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碳与二氧化硅反应要在高温下进行,而高温下碳与空气中氧气反应,所以实验时要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且不能引入CO和CO2;
(2)根据装置图可知,B装置可以作安全瓶,防止倒吸;
(3)C中装有的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的生成;
(4)炭粉与二氧化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SiO2+2C$\frac{\underline{\;高温\;}}{\;}$Si+2CO↑或SiO2+C$\frac{\underline{\;高温\;}}{\;}$Si+CO2↑,炭粉不足即炭粉与二氧化硅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大于1:1;
(5)当炭粉不足时,澄清石灰水仍然不会变浑浊,而D中产生黑色沉淀,故所得的气体产物中无二氧化碳,只有CO,据此写出化学方程式,并分析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比例;
(6)一氧化碳有毒,有能排放到空气中,而该装置没有尾气吸收装置.
解答 解:(1)碳与二氧化硅反应要在高温下进行,而高温下碳与空气中氧气反应,所以实验时要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且不能引入CO和CO2,所以实验时要通人足够长时间的N2,故选A;
(2)根据装置图可知,B装置可以作安全瓶,防止倒吸,
故答案为:防止倒吸;
(3)C中装有的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碳与二氧化硅的反应是否有二氧化碳的生成,故答案为:检验碳与二氧化硅反应是否有CO2生成;
(4)炭粉与二氧化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SiO2+2C$\frac{\underline{\;高温\;}}{\;}$Si+2CO↑或SiO2+C$\frac{\underline{\;高温\;}}{\;}$Si+CO2↑,炭粉不足即炭粉与二氧化硅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大于1:1,而45g二氧化硅的物质的量为n=$\frac{45g}{60g/mol}$=0.75mol,故C的物质的量最多为0.75mol,故质量最多m=nM=0.75mol×12g/mol=9g,故答案为:9;
(5)当炭粉不足时,澄清石灰水仍然不会变浑浊,而D中产生黑色沉淀,故所得的气体产物中无二氧化碳,只有CO,故化学方程式为:SiO2+2C $\frac{\underline{\;高温\;}}{\;}$Si+2CO↑,氧化剂和还原剂之比为1:2,故答案为:SiO2+2C $\frac{\underline{\;高温\;}}{\;}$Si+2CO↑;1:2;
(6)一氧化碳有毒,有能排放到空气中,而该装置没有尾气吸收装置将CO吸收,
故答案为:没有尾气吸收装置将CO吸收.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组成的实验探究方法,过程分析判断,实验设计,注意题干信息的分析判断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H3COOH的浓度比NaOH溶液大,反应后醋酸过量呈酸性 | |
B. | CH3COOH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于NaOH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 |
C. | 反应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一定是c(CH3COO-)>c(Na+)>c(H+)>c(OH-) | |
D. | 反应后的溶液中c(Na+)与c(CH3COO-)可能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氢氟酸存放在棕色玻璃瓶中 | |
B. | 金属钠存放在盛有煤油的试剂瓶中 | |
C. | 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 |
D. | 浓硝酸保存在磨口玻璃塞无色试剂瓶中,并置于阴凉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rac{a}{m+A}$(A-N+m)mol | B. | $\frac{a}{A}$(A一N)mol | C. | $\frac{a}{m+A}$(A-N)mol | D. | $\frac{a}{A}$(A一N+m)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v (X)正=v (X)逆=0 | |
B. | v (X):v (Y)=l:2 | |
C. | 容器内X、Y、Z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 |
D. | 单位时间消耗0.1 molX同时生成0.2molZ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P4O6中的磷原子采用sp2方式杂化 | |
B. | 三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这两个名称都表示分子的实际组成 | |
C. | P4、P4O6和P4O10分子中同一P原子上两个化学键之间的夹角都是60° | |
D. | P4O6分子中4个P原子构成正四面体,6个O原子构成正八面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组别 | 盐酸的浓度(mol/L) | 温度(℃) | 状态 |
1 | 2.0 | 25 | 块状 |
2 | 2.5 | 30 | 块状 |
3 | 2.5 | 50 | 块状 |
4 | 2.5 | 30 | 粉末状 |
A. | 4-2-3-1 | B. | 1-2-3-4 z | C. | 3-4-2-1 | D. | 1-2-4-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