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在2A(g)+B(g)?3C(g)+4D(g)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A)=0.5 mol•L-1•s-1B.v(B)=0.5 mol•L-1•s-1
C.v(C)=1.8 mol•L-1•min-1D.v(D)=1 mol•L-1•s-1

分析 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
A.$\frac{0.5}{2}$=0.25;
B.$\frac{0.5}{1}$=0.5;
C.$\frac{\frac{1.8}{60}}{3}$=0.01;
D.$\frac{1}{4}$=0.25,
显然B中比值最大,反应速率最快,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反应速率的比较,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比值法的应用,反应速率单位要统一,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实验小组模拟工业上用SiHC13与H2在1357K的条件下制备高纯硅,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去):

已知SiHC13的性质如下:沸点为33.0℃,密度为1.34g/mL,易溶于有机溶剂,能与H2O剧烈反应;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请回答:
(1)组装好仪器后,应先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①装置B中的试剂是浓硫酸,②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HCl3+H2 $\frac{\underline{\;1357K\;}}{\;}$Si+3HCl.
(3)装置E中CCl4的作用为四氯化碳吸收未反应的SiHCl3、防止倒吸.
(4)相关实验步骤如下.其合理顺序为②①⑤④③(填序号).
①加热装置D至1357K;②打开K1,装置A中反应一段时间:③关闭K1;④关闭K2;⑤加热装置C,打开K2,滴加6.5mLSiHC13
(5)计算SiHC13的利用率:对装置E中液体进行分液操作后,取上层液体20.00mL转移至锥形瓶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用0.10mol/L盐酸滴定,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溶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出现红色,进行三次平行滴定,平均每次消耗盐酸20.00mL,则SiHC13的利用率为93.34%(保留两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已知一氧化碳与水蒸气的反应为:CO(g)+H2O(g)?CO2(g)+H2(g).在某温度下,平衡常数是9.如果反应开始时,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浓度都是0.01mol/L,经10min反应达到平衡.
计算:
(1)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CO的反应速率为7.5×10-4mol•L-1•min-1
(2)达到平衡时一氧化碳的转化率为75%;
(3)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等物质的量之比的CO(g)和H2O(g)重新达到平衡时,H2的体积百分数为3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利用已经掌握的理论,解释下列事实.
(1)焰火发出绚丽色彩的原理是:金属的焰色反应,灼烧时呈现不同的颜色
(2)请用核外电子排布的相关规则解释Fe3+较Fe2+(Fe3+不易再失电子)更稳定的原因:Fe3+的3d电子半满为稳定结构
(3)磷的第一电离能比硫的大的原因是:P的3p电子半满为稳定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信息时代产生的大量电子垃圾对环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某“变废为宝”学生探究小组将一批废弃的线路板简单处理后,得到含70%Cu、25%Al、4%Fe及少量Au、Pt等金属的混合物,并设计出如图1制备硫酸铜和硫酸铝晶体的路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步Cu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4H++2NO3-$\frac{\underline{\;加热\;}}{\;}$Cu2++2NO2↑+2H2O 或3Cu+8H++2NO3-$\frac{\underline{\;加热\;}}{\;}$3Cu2++2NO↑+4H2O;得到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Au、Pt.
(2)第②步加H2O2的作用是将Fe2+氧化为Fe3+,使用H2O2的优点是不引入杂质,对环境无污染;调溶液pH的目的是使Fe3+、Al3+
生成沉淀.
(3)用第③步所得CuSO4•5H2O制备无水CuSO4的方法是加热脱水.
(4)由滤渣2制取Al2(SO43•18H2O,探究小组设计了三种方案:如图2三种方案中,甲方案不可行,原因是所得产品中含有较多Fe2(SO43杂质:从原子利用率角度考虑,乙方案更合理.
(5)探究小组用滴定法测定CuSO4•5H2O 含量.取a g试样配成100mL溶液,每次取20.00mL,消除干扰离子后,用c mol•L-1 EDTA(H2Y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平均消耗EDTA溶液6mL.滴定反应如下:Cu2++H2Y2-═CuY2-+2H+,写出计算CuSO4•5H2O质量分数的表达式ω=$\frac{cmol•L{\;}^{-1}×b×10{\;}^{-3}L×250g•mo{l}^{-1}×5}{ag}$×100%.
下列操作会导致CuSO4•5H2O含量的测定结果偏高的是c.
a.未干燥锥形瓶  
b.滴定终点时滴定管尖嘴中产生气泡
c.未除净可与EDTA反应的干扰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工业防冻剂和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实验室模拟生产乙二醇的过程:


