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氮的氧化物处理和利用是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
Ⅰ.碱吸法.用烧碱溶液吸收NO、NO2制备亚硝酸盐:
2NaOH+NO2+NO═2NaNO2+H2O,
2NO2+2NaOH═NaNO2+H2O.
已知:298K时,Ka(HNO2)=5×10-4
(1)298K时,NaNO2的水解常数约为2.0×10-11
Ⅱ.电解法.工业上以石墨为电极,用硝酸铵稀溶液作电解质溶液电解NO获得氮肥(在电解后溶液中通入适量氨气),其原理为8NO+7H2O+2NH3$\frac{\underline{\;通电\;}}{\;}$5NH4NO3
(2)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O+5e-+6H+═NH4++H2O
(3)阳极区电解质溶液的pH减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Ⅲ.化合法.亚硝酸酰氯(NOCl)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可用NO和Cl2反应得到,化学方程式为2NO(g)+Cl2(g)?2NOCl(g).
(4)氮氧化物与悬浮大气中的海盐粒子相互作用会生成NOCl,涉及的相关反应有:
热化学方程式平衡常数
2NO2(g)+NaCl(s)?NaNO3(s)+NOCl(g)△H1K1
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H2K2
2NO(g)+Cl2(g)?2NOCl(g)△H3K3
△H1、△H2、△H3之间的关系为△H3=2△H1-△H2;K3=$\frac{{K}_{1}^{2}}{{K}_{2}}$(用含K1、K2的关系式表示).
(5)在2L恒容容器中充入4molNO(g)和2molCl2(g),在不同温度下测得c(NOCl)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T2时反应0~10min内NOCl的平均反应速率v(NOCl)=0.05mol•L-1•min-1
②T2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frac{1}{6.75}$L/mol;NO的平衡转化率α(NO)为25%.
③T2时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加入1molNO(g)、1molCl2(g)、2molNOCl(g),则平衡向左  (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
(6)在密闭容器中充入NO(g)和Cl2(g),改变外界条件,Cl2的转化率变化如图2所示.则该条件可能为B (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增大起始投料比$\frac{c(C{l}_{2})}{c(NO)}$         D.增大催化剂接触面.

分析 I.(1)298K时,NaNO2水解,水解方程式为:NO2-+H2O?HNO2+OH-,根据HNO2的电离平衡常数计算NO2-的水解常数;
II.(2)工业上以石墨为电极,用硝酸铵稀溶液作电解质溶液电解NO获得氮肥,电解原理为原理为8NO+7H2O+2NH3$\frac{\underline{\;通电\;}}{\;}$5NH4NO3,电解池阴极的反应为物质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分析总反应方程式中N元素的化合价变化,NO中N为+2价,NH3中N为-3价,NH4+中N为-3价,NO3-中N为+5价,则反应过程中NO得到电子,N元素化合价降低,生成NH4+,根据元素守恒和电子得失守恒写出阴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3)总反应方程式减去阴极反应式就是阳极反应式,阳极应为H2O失去电子,生成O2,产生H+,据此分析溶液的pH值变化;
(4)根据盖斯定律求解焓变的关系,对于平衡常数,方程式相加,方程式对应的平衡常数相乘,方程式相减,方程式对应的平衡常数相除,方程式乘以系数,方程式对应的平衡常数的指数就是系数,据此计算;
(5)①T2时,根据图象,0~10min内NOCl的物质的量浓度增量为△c=0.5mol/L,反应经历的时间为△t=10min,根据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计算公式v(NOCl)=$\frac{△c}{△t}$计算;
②反应为2NO(g)+Cl2(g)?2NOCl(g),反应平衡时c(NOCl)=0.5mol/L,根据方程式计算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frac{{c}^{2}(NOCl)}{c(C{l}_{2}){c}^{2}(NO)}$,代入计算,注意单位,起始充入4molNO,根据平衡时的NO的量计算转化的NO的量,据此计算NO的平衡转化率α(NO);
③温度不变,则平衡常数不变,根据已知数据,计算T2时的平衡常数,平衡时再加入1molNO(g)、1molCl2(g)、2molNOCl(g),计算此时的反应商J,根据反应商J与K的关系,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
(6)在密闭容器中充入NO(g)和Cl2(g),反应为2NO(g)+Cl2(g)?2NOCl(g),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根据图象分析反应的焓变情况,考虑温度变化、压强变化、浓度变化等因素对化学平衡的移动的影响,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1)298K时,NaNO2水解,水解方程式为:NO2-+H2O?HNO2+OH-,HNO2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a=$\frac{c({H}^{+})c(N{O}_{2}^{-})}{c(HN{O}_{2})}$,则NO2-的水解常数为Kh=$\frac{c(HN{O}_{2})c(O{H}^{-})}{c(N{O}_{2}^{-})}$=$\frac{{K}_{w}}{{K}_{a}}$=2.0×10-11
