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新型锂离子电池在新能源的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可用作节能环保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磷酸亚铁锂(LiFePO4)是新型锂离子电池的首选电极材料,它的制备方法如下:
方法一:将碳酸锂、乙酸亚铁[(CH3COO)2Fe]、磷酸二氢铵按一定比例混合、充分研磨后,在800℃左右、惰性气体氛围中煅烧制得晶态磷酸亚铁锂,同时生成的乙酸及其他产物均以气体逸出.
方法二:将一定浓度的磷酸二氢铵、氯化锂混合溶液作为电解液,以铁棒为阳极,石墨为阴极,电解析出磷酸亚铁锂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在800℃左右、惰性气体氛围中煅烧制得晶态磷酸亚铁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两种方法制备磷酸亚铁锂的过程都必须在惰性气体氛围中进行.其原因是以免磷酸亚铁锂被氧化.
(2)在方法二中,阳极生成磷酸亚铁锂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Li+H2PO4-=LiFePO4+2H+
(3)已知该锂离子电池在充电过程中,阳极的磷酸亚铁锂生成磷酸铁,则该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PO4+e-+Li+=LiFePO4

分析 (1)亚铁离子具有强还原性,制备过程中要防止亚铁化合物被氧化;
(2)可从质量守恒的角度判断气体产物;
(3)根据锂离子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阳极产物,可写出电解的阳极电极反应式,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与电解阳极反应式相反.

解答 解:(1)亚铁离子具有强还原性,制备磷酸亚铁锂的过程都必须在惰性气体氛围中进行,其原因是为了防止亚铁化合物被氧化,
故答案为:以免磷酸亚铁锂被氧化;
(2)将一定浓度的磷酸二氢铵、氯化锂混合溶液作为电解液,以铁棒为阳极,石墨为阴极,电解析出磷酸亚铁锂沉淀,阳极铁失电子生成磷酸亚铁锂,电极反应式为Fe-2e-+Li+H2PO4-=LiFePO4+2H+
故答案为:Fe-2e-+Li+H2PO4-=LiFePO4+2H+
(3)锂离子电池在充电过程中,阳极的磷酸亚铁锂生成磷酸铁,电极反应为LiFePO4═FePO4+Li++e-,该电池放电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与充电时的阳极反应相反,电极反应式为FePO4+e-+Li+=LiFePO4
故答案为:FePO4+e-+Li+=LiFePO4

点评 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质的工作原理,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原电池、电解池的两极反应,把握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为中学电化学常考查内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根据表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短周期元素代号LMQRT
原子半径/nm0.1600.1430.0890.1040.066
主要化合价+2+3+2+6、-2-2
A.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2T<H2R
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L<Q
C.离子半径:R2-<L2+
D.M与T形成的化合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BMH{碱式次氯酸镁}[Mg2ClO(OH)n•H2O]}是一种白色粉末.难溶于水,是常用的无机抗菌剂,其一种生产工艺如图所示.
(1)BMH的化学式中n=3(填数字).
(2)电解饱和食盐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H2↑+Cl2↑+2OH-
(3)流程图中“反应”步骤生成BMH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l2+Cl2+5NaOH=Mg2ClO(OH)3•H2O↓+5NaCl.
(4)“有效氯含量”可用来衡量含氯消毒剂的消毒能力,其定义是:毎克含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克CL2的氧化能力.BMH中的有效氯含量为0.421(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0mL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用10mL水稀释后,H2SO4的质量分数大于49%
B.地球上99%的溴蕴藏在大海中,故溴被称为“海洋元素”
C.在标况下,将22.4L氨气溶于1L水中,得到1mol/L的氨水
D.向两等份不饱和的烧碱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Na2O2和Na2O,使溶液均恰好饱和,则加入的Na2O2与Na2O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1:1(保持温度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5.闪锌矿(主要成份为ZnS)是含锌主要矿物之一,高温加热闪锌矿生成ZnO和SO2.ZnO用于冶炼金属锌,SO2可制亚硫酸盐或硫酸.计算回答下列问题(保留2位小数)
将标况下4.48L SO2气体慢慢通入200mL一定浓度NaOH溶液中,SO2气体全部被吸收,将反应后的溶液在空气中小心蒸干(不考虑酸式盐的分解),得到不超过两种物质的无水晶体26.8g.通过计算确定所得晶体的成分与物质的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单质A转化为单质B是一个吸热过程,由此可知单质B比单质A稳定
B.500℃、30M 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38.6 kJ/mol
C.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SO2(g)+O2?(g) 2SO3(g)△H=-Q kJ/mol,若将一定量的SO2(g)和O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Q kJ,则此过程中有2 mol SO2(g)被氧化
D.X(g)+Y(g)?Z(g)△H>0,恒温恒容条件下达到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H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33.6 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A
B.5NH4NO3$\frac{\underline{\;\;△\;\;}}{\;}$2HNO3+4N2↑+9H2O反应中,生成28 g N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A
C.50 mL 18.4 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加热反应,生成SO2分子的数目为0.46NA
D.将含有0.1 mol FeCl3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生成的胶体中含胶体粒子的数目为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NiCl2是化工合成中最重要的镍源,工业上以金属镍废料(含Fe、Ca、Mg等杂质)为原料生产NiCl2,继而生产Ni2O3的工艺流程如图:

流程中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表所示:
氢氧化物 Fe(OH)3 Fe(OH)2 Ni(OH)2
开始沉淀的pH1.16.57.1
沉淀完全的pH 3.29.79.2
(1)为了提高镍元素的浸出率,在“酸浸”时可采取的措施有:①适当升高温度;②搅拌;③增大盐酸的浓度(或将镍废料研成粉末或延长浸泡时间等)等.
(2)加入H2O2时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3)“除铁”时,控制溶液pH的范围为3.2~7.1.
(4)滤渣B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MgF2、CaF2
(5)已知:Ksp(NiCO3)=1.42×10-7.为确保沉镍完全(即溶液中c(Ni2+)<1.0×10-6),应保持溶液中c(CO32-)>0.142mol•L-1
(6)“氧化”生成Ni2O3的离子方程式为2Ni2++ClO-+4OH-═Ni2O3↓+Cl-+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⑧八种元素,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相关问题:
       族
周期
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
(l)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用电子式表示①与③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3)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ClO4,②、④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
(4)①②③④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F->Na+>Mg2+>Al3+.(用离子符号和“>”表示).
(5)①⑤⑧三种元素的单质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Br2>Cl2>F2.(用化学式和“>”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