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普通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三钙、硅酸二钙和铝酸三钙等
B.水泥是一种混合物
C.混凝土常以钢筋做骨架,而不用其他金属,是因为钢筋的硬度大且其热膨胀系数和混凝土相差不大
D.水泥具有水硬性,故不适合水下施工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 m~10-7 m之间
B.光线透过胶体时可发生丁达尔效应
C.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
D.Fe(OH)3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变化中,既有共价键和离子键断裂,又有共价键和离子键形成的是( )
A.2Na2O2+2CO2===2Na2CO3+O2
B.2Na+2H2O===2NaOH+H2↑
C.Cl2+H2OHCl+HClO
D.Na2CO3+BaCl2===BaCO3↓+2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关于硅的化学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常温下,不与任何酸反应
B.在常温下,可与强碱溶液反应
C.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D.单质硅的还原性比碳的还原性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硅单质是从它的氧化物中提取出来的,主要的化学反应如下:
SiO2 + 2CSi+2CO↑
石英砂 焦炭 粗硅
Si(粗)+2Cl2SiCl4
SiCl4+2H2Si(纯)+4HCl
根据以上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制取粗硅的反应中,焦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由粗硅制取纯硅的反应中Cl2与Si的反应属于________(填四种基本反应类型);SiCl4与H2的反应属于________(填四种基本反应类型),H2的作用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是指玻璃、水泥、陶瓷等硅酸盐材料
B.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虽然克服了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缺点,但强度比较差
C.高温结构材料具有耐高温,耐酸碱腐蚀,硬度大,耐磨损,密度小等优点
D.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要成分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三种透明、不溶于水的坚硬固体,A固体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得到一种无色气体,此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标准状况下测得此气体的密度为氧气密度的1.375倍。B固体可溶于热的苛性钠溶液,再往该溶液中加入过量酸时,析出白色胶状沉淀,此沉淀干燥后,为不溶于水的白色粉末,它是一种比碳酸还弱的酸。将B与石灰石、纯碱按比例混合加热后得到C,C在高温时软化,无固定熔点。
(1)A为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为__________,B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为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含有50 g NaBr的溶液中通入一些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得到残渣45.55 g,求有多少克溴(Br2)生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①SiO2;②Al(OH)3;③(NH4)2CO3;④Na2CO3;⑤NaHSO3;⑥NaHSO4
A.②③⑤ B.①②③⑥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