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本题是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考查了质量体积浓度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此时只要注意结合公式就可完成解答,因纯ClO2易分解爆炸需要利用空气进行稀释,要关注过氧化氢的稳定性防分解,并合理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进行分析解题.
(1)浓度g/L表示1L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的多少.80g/LNaOH溶液表示1L氢氧化钠溶液含有80gNaOH.令溶液体积为1L,计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利用c=$\frac{n}{v}$计算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①由信息②可知,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安全,据此解答;
②ClO2发生器中NaClO3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lO2和Na2SO4;
(3)根据题目信息并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判断反应物、生成物;
(4)根据流程信息可知,吸收塔内生成ClO2,一定有ClO2→NaClO2,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则H2O2必定被氧化,有氧气产生.据此书写方程式,温度过高,H2O2容易分解;
(5)还原性要适中.还原性太强,会将ClO2还原为更低价态产物,影响NaClO2生产;方便后续分离提纯,加入试剂不能干扰后续生产,Na2O2溶于水相当于H2O2.
解答 解:(1)浓度g/L表示1L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的多少.80g/LNaOH溶液表示1L氢氧化钠溶液含有80gNaOH.令溶液体积为1L,则80gNaOH的物质的量为$\frac{80g}{40g/mol}$=2mol.所以该溶液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c(NaOH)=$\frac{2mol}{1L}$=2mol/L.
故答案为:2mol/L;
(2)①由信息②可知,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安全.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应是稀释ClO2以防止爆炸,选c,故答案为:c;
②ClO2发生器中NaClO3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lO2和Na2SO4,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3+SO2=2ClO2+Na2SO4,对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ClO3-+SO2=2ClO2+SO42-,故答案为:2ClO3-+SO2=2ClO2+SO42-;
(3)根据流程信息可知,发生器内生成ClO2,所以一定有NaClO3→ClO2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则二氧化硫被氧化成硫酸钠,反应的方程式为:2NaClO3+SO2=2ClO2↑+Na2SO4,ClO2进入吸收塔,则硫酸钠留在母液中,故从母液中可回收硫酸钠,故答案为:Na2SO4;
(4)根据流程信息可知,吸收塔内生成NaClO2,所以一定有ClO2→NaClO2,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则H2O2必定被氧化,有氧气产生,反应方程式为2NaOH+2ClO2+H2O2=2 NaClO2+2H2O+O2;
H2O2不稳定,温度过高,H2O2容易分解,吸收塔的温度不能超过20℃,其目的是防止H2O2分解,故答案为:2NaOH+2ClO2+H2O2=2 NaClO2+2H2O+O2;防止H2O2分解;
(5)还原性要适中.还原性太强,会将ClO2还原为更低价态产物,影响NaClO2生产;方便后续分离提纯,加入试剂不能干扰后续生产.Na2O2溶于水相当于H2O2.Na2S、FeCl2还原性较强,生成物与NaClO2分离比较困难;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制备,综合性较强,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物质分离和提纯的综合应用,明确物质性质及实验基本操作原理是解本题关键,需要学生较强的综合能力,难度较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L 1mol/L 盐酸中含有HCl分子数为 1NA | |
B. | 常温常压下,22.4L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2NA | |
C. | 实验室分别用KClO3和H2 O2制取3.2g O2时,转移的电子数均为0.4NA | |
D. | 常温常压下,16 g 由O2和O3组成的混合气体所含电子数为8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序号 | 混合物 | 方法 |
1 | 海水中提取饮用水 | |
2 | 提取碘水中的碘 | |
3 | 从含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溶液中提取硝酸钾 | |
4 | 从KNO3溶液中分离AgCl颗粒; | |
5 | 除去生石灰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全部 | B. | ①②③④⑤ | C. | ①②③⑤ | D. | ②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37Cl与39K所含的中子数不同 | |
B. | 12C和14C是不同的核素,但质子数相等 | |
C. | H3O+与OH-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同 | |
D. | Mg2+与O2-的核外电子排布不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2mol CO+0.5mol H2O(g)+1mol CO2+1mol H2 | |
B. | 1.5mol CO+0.5mol H2O(g)+0.4mol CO2+0.4mol H2 | |
C. | 1mol CO+1mol H2O(g)+1mol CO2+1mol H2 | |
D. | 0.5molCO+1.5molH2O(g)+0.5molCO2+0.5mol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