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湿式吸收一电解再生法,是采用氧化一电解的双反应器对含硫化氢的废气进行脱硫制氢.实验表明,双反应器法可以在较宽的范围内实现对硫化氢的有效吸收,并可同时制取氢气和硫磺,该法基本流程如图,其中氧化吸收器中为FeCl3溶液,电解反应器可实现FeCl3溶液的恢复及H2的制备.
(l)氧化反应器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有程式为H2S+2Fe3+=2H++S↓+2Fe2+
(2)电解反应器中,阳极反应式是Fe2+-e-=Fe3+
(3)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上述过程,研究FeCl3溶液吸收H2S气体的效率,实验时要先向FeCl3溶液中通人N2,其目的是排除溶液中的O2,防止对实验产生影响.对影响吸收效率的因素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假设一:H2S气体的通入速率;
假设二:FeCl3溶液的浓度;
假设三:溶液的pH.
请你设计实验就假设一进行验证,将实验步骤及结论补充完整.
(注:可用pH计测量溶液中的H+浓度)
实验步骤及结论
①分别取等体积、等浓度的FeCl3溶液于不同的试管中;
②向溶液中分别通入氮气
③分别向上述溶液中按不同的速度通入硫化氢气体
④分别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的变化
⑤结论:若两溶液的PH值变化速率与气体通入速率比不同,说明硫化氢气体的通入速率对吸收速度有影响,否则无影响
(4)将FeCl3溶液吸收H2S气体后的溶液过滤后,取少量向其中加入BaCl2溶液,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注:BaS溶于盐酸).则白色沉淀可能是硫酸钡你的判断理由是原溶液中的氯离子排除氯化银生成的可能,而亚硫酸钡在酸性溶液中难生成,则白色沉淀可能为硫酸钡

分析 (1)硫化氢与氯化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硫;
(2)电解反应器中,阳极是固液分离液中的亚铁离子发生氧化反应;
(3)通人N2,排除溶液中的氧气,氧气存在氧气要氧化硫化氢,防止干扰三价铁与硫化氢发生氧化反应;
对影响吸收效率的因素可能是气体通入速度太快,铁离子的浓度小和溶液的酸碱性以及反应体系的温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实验步骤为:分别取等体积、等浓度的FeCl3溶液于不同的试管中,然后向溶液中分别通入氮气赶走其中的氧气,分别向上得溶液中按不同的速度通入硫化氢气体观察现象,并分别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的变化;最后得出结论.
(4)因为原溶液是氯化铁,则溶液中一定没有银离子,而加入氯化钡生成白色沉淀,说明与钡离子有关,而原溶液呈酸性,所以排除亚硫酸钡和碳酸钡的可能,由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1)硫化氢与氯化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硫,离子反应为H2S+2Fe3+=2H++S↓+2Fe2+,故答案为:H2S+2Fe3+=2H++S↓+2Fe2+
(2)电解反应器中,阳极是固液分离液中的亚铁离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Fe2+-e-=Fe3+,故答案为:Fe2+-e-=Fe3+
(3)溶液中如果存在氧气,氧气优先氧化硫化氢,所以通入氮气的目的是:排除溶液中的O2,防止对实验产生影响,故答案为:排除溶液中的O2,防止对实验产生影响;对影响吸收效率的因素可能是气体通入速度太快,铁离子的浓度小和溶液的酸碱性以及反应体系的温度等因素,假设一:H2S气体的通入速率;
假设二:FeCl3溶液的浓度;假设三:溶液的pH,
实验步骤为:分别取等体积、等浓度的FeCl3溶液于不同的试管中,然后向溶液中分别通入氮气赶走其中的氧气,分别向上得溶液中按不同的速度通入硫化氢气体观察现象,并分别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的变化;结论如果两试管中溶液的PH值变化速率与气体通入速率之比相同,说明硫化氢气体的通入速率对吸收速度无影响,
故答案为:FeCl3溶液的浓度;溶液的pH;②向溶液中分别通入氮气;③分别向上述溶液中按不同的速度通入硫化氢气体;④分别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的变化;
若两溶液的PH值变化速率与气体通入速率比不同,说明硫化氢气体的通入速率对吸收速度有影响,否则无影响;
(4)因为原溶液是氯化铁,则溶液中一定没有银离子,而加入氯化钡生成白色沉淀,说明与钡离子有关,而原溶液呈酸性,所以排除亚硫酸钡和碳酸钡的可能,所以沉淀是硫酸钡,故答案为:硫酸钡;原溶液中的氯离子排除氯化银生成的可能,而亚硫酸钡在酸性溶液中难生成,则白色沉淀可能为硫酸钡.

点评 本题以脱硫制氢为载体考查了可逆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电解原理等知识点,本题是一道综合题,难度中等,考查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全钒液流储能电池是利用不同价态离子对的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化的装置,原理如图所示.若负载是镀铜的电镀槽,则左槽溶液由黄色逐渐变为蓝色,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外接负载时,左槽作为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外接电源时,左槽连接外接电源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C.负载是镀铜的电镀槽时,H+由左槽向右槽移动
D.充电时若转移电子数为3.01×1023个,左槽溶液中n(H+)的变化量为0.5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某强酸性溶液中可能存在Al3+、Fe2+、NH4+、Ba2+、Cl-、CO32-、SO42-、NO3-中的若干种,现取适量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中一定有Fe2+、SO42-、H+、NH4+、Al3+
B.原溶液中一定没有Ba2+、CO32-、NO3-
C.步骤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O2-+CO2+3H2O=2Al(OH)3↓+CO32-
D.气体A、B之间肯定不能发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各项表达中正确的是(  )
A.Na2O2的电子式为
B.16g甲烷完全燃烧生成的CO2为11.2L(标准状况)
C.在氮原子中,质子数为7而中子数不一定为7
D.Cl-的结构示意图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烃的组成为C15H24,分子结构非常对称.有关实验证明该烃中仅存在三种基团:乙烯基(-CH=CH2),亚甲基(-CH2-)和次甲基(),并且乙烯基和次甲基之间必须通过甲基相连.当该烃含有单环结构时,分子中的乙烯基和亚甲基数依次为C
A.4、6              B.2、3               C.3、6            D.3、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2(g)+$\frac{1}{2}$O2(g)?SO3(g)△H=-98.32kJ/mol,在容器中充入128gSO2和32gO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  )
A.<98.32kJB.>98.32kJ/molC.<196.64kJD.>196.64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X、Y和Z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单质为密度最小的气体,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周期数的三倍,Z与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X、Y的元素符号分别为H、O.
(2)由上述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既有共价键又有离子键的有NaOH、Na2O2
(3)X与Z可形成一种离子化合物,其与水能剧烈反应放出无色气体,对应的方程式为:NaH+H2O=NaOH+H2↑.
(4)X和Y组成的化合物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H2O2,该化合物的溶沸点较高的原因是:H2O2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此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与高锰酸钾反应产生一种无色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5H2O2+6H+=4Mn2++8H2O+5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两种原子构成的共价化合物分子中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
②两种不同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
③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只要是离子化合物,其熔点就比共价化合物的熔点高
④难失去电子的原子,易形成阴离子
⑤单质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化合物的分子中才存在化学键
⑥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A.只有②⑥B.只有①⑥C.只有⑥D.只有①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苯中碳碳双键的个数为3 NA
B.含0.2mol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为0.1NA
C.0.1mol/L的FeCl3溶液中含有0.1NA个Fe3+
D.在标准状况下,2.24 L NO和1.12 L O2混合后的原子总数为0.3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