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已知分解1mol液态H2O2放出热量98kJ.常温下,往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①2Fe2+(aq)+H2O2(l)+2H+(aq)═2Fe3+(aq)+2H2O(l)△H1
②2Fe3+(aq)+H2O2(l)═2Fe2+(aq)+O2(g)+2H+(aq)△H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2O2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O2(l)═H2O(l)+$\frac{1}{2}$O2(g)△H=-98 kJ•mol-1
B.反应速率与Fe2+浓度有关
C.在H2O2分解过程中,Fe2+和Fe3+的总量保持不变
D.△H1+△H2=196 kJ•mol-1

分析 A、根据分解1mol液态H2O2放出热量98kJ结合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来回答;
B、根据题中反应,可以确定Fe2+为催化剂,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C、根据元素守恒来判断回答;
D、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得到:2H2O2(l)═2H2O(l)+O2(g),计算焓变即可.

解答 解:A、根据信息:分解1mol液态H2O2放出热量98kJ,热化学方程式为:H2O2(l)═H2O(l)+$\frac{1}{2}$O2(g)△H=-98 kJ•mol-1,故A正确;
B、根据题中反应,可以确定Fe2+为催化剂,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反应速率与Fe2+浓度有关,故B正确;
C、根据元素守恒,在H2O2分解过程中,Fe2+和Fe3+的总量保持不变,故C正确;
D、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得到:2H2O2(l)═2H2O(l)+O2(g),△H1+△H2=-196 kJ•mol-1,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盖斯定律的应用知识,属于综合知识的考查,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氢气是合成氨的原料.“氢能”将是未来最理想的新能源.氢气通常用生产水煤气的方法制得.其中C(s)+H2O(g)?CO(g)+H2(g),在850℃时平衡常数K=1.若向1L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加入x mol C和6.0mol H2O.
(1)当加热到850℃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有AC.
A.容器内的压强不变
B.消耗水蒸气的物质的量与生成CO的物质的量相等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单位时间有n个H-O键断裂的同时有n个H-H键断裂
(2)x应满足的条件是x>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
A.
一段时间后,a管液面高于b管液面并且a处溶液的pH增大,b处溶液的pH 减小
B.
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无丁达尔效应
C.
微热稀HNO3溶液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
D.
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请用系统命名法给下列有机物命名:CH3CH2C(CH32CH(CH3)CH2CH33,3,4-三甲基己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金属钛(Ti)因其硬度大、熔点高、常温时耐酸碱腐蚀等性质被广泛用在高新科技材料和航天领域中.“硫酸法”生产钛的原料是钛铁矿[主要成分是钛酸亚铁(FeTiO3),含有Fe(Ⅲ)等杂质],同时获得副产品甲的工业生产流程如下:

(1)浓硫酸处理钛铁矿时产物之一是TiOSO4,反应中无气体放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TiO3+2H2SO4(浓)$\frac{\underline{\;\;△\;\;}}{\;}$TiOSO4(硫酸氧钛)+FeSO4+2H2O
(2)上述生产流程中加入铁屑的目的是防止Fe2+氧化成Fe3+,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硫酸,检验副产品甲是否变质的实验方法是取副产品溶于水,滴入KSCN溶液变血红色证明副产品甲变质,若溶液不产生血红色,则甲不变质
(3)溶液Ⅰ中含有Fe2+、TiO2+和少量Mg2+等阳离子.常温下,其对应氢氧化物的Ksp如下表所示.
氢氧化物Fe(OH)2TiO(OH)2Mg(OH)2
Ksp8.0×10-161.0×10-291.8×10-11
①常温下,若所得溶液中Mg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018mol/L,当pH等于10时,Mg(OH)2开始沉淀
②若将含有Fe2+、TiO2+和Mg2+的溶液加水稀释,立即析出大量白色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TiO2++2H2O=TiO(OH)2↓+2H+
(4)中间产品乙是一种氧化物,其经高温与氯气、焦炭反应,除生成TiCl4外,还生成了一种可燃性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TiO2+2Cl2+2C$\frac{\underline{\;高温\;}}{\;}$TiCl4+2CO.
(5)Mg还原TiCl4过程中必须在1070K的温度下进行,你认为还原控制的反应条件是隔绝空气,反应后的产物需要加入稀盐酸(或稀硫酸)溶解后才能达到提纯金属钛的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乳酸亚铁晶体([CH3CH(OH)COO]2Fe•3H2O,Mr=288)是常用的补铁剂.乳酸亚铁可由乳酸与碳酸亚铁反应制得.
(1)将制得的FeCO3加入乳酸溶液中,再加入过量铁粉,75℃下搅拌使之充分反应.结束后,无需过滤,除去过量铁粉的反应方程式为2CH3CH(OH)COOH+Fe→[CH3CH(OH)COO]2Fe+H2↑.
(2)从上述所得溶液中获得乳酸亚铁晶体的方法是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3)该兴趣小组用KMnO4测定产品中亚铁含量进而计算乳酸亚铁晶体的质量分数,发现产品的质量分数总是大于100%,其原因可能是乳酸根离子中含有羟基,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经查阅文献后,该兴趣小组改用铈(Ce)量法测定产品中Fe2+的含量.取2.880g产品配成100mL溶液,每次取20.00mL,进行必要处理,用0.1000mol•L-1Ce(SO4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平均消耗Ce(SO4)219.7mL.滴定反应为Ce4++Fe2+═Ce3++Fe3+,则产品中乳酸亚铁晶体的质量分数为98.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向Na2CO3、NaHCO3混合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的量随稀盐酸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a点对应溶液中:Ca2+、Mg2+、Br-、NO3-
B.b点对应溶液中:Al3+、Fe3+、MnO4-、NO3-
C.c点对应溶液中:Na+、Ca2+、NO3-、Cl-
D.d点对应溶液中:F-、NO3-、Fe2+、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据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状态Ⅰ→状态Ⅲ是放热过程
B.该过程中,CO没有断键形成C和O
C.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和O生成了CO2
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