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元素周期表的第1~36号元素中,满足下列条件的元素有(填元素符号):
(1)基态原子的最外层具有6个p电子的所有元素:Ne、Ar、Kr;
(2)基态原子的3d亚层为半充满的所有元素:Mn、Cr;
(3)基态原子的次外层d轨道全满,最外层有一个s电子:Cu;
(4)某元素+3价离子和氩原子的电子排布相同:Sc;
(5)原子半径第二小的主族元素:F.

分析 (1)原子基态时最外层具有6个p电子,s能级容纳2个电子,则最外层电子数为8;
(2)基态原子的3d亚层为半充满的所有元素即3d轨道上有5个电子,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为3d54s2,3d54s1
(3)基态原子的次外层d轨道全满,最外层有一个s电子,则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为3d104s1
(4)某元素+3价离子基态时和氩原子的电子构型相同,该元素质子数=18+3=21;
(5)原子半径第二小的主族元素为第二周期第ⅤⅡA族.

解答 解:(1)原子基态时最外层具有6个p电子,s能级容纳2个电子,则最外层电子数为8,处于零族,1~36号元素中有Ne、Ar、Kr;
故答案为:Ne、Ar、Kr;
(2)基态原子的3d亚层为半充满的所有元素即3d轨道上有5个电子,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为3d54s2和3d54s1,为Mn、Cr元素,故答案为:Mn、Cr;
(3)基态原子的次外层d轨道全满,最外层有一个s电子,则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为3d104s1,为Cu元素,故答案为:Cu;
(4)某元素+3价离子基态时和氩原子的电子构型相同,该元素质子数=18+3=21,为Sc元素,故答案为:Sc;
(5)原子半径第二小的主族元素为第二周期第ⅤⅡA族,为F元素,故答案为:F.

点评 本题考查核外电子排布以及结构与性质、位置关系,难度不大,注意对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理解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把热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B.生物能是与化学反应无关的一种能源
C.化学能只能以热能的形式释放
D.葡萄糖在人体内的氧化是放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研究CO2的利用对促进低碳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1)将CO2与焦炭作用生成CO,CO可用于炼铁等.
已知①Fe2O3(s)+3C(石墨,s)=2Fe(s)+3CO(g)△H1=+489.0kJ•mol-1
②C(石墨,s)+CO2(g)=2CO(g)△H2=+172.5kJ•mol-1
则CO气体还原Fe2O3(s)的热化学方程式为Fe2O3(s)+3CO(g)=2Fe(s)+3CO2(g)△H=-28.5 kJ•mol-1
(2)将CO2转化为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3H2(g)?CH3OH(g)+H2O(g)△H<0.850℃时,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C{H}_{3}OH)c({H}_{2}O)}{c(C{O}_{2}){c}^{3}({H}_{2})}$.
②若反应的容器容积为2.0L,反应进行4.0min时,容器内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了0,8mol,这段时间内υ(CO2)=0.05mol•L-1•min-1
③850℃时,若向1.0L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3.0molCO2(g)、1.0mol H2(g)、1.0mol CH3OH(g)和
5.0mol H2O(g),上述反应向逆反应(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进行.
④若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增大,该反应ad(填序号).
a.一定下正反应方向移动                     b.一定下逆反应方向移动
c.在平衡移动过程中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d.在平衡移动过程中逆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制硝酸有一步反应是氨的催化氧化,该反应方程式为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实验室制氨气可以用碱石灰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锂离子电池和普通锌锰干电池都是二次电池
B.原电池的反应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
C.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但是会污染环境的新型电池
D.铅蓄电池放电的时候正极是Pb负极是Pb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O2使品红、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均体现SO2的漂白性
B.完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元素周期表有18列,就有18个族
D.S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将80℃饱和KNO3溶液冷却至10℃,有KNO3固体析出.该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
A.溶剂的质量B.溶质的质量分数C.KNO3的溶解度D.溶液中K+的数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实验的失败是由于缺少必要的实验步骤造成的是(  )
①将乙醇和乙酸混合,再加入稀硫酸共热制乙酸乙酯
②实验室用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到140℃制乙烯
③验证某RX是碘代烷,把RX与烧碱水溶液混合加热,将溶液冷却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出现黑色沉淀
④向盛有新制的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乙醛后,未出现银镜
⑤铜丝加热后立即插入乙醇中反应制取乙醛.
A.①④⑤B.①③④C.③④D.①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2013年7月23日人民网报道,河南省柘城县科技创新“创”出金刚石产业新天地.1mol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完全转化为金刚石,其能量变化如图所示,△E1=393.5kJ,△E2=395.4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需吸收1.9 kJ的能量
B.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属于物理变化
C.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的
D.1 mol金刚石的能量大于1mol CO2的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