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氢氧燃料电池是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型发电装置.如图为电池示意图,该电池电极表面镀了一层细小的铂粉,铂吸附气体的能力强,性质稳定.请回答:
(1)氢氧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主要形式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在导线中电子流动方向为由a到b(用a、b 表示).
(2)负极反应式为H2+2OH--2e-=2H2O.
(3)电极表面镀铂粉的原因为增大电极单位面积吸附氢气、氧气分子数,加快电极反应速率.
(4)该电池工作时,H2和O2连续由外部供给,电池可连续不断提供电能.因此,大量安全储氢是关键技术之一.金属锂是一种重要的储氢材料,吸氢和放氢原理如下:Ⅰ.2Li+H2 $\frac{\underline{\;\;△\;\;}}{\;}$2LiH
Ⅱ.LiH+H2O═LiOH+H2
①反应Ⅰ中的还原剂是Li,反应Ⅱ中的氧化剂是H2O.
②用锂吸收224L(标准状况)H2,再由生成的LiH与H2O作用放出的H2用作电池燃料,若能量转化率为80%,则导线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2mol.

分析 (1)原电池主要是将化学键转化为电能;氢气失去电子,为负极,氧气获得电子,为正极,电子由负极通过导线移向正极;
(2)负极上氢气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3)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4)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根据氢气和转移电子之间的关系式计算.

解答 解:(1)原电池主要是将化学键转化为电能,燃料电池是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氢气失去电子,为负极,氧气获得电子,为正极,电子由负极通过导线移向正极,即由a到b,
故答案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由a到b;
(2)负极上氢气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电极反应式为H2+2OH--2e-=2H2O,故答案为:H2+2OH--2e-=2H2O;
(3)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大,镀铂粉增大电极单位面积吸附氢气、氧气分子数,加快电极反应速率,故答案为:增大电极单位面积吸附氢气、氧气分子数,加快电极反应速率;
(4)①2Li+H2$\frac{\underline{\;\;△\;\;}}{\;}$2LIH中锂失电子作还原剂,Ⅱ.LiH+H2O═LiOH+H2↑中水得电子作氧化剂,故答案为:Li;H2O;
②氢气的物质的量=$\frac{224L}{22.4L/mol}$=10mol,当吸收10molH2时,则生成20molLiH,20molLiH可生成20mol H2,实际参加反应的H2为20mol×80%=16mol,1molH2转化成1molH2O,转移2mol电子,所以16molH2可转移32mol的电子,故答案为:32.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及有关计算,题目难度较大,注意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以及从电子守恒的角度计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工业上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其中重要的一步是催化氧化(生产中保持恒温恒容条件):2SO2(g)+O2(g)?2SO3(g)△H=-196.6kJ•mol-1
(1)生产中为提高反应速率和SO2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是A.
A.向装置中充入O2              B.升高温度
C.向装置中充入N2              D.向装置中充入过量的SO2
(2)恒温恒压,通入3mol SO2 和2mol O2及固体催化剂,平衡时容器内气体体积为起始时的90%.保持同一反应温度,在相同容器中,将起始物质的量改为 5mol SO2(g)、3.5mol O2(g)、1mol SO3(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
A.第一次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94.9kJ  B.两次平衡SO2的转化率相等
C.两次平衡时的O2体积分数相等         D.第二次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等于2/9
(3)500℃时将10mol SO2和5.0mol O2置于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SO2转化为SO3的平衡转化率为0.95.则500℃时的平衡常数K=1.444x103
(4)550℃,A、B表示不同压强下的平衡转化率(如图),通常工业生产中采用常压的原因是常压下400~500°C,SO2转化率已经很高了,加压必须增大投资以解决增加设备和提供能量问题,并比较不同压强下的平衡常数:K(0.10MPa)=K(1.0M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18gH2O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LCO2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
C.常温常压下,1.06gNaCO3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02NA
D.1L1mol/L的KClO3溶液中含有的Cl-个数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u,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8mol/L
(2)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AD.
A. 溶液的浓度                 B. 溶液中氯化氢的物质的量
C. 溶液中氯离子的数目          D. 溶液的密度
(3)现用该浓盐酸配制250mL2mol/L的稀盐酸.可供选用的仪器有:①胶头滴管;②烧瓶;③烧杯;④药匙;⑤托盘天平;⑥玻璃棒.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经计算,配制250ml2mol/L的稀盐酸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浓盐酸的体积为42.4mL,
②配制稀盐酸时,还缺少的仪器有250mL容量瓶、50mL量筒(写出仪器名称及规格);
③对所配制的稀盐酸进行测定,发现其浓度小于2mol/L,引起误差的原因可能是BD.
A. 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B. 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C. 溶液注入容量瓶前没有恢复到室温就进行定容
D. 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的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4)若在标准状况下,将VL氯化氢气体溶于1L水中,所得溶于密度为dg/mL,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mol/L.
A. $\frac{1000vd}{36.5v+22400}$   B.$\frac{vd}{36.5v+22400}$   C.$\frac{1000vd}{36.5v+22.4}$    D.$\frac{36.5v}{22.4(v+1)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是(  )
A.实验室制备氢气
B.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
C.灼热的木炭与CO2的反应
D.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运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
 选项 ① ② ③ 实验结论
A浓盐酸MnO2NaBr溶液 氧化性Cl2>Br2
 B浓氨水 生石灰AgNO3溶液AgOH具有两性
 C浓硫酸Na2SO3FeCl3溶液SO2具有还原性
D稀盐酸Na2CO3Na2SiO3非金属性:C>Si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原因之一.
Ⅰ.将PM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
(1)某同学测得该样本所含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化学组分及其平均浓度列出下表:(若缺少的离子用H+或OH-补充):
离子K+Na+NH4+SO32-NO3-Cl-
浓度/mol•L-17×10-63×10-62×10-53×10-55×10-52×10-5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该试样的pH=4;该表有一处笔误,请你指正表中用亚硫酸根离子表示浓度有错,应用亚硫酸氢根离子表示.
Ⅱ.消除氮氧化物和硫化物有多种方法.
【方法一】:工业上变“废”为宝,吸收工业尾气SO2和NO,可获得Na2S2O4(连二亚硫酸钠)和NH4NO3 产品的流程图如图(Ce为铈元素):

