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往NaOH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稀醋酸,若温度不变,下列数据一定增大的是(  )
A.溶液的导电性B.水的离子积C.离子总数D.溶液pH值

分析 酸碱中和反应中与温度 有关的物理量有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水的离子积常数,
A.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稀醋酸发生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溶液导电性变化不大;
B.水的离子积常数随温度变化;
C.往NaOH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稀醋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醋酸钠完全电离氢氧根离子,碱性减弱水被抑制程度减弱;
D.氢氧化钠和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钠,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

解答 解:A.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稀醋酸发生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溶液导电性变化不大,故A错误;
B.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故B错误;
C.往NaOH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稀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钠是强电解质,氢氧化钠中氢氧根离子物质的量减小和增大醋酸根离子物质的量相同,但碱性减弱水被抑制程度减弱,且加入稀醋酸溶液中加入了水,所以溶液中离子总数增大,故C正确;
D..往NaOH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稀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钠,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PH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酸碱反应后溶液酸碱性、导电性、离子积常数、溶液PH等量的变化分析判断,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A、B是两种不溶性碱,A是一种白色胶状物质,可用盐溶液和氨水反应来制取,能凝聚水中悬浮物,也能吸附色素.B呈白色,在空气中不稳定,易转化为红褐色物质C.D是一种与B、C含有相同金属元素的硫酸盐,向D溶液中滴入适量的NaOH溶液,可观察到生成的灰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加热A可得白色难熔物质E,E是一种较好的耐火材料.加热C可得红棕色粉末F.
(1)写出化学式:AAl(OH)3,DFeSO4,EAl2O3
(2)写出下列转化的方程式:
B→C4Fe(OH)2+O2+2H2O=4Fe(OH)3
C→F2Fe(OH)3$\frac{\underline{\;\;△\;\;}}{\;}$Fe2O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5.短周期元素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所示.其中Z的单质是一种重要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的各个领域.
WX
YZ
(1)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ⅣA族.
(2)W、X、氢元素形成的三原子分子的电子式
(3)下列选项中,能证明元素非金属性X强于W的是CD.
A.原子序数:X>W                  B.最低化合价:X>W
C.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W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X>W
(4)元素周期表中与Z同周期的某金属元素形成的单质A,可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

其中化合物D是一种白色沉淀,则B中溶质的化学式为NaAlO2;B与C也可直接转化生成D写出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AlO2-+6H2O=Al(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乙酰水杨酸俗称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热.合成原理是:

(1)水杨酸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羟基、羧基,有关水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D.
A.遇 FeCl3溶液可能显紫色              B.可发生酯化反应和水解反应
C.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D.1mol水杨酸最多能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
(2)水杨酸与乙酸酐反应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3)乙酰水杨酸的分子式为C9H8O4,1mol乙酰水杨酸最多能与3molNaOH反应.
(4)虚框中为提纯,是为了除去该反应的副产物:水杨酸、乙酰水杨酸水杨酯、乙酰水杨酸酐和聚合物等请写出乙酰水杨酸粗品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5)写出一种符合下列条件的乙酰水杨酸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Ⅰ.能遇FeCl3溶液显紫色Ⅱ.苯环上只有一种一溴取代物
Ⅲ.能发生银镜反应Ⅳ.1mol该化合物能分别与1molNaOH和2mol金属钠反应
(6)也能与乙酸酐发生类似反应,请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不写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9.100g稀盐酸恰好能跟100g40%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中和,求:
(1)生成氯化钠的质量;  
(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某烯烃(只含1个双键)与H2加成后的产物是,则该烯烃的结构式可能有(  )
A.1种B.2种C.3种D.4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在一定条件下,乙烷和乙烯都能制备氯乙烷(C2H5Cl).试回答:
(1)上述两种制备氯乙烷的方法中,用乙烯制备氯乙烷方法好.原因是乙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副反应较多,而乙烯与氯化氢的加成反应的产物是唯一的,无副产物.
(2)请写出好的制备氯乙烷(C2H5Cl)的化学方程式CH2=CH2+HCl$\stackrel{一定条件}{→}$CH3CH2Cl;该反应的类型是加成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反应不属于四个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Fe+CuSO4=FeSO4+CuB.Cl2+H2O=HCl+HClO
C.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D.AgNO3+HCl=AgCl↓+H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验证CH4是否具有还原性,设计了如下实验: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无水CuSO4逐渐变蓝,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现象,则CH4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4CuO$\frac{\underline{\;\;△\;\;}}{\;}$CO2+4Cu+2H2O.
(2)研究小组将CH4通入溴水时,发现溴水逐渐褪色,你认为原因可能是溴单质与甲烷发生了取代反应;用pH试纸检验反应前后溶液的pH,如果pH明显变小,则表明二者可能发生了取代反应(或溴单质被甲烷气体带走,用pH试纸检验反应前后溶液的pH,如果pH没有明显变化,则表明溴单质可能被甲烷气体带走)..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你的结论(用文字表示,不必画实验装置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