淡黄色沉淀,则能证明.另一种验证的方法是向试管D中加入石蕊试液,现象是溶液变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