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氧化铁和铜的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

(1)试剂X是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写出加热后的实验现象产生砖红色的沉淀.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3)写出检验溶液B中阳离子的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取溶液B少量于试管中,先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通入Cl2,溶液变红,证明溶液B中含有Fe2+

分析 氧化铁和铜的混合物加入足量稀硫酸溶解后过滤,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铜不反应,得到溶液A为硫酸铁溶液,硫酸铁溶液和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硫酸铜,固体A为Cu,与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溶液C为硫酸铜,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悬浊液,X是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加热葡萄糖和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氧化亚铜红色沉淀,溶液A为硫酸亚铁和硫酸溶液,加入足量铁粉过滤得到溶液B为硫酸亚铁溶液,
(1)X是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在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加热后的实验现象是生成红色沉淀;
(2)反应①的反应为铜和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
(3)检验溶液B中阳离子为亚铁离子,检验方法为:加入KSCN 溶液,无红色出现,入通氯气溶液变红色.

解答 解:(1)X是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在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加热后反应,葡萄糖被氧化为葡萄糖酸,氢氧化铜悬浊液被还原为氧化亚铜,反应的实验现象是生成红色沉淀,
故答案为:产生砖红色的沉淀;         
(2)反应①的反应为铜和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故答案为: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3)检验溶液B中阳离子为亚铁离子,检验方法为:加入KSCN 溶液,无红色出现,入通氯气溶液变红色,检验溶液B中阳离子的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取溶液B少量于试管中,先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通入Cl2,溶液变红,证明溶液B中含有Fe2+
故答案为:取溶液B少量于试管中,先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通入Cl2,溶液变红,证明溶液B中含有Fe2+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分离提纯、物质性质、离子检验等知识点,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用18mol•L-1的浓H2SO4配制100mL浓度为1.8mol•L-1的H2SO4,其操作可分为以下各步:
a.用量筒量取10.0ml浓H2SO4缓缓注入装有约5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用约30mL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三次,将每次洗涤液都倒入容量瓶里
c.将稀释后H2SO4冷却到室温后小心转移入容量瓶里
d.检查100mL容量瓶口部是否会发生滴漏
e.将蒸馏水直接加入容量瓶,至液面接近环形刻度线1-2cm处
f.盖紧瓶塞,反复颠倒振荡,摇匀溶液
g.用 向容量瓶里逐滴滴入蒸馏水,至液面最低点恰好和环形刻度线相切填写下列的空白
(1)步骤C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步骤g中空白处所用仪器名称为胶头滴管
(3)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填写)d,a,c,b,e,g,f
(4)该实验中应选择下列那种规格的容量瓶:B
A.150ml      B.100ml     C.250ml
(5)误差分析,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①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偏大
②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后又加水:偏小
③配制前,容量瓶壁上有少量水:无影响
④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食用加碘盐的生产流程如下:

(1)检验母液中是否含有SO42-离子的方法是取少量母液先加入稀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说明有SO42-离子.
(2)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
(3)国家标准GB546061-92规定碘盐含碘量(以碘计):出厂产品≥40mg/Kg;销售品≥30mg/Kg.某次实验时向一干净的坩埚中放入5g精盐,加入1mL0.001mol/L标准KIO3溶液搅拌均匀,在100℃恒温烘干1h,即得碘盐产品,该碘盐的含碘量约为25.4mg/Kg(保留一位小数),是否为合格产品不合格(选填“合格”或“不合格”).
(4)检验碘盐是否加有碘酸钾,定性检验方法是在酸性介质中加还原剂KCNS,其反应如下:6IO3-+5CNS-+H++2H2O→3I2+5HCN+5SO42-,检验时,除需用KCNS外,还需要使用的一种试剂是淀粉溶液.
(5)使用碘盐时,要防止高温,是因为:①碘盐中的碘酸钾在560℃开始分解产生无色气体,剩余固体中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②碘盐在热水中,也会反应生成两种单质,其中一种是无色气体,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显红色.根据以上信息写出①、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2KIO3$\frac{\underline{\;\;△\;\;}}{\;}$KI+3O2↑;
②12KIO3+6H2O$\frac{\underline{\;\;△\;\;}}{\;}$6I2+12KOH+15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3.A、B、C、D、E、W为六种前四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与D同主族,可形成DA型离子化合物,B与C同周期且相邻,C与E同主族,E2-与Ar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的合金用量最大、用途最广.请回答下列问题:
(1)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ⅠA族.
(2)A分别与C、E形成最简单化合物中沸点较高的是H2O(填化学式),原因是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3)A、C、D三种元素形成的物质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离子键、共价键,灼热的碳能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4HNO3(浓)$\frac{\underline{\;\;△\;\;}}{\;}$ CO2↑+4NO2↑+2H2O.
(4)向盛有A2C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WEC4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2H++2Fe2+=2Fe3++2H2O;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气泡出现,并放热,随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产生气泡的原因是Fe3+催化H2O2分解产生O2 ;生成沉淀的原因是H2O2分解反应放热,促进Fe3+水解平衡向正向移动(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将0.5mol下列物质分别加入100mL 5mol/L NaOH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  )
①Al  ②Al2O3      ③Al(OH)3   ④AlCl3
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②>①=③>④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2.4gMg变为Mg2+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2NA.9gH2O中所含的电子数目为5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在一密闭气缸中,用一不漏气的滑动活塞隔开,常温时,左边充入$\frac{1}{4}$体积的N2,右边充入$\frac{3}{4}$体积的H2和O2的混合气.若右边气体点燃,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活塞停留在气缸正中,则原来混合气体中H2和O2的体积比是7:2或4:5(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不能与质子结合的是(  )
A.F-B.H2OC.NH4+D.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充分反应后生成NH3的分子数目为2NA
B.标准状况下,44.8 L氮气所含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2NA
C.常温常压下,1 mol NaHSO4固体中含有的离子数目为2NA
D.1 mol Fe与71 g Cl2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