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按系统命名法,有机物的名称是2,2,4,5-四甲基-3,3-二乙基己烷
B. 苯、甲苯、二甲苯互为同系物,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等质量的苯、乙炔、乙烯和甲烷分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所消耗的氧气的量依次增加
D. 分子式为C4H8O2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酸类和酯类的共有5种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 1 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 2、图 3 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 中燃烧的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 和 P′分别是反应结 束后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燃烧匙内所装红磷或木炭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B. 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是由于燃烧放热造成的
C. P=0.79P0,P′=P0是因为红磷的着火点比木炭低
D. 由图 3 可推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鉴别甲烷和氢气两种无色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A. 通入溴水 B. 点燃后罩上干燥的冷烧杯
C. 通入澄清石灰水 D. 点燃后罩上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实验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C装置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加以改正:__________。
(3)用改正后的装置继续进行实验.现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___(填代号),收集装置可选择__________(从D﹣F中选择,下同)。
(4)欲制取CO2,B装置相对于C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收集CO2应选择__________装置,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欲干燥CO2,应将气体通过G装置,G中应加入的药品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是( )
A. 加热升高温度 B. 改用98%浓硫酸
C. 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 D. 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有机物A1.44g完全燃烧生成2.16g H2O,生成的CO2恰好与200mL 1mol/LKOH溶液作用生成正盐,将A试样进行检测所得质谱图如下图。
(1)请写出A的最简式_____________。
(2)请写出A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
(3)若A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写出A的结构简式并用系统命名法,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系统命名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钴(Co)是重要的稀有金属,在工业和科技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从某含钴工业废料中回收钴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含钴废料的成分 | |||||
成分 | Al | Li | Co2O3 | Fe2O3 | 其他不溶于强酸的杂质 |
质量分数/% | 10.5 | 0.35 | 65.6 | 9.6 | 13.95 |
Ⅱ.实验中部分离子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 | |||
金属离子 | Fe3+ | Co2+ | Al3+ |
开始沉淀的pH | 1.9 | 7.15 | 3.4 |
沉淀完全的pH | 3.2 | 9.15 | 4.7 |
Ⅲ.离子浓度小于等于1.0×10-5 mol·L-1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F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2)“沉淀1”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溶液pH2”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
(3)“还原”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沉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制备Co时,“补充铝”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l0-0.9≈0.13,则 A1(OH)3 的溶度积常数 Ksp=_____________________。
(6)Li-SOCl2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该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4Li+2SOCl2=4LiCl+S+SO2,其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酯分子式为C6H12O2,该酯水解后生成A和B,B是A的同分异构体的氧化产物,该酯为 ( )
A. CH3CH(CH3)COOC2H5 B. CH3CH2COO(CH2)2CH3
C. CH3COO(CH2)3CH3 D. CH3CH2COOCH(CH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