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含0.5 mol HCl的稀溶液与含 0.55 mol NaOH的稀溶液混合 | 测得放出热量为a kJ | 强酸与强碱反应的中和热为2a kJ/mol |
B. | 向CuCl2、MgCl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 先出现蓝色沉淀 | Ksp[Mg(OH)2]>Ksp[Cu(OH)2] |
C. | 将铁钉和铜丝用导线连接后放入滴有酚酞的氯化铵溶液中 | 铜丝附近溶液变红色 | 铁发生吸氧腐蚀 |
D. | 向某未知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 | KMnO4溶液褪色 | 溶液中有Fe2+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分析 A.0.5molHCl完全反应,根据放出的热量可计算反应热;
B.浓度未知,不能确定溶度积大小;
C.氯化铵溶液呈酸性,应发生析氢腐蚀;
D.具有还原性的不一定为Fe2+.
解答 解:A.0.5molHCl完全反应,测得放出热量为a kJ,则强酸与强碱反应的中和热为2a kJ/mol,故A正确;
B.浓度未知,不能确定溶度积大小,故B错误;
C.氯化铵溶液呈酸性,应发生析氢腐蚀,铜丝表面生成氢气,故C错误;
D.具有还原性的不一定为Fe2+,可能为其它还原性物质,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原理及实验现象与结论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序号 | 实验装置 | 阳极实验现象 | 阴极 |
实验Ⅰ | 电压1.5V电解1 mol/L FeCl2溶液,pH=4.9 | 阳极表面没有气泡生成;阳极附近溶液逐渐变浑浊,颜色变成黄绿色;最终石墨电极表面附有少量红褐色固体. | 没有观察到气泡生成,铜电极表面有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固体析出. |
实验序号 | pH | 阳极 | 阴极 | |||
是否有气泡产生 | 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是否变蓝 | 电极附近溶液颜色变化 | 是否有气泡产生 | 电极表面是否出现镀层 | ||
实验Ⅱ | 2.4 | 无 | 未变色 | 黄绿色,少量浑浊 | 无 | 有 |
实验Ⅲ | -0.4 | 无 | 未变色 | 黄绿色,无浑浊 | 有 | 无 |
实验序号 | 电压 (V) | 阳极 | 阴极 | |||
是否有气泡产生 | 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是否变蓝 | 电极附近溶液颜色变化 | 是否有气泡产生 | 电极表面是否出现镀层 | ||
实验Ⅳ | 3 | 无 | 未变色 | 缓慢变成黄绿色,有浑浊 | 少量 | 有,约1min |
实验Ⅴ | 6 | 少量 | 变蓝 | 很快变成黄绿色,有浑浊 | 大量 | 有,迅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澄清透明的无色溶液:MnO4-、Na+、I-、Mg2+ | |
B. | 含有0.1mol/L Fe3+的溶液中:Na+、Ca2+、SCN-、SO42- | |
C. | 与铝片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CO32-、SO42-、Na+、NH4+ | |
D. | 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Na+、Cl-、NO3-、Ba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当Al3+恰好完全沉淀时,消耗Ba(OH)22 mol | |
B. | 当SO42-恰好完全沉淀时,Al3+全部转化为Al(OH)3 | |
C. | 当向溶液中加入1.5mol Ba(OH)2时,反应可用下列离子方程式表示:2Al3++3 SO42-+3Ba2++6OH-═2Al(OH)3↓+3BaSO4↓ | |
D. | 随着加入的Ba(OH)2的物质的量不断增大,沉淀的物质的量不断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容器内压强p p甲=p丙>2p乙 | |
B. | SO3的质量m m甲=m丙<2m乙 | |
C. | c(SO2)与c(O2)之比k k甲=k丙>2k乙 | |
D. | 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 Q甲=197-Q丙>2Q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