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水合肼(N2H4•H2O)是一种无色易溶于水的油状液体,具有碱性和极强的还原性,在工业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

(1)目前正在研发的高能量密度燃料电池车是以水合肼燃料电池作为动力来源,电池结构如图1所示.
①起始时正极区与负极区NaOH溶液浓度相同,工作一段时间后,NaOH浓度较大的是正(填“正”或“负”)极区.
②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2H4+4OH--4e-=4H2O+N2↑.
(2)已知水合肼是二元弱碱(25℃,K1=5×10-7,K2=5×10-15),0.1mol•L-1水合肼溶液中四种离子:①H+、②OH-、③N2H5+、④N2H62+的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②③④①(填序号).
(3)在弱酸性条件下水合肼可处理电镀废水,将Cr2O72-还原为Cr(OH)3沉淀而除去,水合肼被氧化为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r2O72-+4H++3N2H4•H2O=4Cr(OH)3↓+3N2+5H2O.
(4)肼是一种优良的贮氢材料,其在不同条件下分解方式不同.
①在高温下,N2H4可完全分解为NH3、N2及H2,实验测得分解产物中N2与H2物质的量变化如图2所示,该分解反应方程式为7N2H4$\frac{\underline{\;高温\;}}{\;}$8NH3+3N2+2H2
②在303K,NiPt催化下,则发生N2H4(l)?N2(g)+2H2(g).在1L密闭容器中加入0.1mol N2H4,测得容器中$\frac{n({H}_{2})+n({N}_{2})}{n(N{{\;}_{2}H}_{4})}$与时间关系如图3所示.则0~4min氮气的平均速率v(N2)=0.0125mol•L-1•min-1
(5)碳酰肼(分子式:CH6N4O)是由DEC(酯)与N2H4发生取代反应得到,已知DEC的分子式为C5H10O3,DEC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4所示,则DEC的结构简式为

分析 (1)①正极是氧气得电子生成氢氧化根离子,所以正极区NaOH浓度较大;②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2)已知水合肼是二元弱碱(25℃,K1=5×10-7,K2=5×10-15),两步电离都电离产生氢氧根离子,而第一步电离为主;
(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其中的水合肼是弱电解质用化学式;
(4)①在高温下,N2H4可完全分解为NH3、N2及H2,所以分解反应方程式为:7N2H4$\frac{\underline{\;高温\;}}{\;}$8NH3+3N2+2H2
②在303K,NiPt催化下,则发生N2H4(l)?N2(g)+2H2(g),设生成氮气的量为xmol,则氢气的量为:2xmol,此时N2H4(l)的物质的量为(1-x)mol,根据4min时比值为3,求出x的值,然后根v=$\frac{△c}{△t}$计算;
(5)C5H10O3分子中有两种氢,且不饱和度为1,所以碳氧双键高度对称.

解答 解:(1)①正极是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生成氢氧化根离子,所以正极区NaOH浓度较大,故答案为:正;
②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肼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氮气和水,电极反应式为N2H4+4OH--4e-=4H2O+N2↑,故答案为:N2H4+4OH--4e-=4H2O+N2↑;
(2)已知水合肼是二元弱碱(25℃,K1=5×10-7,K2=5×10-15),两步电离都电离产生氢氧根离子,而第一步电离为主,所以离子的浓度大小为:②OH-、③N2H5+、④N2H52+、①H+,故答案为:②③④①;
(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其中的水合肼是弱电解质用化学式,所以离子方程式为:2Cr2O72-+4H++3N2H4•H2O=4Cr(OH)3↓+3N2+5H2O,
故答案为:2Cr2O72-+4H++3N2H4•H2O=4Cr(OH)3↓+3N2+5H2O;
(4)①在高温下,N2H4可完全分解为NH3、N2及H2,所以分解反应方程式为:7N2H4$\frac{\underline{\;高温\;}}{\;}$8NH3+3N2+2H2,故答案为:7N2H4$\frac{\underline{\;高温\;}}{\;}$8NH3+3N2+2H2
②在303K,NiPt催化下,则发生N2H4(l)?N2(g)+2H2(g),设生成氮气的量为xmol,则氢气的量为:2xmol,此时N2H4(l)的物质的量为(0.1-x)mol,根据4min时比值为3,所以$\frac{3x}{0.1-x}$=3,则x=0.05mol,v=$\frac{△c}{△t}$=$\frac{0.05mol}{1L×4min}$=0.0125mol•L-1•min-1,故答案为:0.0125mol•L-1•min-1
(5)C5H10O3分子中有两种氢,且不饱和度为1,所以碳氧双键高度对称,所以结构式为:,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图象问题等,综合性强,但有一定的难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金属钠着火时,可采用的灭火物质是(  )
A.CO2B.
C.干沙D.干粉(含NaHCO3)灭火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元素的一部分,下列关于Y、Z、M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性:Y>Z>M
B.离子半径:M->Z2->Y-
C.Z元素存在同素异形现象
D.三种元素中,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X、Y、Z、W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电子层数等于核外电子数,Y元素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为2且X与Y形成的化合物在常温下为常见的液体R,Z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s、p电子数相等,W基态原子3d轨道的电子数是4s轨道电子数的3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1)Y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其第一电离能在同周期元素中由大到小排第4 位.
(2)W的元素名称为铁,其基态原子核外有26种空间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3)R的中心原子采取的杂化方式为sp3,写出R的一个等电子体:H2S(或NH2-)(填化学式).
(4)Z与Y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高硬度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的晶体类型为原子晶体,其由Z、Y构成的最小环为12元环.
(5)W的单质在900℃以下为α型体心立方晶胞,910℃以上W转变为γ型面心立方晶胞,晶胞结构分别如图所示.两种晶体中距离最近的铁原子间距离相同.则在800℃和1000℃下,铁的密度之比为3$\root{3}{6}$: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物质的电子式错误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镉镍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的充、放电反应如下:Cd+2NiOOH+2H2O$?_{充电}^{放电}$Cd(OH)2+2Ni(OH)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式中左边物质的总能量大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右边物质的总能量.
(2)放电时负极发生反应的物质是Cd,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iOOH+H2O+e-═Ni(OH)2+OH-
(3)镉镍废旧电池必须进行回收并集中处理,最主要的原因是防止废旧电池中残留的镍、镉离子污染土壤和水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c>d>a>b
B.原子序数d可能是a的3倍
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c可能比d强
D.四种元素的氢化物可能是18电子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_{4}^{2-}$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称取粗盐$→_{①}^{溶解}$$→_{②}^{BaCl_{2}}$$→_{③}^{NaOH}$$→_{④}^{Na_{2}CO_{3}}$$→_{⑤}^{过滤}$滤液$→_{⑥}^{适量盐酸}$$→_{⑦}^{蒸发、结晶、烘干}$精盐
(1)第⑤步实验操作需要烧杯、漏斗、玻璃棒等玻璃仪器.
(2)第⑥步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OH-+H+=H2O、CO32-+2H+=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2.某硝酸厂附近的空气主要污染物为氮的氧化物,为了保护环境和综合利用氮的氧化物,可采用氨一碱两级吸收法,此法兼有碱吸收和氨吸收法的优点,其吸收工艺流程如图:

(1)缓冲器的作用是使氨气和大气充分混合
(2)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氨气
(3)NaNO2可用于实验室制取N2,请写出加热NaNO2和 NH4Cl两固体物质制取N2的化学方程式:NaNO2+NH4Cl$\frac{\underline{\;\;△\;\;}}{\;}$NaCl+N2↑+2H2O,若需要制取1molN2,则有69g的NaNO2被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