物质熔点沸点水溶性相对分子质量
乙二醇-12.9℃197.3℃溶于水、醇62
甲醇-97℃64.7℃与水互溶32
草酸二甲酯54℃163.5℃微熔于冷水,溶于醇和醚118
(一)草酸二甲酯的制备
实验室用图1所示装置模拟草酸二甲酯的制备:
步骤1:先往三颈烧瓶中加入甲醇,然后通过A在搅拌器工作时缓慢加入浓硫酸,混合液冷却后,再加入草酸;
步骤2:将A换为球形冷凝管,在3处塞上温度计,在一定的温度下回流2-3小时;
步骤3:将混合液冷凝分离得到草酸二甲酯.
(二)乙二醇的制取
实验室用图2所示的装置模拟工业乙二醇的制取(夹持设备和部分加热装置省略)
反应方程式为: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步骤3中首个操作是将混合物与冷水混合,则“混合”的正确操作是将混合物沿杯壁慢慢注入装有冷水的烧杯(或容器)中,并不断搅拌.
(2)装置B的作用是使草酸二甲酯和氢气混合均匀.烧杯C中水的温度不能低于55℃,原因是温度低于55℃,未反应的草酸二甲酯会凝结堵塞导管.
(3)对粗产品(主要含乙二醇、草酸二甲酯和甲醇)进行精制,蒸馏收集197.3℃(197℃左右即可)℃的馏分.
(4)实验过程中,使用了16g H2和59g草酸二甲酯,最后得到乙二醇为12.4g,乙二醇的产率为40%.
(5)设计实验证明乙二醇为二元醇:取62g乙二醇,加入足量金属钠充分反应,收集并测量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是2g(或其他合理答案,乙二醇与氢气的量符合正确比例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测定硫酸铜晶体(CuSO4•xH2O)中结晶水含量时,加热前应将晶体放在研钵中研细,然后放在坩埚中加热,加热失水后,应放在干燥器中冷却.判断晶体是否完全失水的方法是前后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00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之一.某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   焦亚硫酸钠的制取
采用如图装置(实验前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制取Na2S2O5.装置 II中有Na2S2O5晶体析出,发生的反应为:Na2SO3+SO2=Na2S2O5

(1)装置 I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Na2SO4+SO2↑+H2O.
(2)要从装置 II中获得已析出的晶体,可采取的分离方法是过滤.
(3)装置 III用于处理尾气,可选用的最合理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为d(填序号).

实验二     焦亚硫酸钠的性质
Na2S2O5溶于水即生成NaHSO3
(4)检验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的实验方案是取少量Na2S2O5晶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溶解,滴加盐酸,振荡,再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实验三  葡萄酒中抗氧化剂残留量的测定
(5)葡萄酒常用Na2S2O5作抗氧化剂.测定某葡萄酒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的方案如下:

i:上述实验方案,(b)步操作的原理是:SO2+I2+2H2O═H2SO4+2HI,操作后应观察的现象是:滴入最后一滴I2溶液时,溶液从无色恰好变为蓝色,且30秒内不褪色.
ii:按上述方案实验,消耗标准I2溶液25.00mL,该次实验测得样品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为0.16g/L.
iii: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若有部分HI被空气氧化,则测定结果偏低(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6.现有0.1mol N2和0.4mol H2的混合气体,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平衡时压强是反应前压强的0.8倍,试计算:
(1)平衡时NH3的浓度.
(2)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