故答案为:2.0×10-11
(2)工业上以石墨为电极,用硝酸铵稀溶液作电解质溶液电解NO获得氮肥,电解原理为原理为8NO+7H2O+2NH3$\frac{\underline{\;通电\;}}{\;}$5NH4NO3,电解池阴极的反应为物质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分析总反应方程式中N元素的化合价变化,NO中N为+2价,NH3中N为-3价,NH4+中N为-3价,NO3-中N为+5价,则反应过程中NO得到电子,N元素化合价降低,生成NH4+,则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O+5e-+6H+═NH4++H2O,
故答案为:NO+5e-+6H+═NH4++H2O;
(3)总反应方程式减去阴极反应式就是阳极反应式,则阳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阳极为H2O失去电子,生成O2,产生H+,则阳极区酸性增强,pH值降低,
故答案为:减小;
(4)已知三个热化学反方程式,则③=①×2-②得到,根据盖斯定律,△H3=2△H1-△H2,根据多重平衡规则,对于平衡常数的计算,方程式对应的平衡常数相乘,方程式相减,方程式对应的平衡常数相除,方程式乘以系数,方程式对应的平衡常数的指数就是系数,则K3=$\frac{{K}_{1}^{2}}{{K}_{2}}$,
故答案为:△H3=2△H1-△H2;$\frac{{K}_{1}^{2}}{{K}_{2}}$;
(5))①T2时,根据图象,0~10min内NOCl的物质的量浓度增量为△c=0.5mol/L,反应经历的时间为△t=10min,根据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计算公式v(NOCl)=$\frac{△c}{△t}$=$\frac{0.5mol/L}{10min}$=0.05mol/(L•min),
故答案为:0.05;
②反应为2NO(g)+Cl2(g)?2NOCl(g),反应平衡时c(NOCl)=0.5mol/L,根据反应方程式,则平衡时,体系各组分浓度分别为c(NO)=$\frac{4mol}{2L}$-0.5mol/L=1.5mol/L,c(Cl2)=$\frac{2mol}{2L}$-0.25mol/L=0.75mol/L,c(NOCl)=0.5mol/L,反应的平衡常数K=$\frac{{c}^{2}(NOCl)}{c(C{l}_{2}){c}^{2}(NO)}$=$\frac{(0.5mol/L)^{2}}{0.75mol/L×(1.5mol/L)^{2}}$=$\frac{1}{6.75}$L/mol,
起始充入4molNO,浓度为2mol/L,平衡时,c(NO)=1.5mol/L,则反应转化了N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NO)=2mol/L-1.5mol/L=0.5mol/L,则NO的平衡转化率为α(NO)=$\frac{△c(NO)}{2mol/L}×100%$=25%,
故答案为:$\frac{1}{6.75}$L/mol;25%;
③温度不变,则平衡常数不变,根据已知数据,T2时的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frac{1}{6.75}$L/mol,平衡时再加入1molNO(g)、1molCl2(g)、2molNOCl(g),此时体系中的各组分浓度为c(NO)=1.5mol/L+$\frac{1mol}{2L}$=2mol/L,c(Cl2)=1.75mol/L+$\frac{1mol}{2L}$=2.25mol/L,c(NOCl)=0.5mol/L+$\frac{2mol}{2L}$=1.5mol/L,则反应商J=$\frac{(1.5mol/L)^{2}}{2.25mol/L×(2mol/L)^{2}}$=$\frac{1}{4}$L/mol>K,则反应向左进行,
故答案为:向左;
(6)在密闭容器中充入NO(g)和Cl2(g),反应为2NO(g)+Cl2(g)?2NOCl(g),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根据图象,T2温度下比T1温度下反应更快达到平衡,温度升高,有利于反应更快达到平衡,则T2>T1,T2时刻的NOCl的量比T1时候的少,因此温度升高,反应平衡向左移动,可见正反应是放热反应,焓变△H<0,综上,升高温度,平衡左移,增大压强,平衡右移,
A.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Cl2的转化率降低,故A不选;
B.增大压强,平衡向右移动,Cl2的转化率升高,故B选;
C.若增大NO的量,可使Cl2的转化率升高,若增大Cl2的量,反而会使Cl2的转化率降低,因此增大起始投料比,不一定增大Cl2的转化率,故C不选;
D.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的平衡状态,Cl2的转化率不变,故D不选,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察化学原理知识,包含盐类水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电化学知识,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转化率问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H2(g)+I2(g)?2HI(g),0?5min内H2的浓度减少了0.1mol/L,则在这段时间内,用HI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A.0.01mol•L-1•min-1B.0.02mol•L-1•min-1