(2)装置Ⅰ中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OH-=HSO3-
(3)装置Ⅲ可以使Ce4+中再生,若用甲烷燃烧电池电解该装置中的溶液,当消耗24g甲烷时,理论上可再生12mol Ce4+
(4)利用喷雾干燥法脱硫工艺是除去SO2的常见方法,先将含SO2的废气溶于水,再用饱和石灰浆吸收,
该温度下,吸收液中c(Ca2+)一直保持为0.70mol/L,已知Ksp(CaSO3)=1.4×10-7.求吸收液中的SO32-的浓度2.0×10-7mol/L.(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方法二】:NH3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5)图乙是不同催化剂Mn和Cr在不同温度下对应的脱氢率,由图综合考虑可知最佳的催化剂和相应的温度分别为Mn、200℃左右.
(6)用Fe做催化剂时,在氨气足量的情况下,不同$\frac{c(N{O}_{2})}{c(NO)}$=1:1脱氢效果最佳.已知生成11.2L N2(标)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kJ,此时对应的脱氢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H3(g)+NO(g)+NO2(g)=2N2(g)+3H2O(g)△H=-4QkJ•mol-1
【方法二】用活性炭还原法可以处理氮氧化物.
反应原理:1/2C(s)+NO(g)═1/2N2(g)+1/2CO2(g)△H=-QkJ/mol在T1℃时,反应进行到不同的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时间(min)
浓度(mol/L-1
0min10min20min30min40min50min
NO(mol/L-11.000.580.400.400.480.48
N2(mol/L-100.210.300.300.360.36
CO2(mol/L-100.210.300.300.360.36
(7)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75.
(8)30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通入一定量的NO或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或增大压强或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O2和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新型净水剂高铁酸钾(K2FeO4)为暗紫色固体,可溶于水.工业上常通过以下两步反应制备K2FeO4
①2FeCl3+10NaOH+3NaClO═2Na2FeO4+9NaCl+5H2O
②Na2FeO4+2KOH═K2FeO4+2NaOH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②为复分解反应
B.反应①中NaClO 是氧化剂
C.Na2FeO4中Fe为+4价,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
D.若有2 mol FeCl3 发生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6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实验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
A.把绿豆大的钾投入少量冷水中
B.把Cl2通入FeCl2溶液中
C.把一段打磨过的镁条放入少量冷水中
D.用铂丝蘸取CuCl2溶液于无色火焰上灼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