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2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0.1mol•L-1、0.2mol•L-1、0.2mol•L-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可能(  )
A.Z为0.3 mol•L-1B.Y2为0.1 mol•L-1C.X2为0.2 mol•L-1D.Z为0.4 mol•L-1

分析 化学平衡的建立,既可以从正反应开始,也可以从逆反应开始,或者从正逆反应开始,不论从哪个方向开始,物质都不能完全反应,采取一边倒“一边倒”求出三种物质浓度的极大值、极小值,确定三种物质的浓度的取值范围.

解答 解:假定反应向正反应进行到底,则:
              2X2(g)+Y2(g)?2Z(g),
开始(mol/L):0.1    0.2       0.2
变化(mol/L):0.1    0.05      0.1   
平衡(mol/L):0.05   0.15      0.3 
假定反应向逆反应进行到底,则:
              2X2(g)+Y2(g)?2Z(g),
开始(mol/L):0.1    0.2         0.2
变化(mol/L):0.2    0.1         0.2   
平衡(mol/L):0.3    0.3          0
因此0.05mol•L-1<c(X2)<0.3mol•L-1,0.15mol•L-1<c(Y2)<0.3mol•L-1,0<c(Z)<0.3mol•L-1
A.0<c(Z)<0.3mol•L-1,故A错误;
B.0.15mol•L-1<c(Y2)<0.3mol•L-1,故B错误;
C.0.05mol•L-1<c(X2)<0.3mol•L-1,故C正确;
D.0<c(Z)<0.3mol•L-1,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可逆性,关键是利用可逆反应的不完全性,运用极限假设法解答,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转化成生成物,必然发生能量的变化.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的形成,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同时,必然发生能量的变化
B.所有的放热反应都能设计成一个原电池
C.放热反应发生时不一定要加热,但吸热反应必须要加热才能发生
D.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有一定的限度,当反应进行到一定限度后,反应不再进行
(2)25℃、101kPa条件下,16g液态N2H4与双氧水充分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放出320.8kJ热量,写出热化学方程式N2H4(l)+2H2O2(l)=N2(g)+4H2O(g);△H=-641.6kJ/mol.
(3)101kPa条件下,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的能量变化如图示意:
又已知:①b=1219;
②25℃、101kPa下N2(g)+3H2 (g)═2NH3 (g)△H=-184kJ•mol-1,则a=112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乙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由乙醇为原料衍生出的部分化工产品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官能团的名称为羧基.
(2)B的结构简式是CH3COOCH2CH3
(3)由乙醇生产C的化学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4)E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其名称是聚氯乙烯.
(5)由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lCH2OH$→_{△}^{浓H_{2}SO_{4}}$CH2=CHCl+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
A.二氯化氧(OCl2B.次氯酸(HClO)C.三氟化硼(BF3D.六氟化氙(XeF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市对大气进行监测,发现该市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等.因此,对PM2.5、SO2、NOx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PM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若测得该试样所含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化学组分及其平均浓度如下表:
离 子K+Na+NH4+SO42-NO3-Cl-
浓度/mol•L-14×10-66×10-62×10-54×10-53×10-52×10-5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PM2.5的酸碱性为酸性,试样的pH=4.
(2)为减少SO2的排放,可洗涤含SO2的烟气,下列物质可作洗涤剂的是ab(填字母).
a.Ca(OH)2     b.Na2CO3     c.CaCl2     d.NaHSO3
(3)①已知汽缸中生成NO的反应为N2(g)+O2(g)?2NO(g)△H>0,汽车启动后,汽缸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NO排放量越大,原因是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NO的含量增大.
、汽车燃油不完全燃烧时产生CO,有人设想按下列反应除去CO:2CO(g)═2C(s)+O2(g).已知该反应的△H>0,简述该设想能否实现的依据△H>0△S<0,则在任何温度下△G>0,不可能自发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分别写出丙醛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与银氨溶液反应;CH3CH2CHO+2Ag(NH32OH $\stackrel{△}{→}$CH3CH2COONH4+2Ag+3NH3+H2O
(2)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CH3CH2CHO+2Cu(OH)2$\stackrel{△}{→}$CH3CH2COOH+Cu2O↓+2H2O
(3)与氢气反应.CH3CH2CHO+H2$\stackrel{催化剂}{→}$CH3CH2CH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无色透明溶液,投入金属铝可放出H2.现有下列离子:Mg2+、Cu2+、H+、Cl-、K+、OH-、CO32-,试判断下列两种情况下,各离子存在于此溶液中的情况:
(1)第一种情况:该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后呈红色,则该溶液中一定有H+、Cl-离子,一定没有Cu2+、OH-、CO32-离子,可能有Mg2+、K+离子;
(2)第一种情况:该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后呈蓝色,则该溶液中一定有OH-、K+离子,一定没有Mg2+、Cu2+、H+离子,可能有Cl-、CO32-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用试管收集产生的经干燥的气体,并靠近火焰点火.
(1)所观察到现象是红热的铁与水蒸气反应,放出气体,这种气体靠近火焰点火时,能燃烧或发出爆鸣声,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Fe+4H2O(g)$\frac{\underline{\;高温\;}}{\;}$Fe3O4+4H2
(2)干燥管内可装入的试剂是碱石灰(或无水CaCl2硅胶等),其作用是吸收水蒸气,干燥的氢气,干燥管还可用U形管(装置)代替.
(3)玻璃管中石棉绒的作用是铁粉的载体,增大铁粉与水蒸气的接触面积,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酒精灯,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喷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时,100mLPH=1的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H+总数大于0.01NA
B.标准状况下,11g3H216O种含有的质子数为6NA
C.1molLi2O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3NA
D.1molN2与足量H2混合,充分反映后转移电子数为6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