C.0.04mol•L-1•min-1D.0.5mol•L-1•min-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甲基戊烷和4-甲基戊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B.分子式为C5H10O2且能与NaHCO3反应的有机物有3种
C.乙醇制备乙烯和乙醇制备乙酸乙酯均为脱水的取代反应
D.苯与液溴在FeBr3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分子式为C7H14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且生成的醇没有醇类的同分异构体.若不考虑立体异构,这些酸和醇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  )
A.8 种B.12 种C.24 种D.28 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NH4Cl溶液的温度,其水的离子积常数和pH均增大
B.在有AgI沉淀的上层清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不可能产生白色沉淀
C.pH=3的盐酸与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c(NH4+>c(Cl-)>c(OH-)>c(H+
D.室温下,稀释0.1mol•L-1CH3COOH溶液,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
A.N2的电子式为:B.H2O2的电子式为
C.用电子式表示Na2O的形成过程为:D.MgCl2的电子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某化学兴趣小组从香料中提取下列四种有机物成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均可与Na、NaOH、H2发生反应,1mol四种物质最多消耗Na、NaOH、H2的物质的量之比依次分别为1:1:1:1、1:2:2:1、4:3:3:5
B.①②③④属同分异构体,分子式为C8H8O3
C.可用银氨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区分③④
D.①②③④中所有原子均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含氮有机物对乙酰氨基酚(如图)是生活中常见感冒药的主要成分,下列有关对乙酰氨基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乙酰氨基酚的分子式为:C8H10NO2
B.对乙酰氨基酚可与浓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C.与对乙酰氨基酚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中含有硝基和苯环,且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的分子共有6种
D.对乙酰氨基酚可以与Na2CO3发生反应,产生CO2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锰酸锂(LiMn2O4)可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在工业上可利用软锰矿浆(主要成分为MnO2,含少量Fe2O3、FeO、Al2O3、SiO2制备锰酸锂,生产流程如图1:

已知:
①软锰矿浆在吸收含硫烟气的过程中酸性逐渐增强.
②在此流程中部分金属阳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表:
沉淀物Fe(OH)3Fe(OH)2Al(OH)3Mn(OH)2
开始沉淀2.77.63.47.7
完全沉淀3.79.64.79.8
(1)已知:SO2的吸收率与温度及烟气流速的关系如图2.为提高含硫烟气中SO2的吸收率,可以采取的措施
降低通入含硫烟气的温度或减小通入含硫烟气的流速
(2)滤液1中所含金属阳离子有Mn2+、Al3+、Fe2+(填离子符号).
(3)在实际生产中,在实际生产中,Li2CO3与MnO2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4混合均匀加热制取LiMn2O4
①升温到515℃时,Li2CO3开始分解产生CO2,同时生成固体A,此时比预计Li2CO3的分解温度(723℃)低得多,可能原因是MnO2对Li2CO3的分解有催化剂的作用
②升温到566℃时,MnO2开始分解产生另一种气体X,X恰好与①中产生的CO2物质的量相等,同时得到固体B.请写出此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MnO2 $\frac{\underline{\;566℃\;}}{\;}$2Mn2O3+O2
③升温到720℃时,A、B反应,固体质量逐渐增加,当质量不再增加时,得到高纯度的锰酸锂.请写出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Li2O+4Mn2O3+O2$\frac{\underline{\;720℃\;}}{\;}$4LiMn2O4
(4)请补充完整由“滤液1”得到“滤液2”和Al(OH)3的实验方案[Al(OH)3在pH≥12时溶解]:边搅拌边向滤液1中滴加足量过氧化氢,搅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4.7≤PH<7.7,过滤得到滤液2和固体向所得固体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PH≥12,搅拌过滤再向所得滤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过滤洗涤,低温烘干得到氢氧化铝(实验中须用到的试剂有:NaOH溶液、H2O2、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