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1)用O2将HCl转化为Cl2,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传统上该转化通过如图所示的催化剂循环实现,其中,
反应①2HCl(g)+CuO(s)═H2O(g)+CuCl2(s)△H1   
反应②生成1molCl2(g)的反应热为△H2
则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HCl(g)+O2(g)=2Cl2(g)+2H2O(g)△H=2(△H1+△H2)(反应热△H用含△H1和△H2的代数式表示).
(2)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反应的△H>0(填“>”或“<”);100℃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表所示.在0~60s时段,反应速率v(N2O4)为0.001mol•L-1•s-1;40s时C2>0.10mol/L(填“>”或“<”).
 ②100℃时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c(N2O4)以0.0020mol•L-1•s-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s又达到平衡.则T>100℃(填“>”或“<”).
 ③计算温度T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1.28mol/L.
(3)温度T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逆反应(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N2O4的转化率减小(填“增大”或“减小”).
时间(s)020406080
N2O4浓度
(mol/L)
0.100.06C10.040.04
NO2浓度
(mol/L)
00.08C20.120.12

分析 (1)由图示可知,整个过程为:4HCl+O2=2Cl2+2H2O,反应②生成1molCl2(g)的反应热为△H2,则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CuCl2(g)+$\frac{1}{2}$O2(g)=CuO(s)+Cl2(g)△H2,根据盖斯定律(①+②)×2可得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①随温度的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据此判断;反应速率利用公式v=$\frac{△c}{△t}$计算得到;20s到40s的平均速率为:$\frac{0.12-0.08}{40}$=0.001mol/L,而随时间的推移浓度减少,反应速率减慢,所以40s时C2 大于0.10mol/L;
②N2O4的浓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由于正反应方向吸热,T>100℃;
③计算T℃时两种物质的浓度,计算得到化学平衡常数;
(3)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压强增大,根据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大小判断化学平衡移动方向.

解答 解:(1)由图示可知,整个过程为:4HCl+O2=2Cl2+2H2O,反应①为:2HCl(g)+CuO(s)?H2O(g)+CuCl2(s)△H1
反应②生成1molCl2(g)的反应热为△H2,则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CuCl2(g)+$\frac{1}{2}$O2(g)=CuO(s)+Cl2(g)△H2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2可得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4HCl(g)+O2(g)=2Cl2(g)+2H2O(g)△H=2(△H1+△H2),
故答案为:4HCl(g)+O2(g)=2Cl2(g)+2H2O(g)△H=2(△H1+△H2);
(2)①随温度的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H>0;0~60s时段,N2O4浓度变化为:0.1mol/L-0.04mol/L=0.06mol/L,v(N2O4)=$\frac{0.06mol/L}{60s}$=0.0010mol•L-1•s-1;而随时间的推移浓度减少,反应速率减慢,所以40s时C2 大于0.10mol/L,
故答案为:>;0.0010mol•L-1•s-1;>;
②N2O4的浓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由于正反应方向吸热,T>100℃,故答案为:大于;c(N2O4)降低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温度升高;
③平衡时,c(NO2)=0.120mol•L-1+0.0020mol•L-1•s-1×10s×2=0.16mol•L-1,c(N2O4)=0.040mol•L-1-0.0020mol•L-1•s-1×10s=0.020mol•L-1,K2=$\frac{(0.16mol/L)^{2}}{0.020mol/L}$=1.28mol/L,故答案为:1.28mol/L;
(3)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压强增大,正反应方向气体体积增大,增大压强向着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N2O4的转化率减小,故答案为:逆反应;减小.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表格、影响平衡的因素、平衡常数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等,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中,正确的是(  )
A.氯气溶于水:Cl2+H2O═2H++Cl-+ClO-
B.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2AlO2-+CO2+3H2O═2Al(OH)3↓+CO32-
C.盛放烧碱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是因为:SiO2+2OH-═SiO32-+H2O
D.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苏轼的《格物粗谈》有这样的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按照现代科技观点,该文中的“气”是指(  )
A.脱落酸B.乙烯C.生长素D.甲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在同温同压下,1mol F2和1mol I2具有相同的(  )
A.体积B.原子数C.质量D.质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已知在1273K时发生反应
Fe(s)+H2O(g)?FeO(s)+H2(g);现在固定容积为2.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试解答下列问题:
(1)其他条件不变,缩小该容器体积,反应速率增大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若降温后H2的百分含量减少,则正反应是吸热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b;
a.混合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b.H2的浓度不再改变
c.消耗H2O的物质的量与生成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Fe、H2O、FeO、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1
(4)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应如下:
①2H2(g)+CO(g)═CH3OH(g);△H=-90.8kJ•mol-1
②2CH3OH(g)═CH3OCH3(g)+H2O(g);△H=-23.5kJ•mol-1
③CO(g)+H2O(g)═CO2(g)+H2(g);△H=-41.3kJ•mol-1
总反应:3H2(g)+3CO(g)═CH3OCH3(g)+CO2 (g)的△H=-246.4 kJ•mol-1
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总反应达到平衡,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c、e(填字母代号).
a.高温高压  b.加入催化剂  c.减少CO2的浓度  d.增加CO的浓度    e.分离出二甲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对各种平衡体系的叙述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在醋酸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加水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
②常温下,在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的CH3COONa固体,会使其电离平衡逆向移动
③某温度下,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X(g)+Y(g)?2Z(g)+W(s);△H>0平衡后,升高温度,该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④在上述③的可逆反应中,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⑤一定浓度的醋酸钠溶液可使酚酞试液变红,其原因是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H3COO-+H2O?CH3COOH+OH-使得溶液中的c (OH-)>c(H+
⑥在碳酸钙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稀盐酸,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
⑦在氯化银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碘化钾固体,氯化银沉淀可转化为碘化银沉淀.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⑥C.②③⑤⑥⑦D.①②⑤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况下,11.2升CCl4中含有氯原子的数目为2 NA
B.500mL 0.5mol/L的Na2CO3溶液中,含有CO32-的数目小于0.25NA
C.常温下电解NaNO3溶液,当阳极产生气体22.4升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4NA
D.将0.1 mol N2和0.3 mol H2置于密闭容中充分反应,可得0.2NA个NH3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所示的分子酷似企鹅,化学家Chris Scotton将该分子以企鹅来命名为Penguinone.下列有关Penguinone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enguinone中存在两种官能团
B.Penguinone是一种芳香醛
C.Penguinone中存在与乙烯相同的官能团,所以其与乙烯有相似的性质
D.如果该分子中的双键都能加成,则1 mol Penguinone能与3 mol氢气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X、Y、Z、M、G五种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Y、M同主族,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Y的价电子排布式2s22p4,MY3的杂化轨道类型sp2
(2)ZX的电子式为;五种元素中非金属气态氢化物还原性最强的是H2S(写化学式).
(3)X2M的燃烧热△H=-a kJ•mol-1,写出X2M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H2S(g)+3O2(g)=2 SO2(g)+2H2O(l),△H=-2aKJ•mol-1
(4)熔融状态下,Z的单质和FeG2能组成可充电电池(装置示意图如下),反应原理为:2Z+FeG2 Fe+2ZG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Fe2++2e-=Fe:充电时,钠(写物质名称)电极接电源的负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