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化学方程式 | 平衡常数 | |
① | 2NO2(g)+NaCl(s)?NaNO3(s)+NOCl(g)△H1 | K1 |
② | 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H2 | K2 |
③ | 2NO(g)+Cl2(g)?2NOCl(g)△H3 | K3 |
分析 I.(1)298K时,NaNO2水解,水解方程式为:NO2-+H2O?HNO2+OH-,根据HNO2的电离平衡常数计算NO2-的水解常数;
II.(2)工业上以石墨为电极,用硝酸铵稀溶液作电解质溶液电解NO获得氮肥,电解原理为原理为8NO+7H2O+2NH3$\frac{\underline{\;通电\;}}{\;}$5NH4NO3,电解池阴极的反应为物质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分析总反应方程式中N元素的化合价变化,NO中N为+2价,NH3中N为-3价,NH4+中N为-3价,NO3-中N为+5价,则反应过程中NO得到电子,N元素化合价降低,生成NH4+,根据元素守恒和电子得失守恒写出阴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3)总反应方程式减去阴极反应式就是阳极反应式,阳极应为H2O失去电子,生成O2,产生H+,据此分析溶液的pH值变化;
(4)根据盖斯定律求解焓变的关系,对于平衡常数,方程式相加,方程式对应的平衡常数相乘,方程式相减,方程式对应的平衡常数相除,方程式乘以系数,方程式对应的平衡常数的指数就是系数,据此计算;
(5)①T2时,根据图象,0~10min内NOCl的物质的量浓度增量为△c=0.5mol/L,反应经历的时间为△t=10min,根据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计算公式v(NOCl)=$\frac{△c}{△t}$计算;
②反应为2NO(g)+Cl2(g)?2NOCl(g),反应平衡时c(NOCl)=0.5mol/L,根据方程式计算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frac{{c}^{2}(NOCl)}{c(C{l}_{2}){c}^{2}(NO)}$,代入计算,注意单位,起始充入4molNO,根据平衡时的NO的量计算转化的NO的量,据此计算NO的平衡转化率α(NO);
③温度不变,则平衡常数不变,根据已知数据,计算T2时的平衡常数,平衡时再加入1molNO(g)、1molCl2(g)、2molNOCl(g),计算此时的反应商J,根据反应商J与K的关系,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
(6)在密闭容器中充入NO(g)和Cl2(g),反应为2NO(g)+Cl2(g)?2NOCl(g),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根据图象分析反应的焓变情况,考虑温度变化、压强变化、浓度变化等因素对化学平衡的移动的影响,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1)298K时,NaNO2水解,水解方程式为:NO2-+H2O?HNO2+OH-,HNO2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a=$\frac{c({H}^{+})c(N{O}_{2}^{-})}{c(HN{O}_{2})}$,则NO2-的水解常数为Kh=$\frac{c(HN{O}_{2})c(O{H}^{-})}{c(N{O}_{2}^{-})}$=$\frac{{K}_{w}}{{K}_{a}}$=2.0×10-11,
故答案为:2.0×10-11;
(2)工业上以石墨为电极,用硝酸铵稀溶液作电解质溶液电解NO获得氮肥,电解原理为原理为8NO+7H2O+2NH3$\frac{\underline{\;通电\;}}{\;}$5NH4NO3,电解池阴极的反应为物质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分析总反应方程式中N元素的化合价变化,NO中N为+2价,NH3中N为-3价,NH4+中N为-3价,NO3-中N为+5价,则反应过程中NO得到电子,N元素化合价降低,生成NH4+,则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O+5e-+6H+═NH4++H2O,
故答案为:NO+5e-+6H+═NH4++H2O;
(3)总反应方程式减去阴极反应式就是阳极反应式,则阳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阳极为H2O失去电子,生成O2,产生H+,则阳极区酸性增强,pH值降低,
故答案为:减小;
(4)已知三个热化学反方程式,则③=①×2-②得到,根据盖斯定律,△H3=2△H1-△H2,根据多重平衡规则,对于平衡常数的计算,方程式对应的平衡常数相乘,方程式相减,方程式对应的平衡常数相除,方程式乘以系数,方程式对应的平衡常数的指数就是系数,则K3=$\frac{{K}_{1}^{2}}{{K}_{2}}$,
故答案为:△H3=2△H1-△H2;$\frac{{K}_{1}^{2}}{{K}_{2}}$;
(5))①T2时,根据图象,0~10min内NOCl的物质的量浓度增量为△c=0.5mol/L,反应经历的时间为△t=10min,根据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计算公式v(NOCl)=$\frac{△c}{△t}$=$\frac{0.5mol/L}{10min}$=0.05mol/(L•min),
故答案为:0.05;
②反应为2NO(g)+Cl2(g)?2NOCl(g),反应平衡时c(NOCl)=0.5mol/L,根据反应方程式,则平衡时,体系各组分浓度分别为c(NO)=$\frac{4mol}{2L}$-0.5mol/L=1.5mol/L,c(Cl2)=$\frac{2mol}{2L}$-0.25mol/L=0.75mol/L,c(NOCl)=0.5mol/L,反应的平衡常数K=$\frac{{c}^{2}(NOCl)}{c(C{l}_{2}){c}^{2}(NO)}$=$\frac{(0.5mol/L)^{2}}{0.75mol/L×(1.5mol/L)^{2}}$=$\frac{1}{6.75}$L/mol,
起始充入4molNO,浓度为2mol/L,平衡时,c(NO)=1.5mol/L,则反应转化了N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NO)=2mol/L-1.5mol/L=0.5mol/L,则NO的平衡转化率为α(NO)=$\frac{△c(NO)}{2mol/L}×100%$=25%,
故答案为:$\frac{1}{6.75}$L/mol;25%;
③温度不变,则平衡常数不变,根据已知数据,T2时的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frac{1}{6.75}$L/mol,平衡时再加入1molNO(g)、1molCl2(g)、2molNOCl(g),此时体系中的各组分浓度为c(NO)=1.5mol/L+$\frac{1mol}{2L}$=2mol/L,c(Cl2)=1.75mol/L+$\frac{1mol}{2L}$=2.25mol/L,c(NOCl)=0.5mol/L+$\frac{2mol}{2L}$=1.5mol/L,则反应商J=$\frac{(1.5mol/L)^{2}}{2.25mol/L×(2mol/L)^{2}}$=$\frac{1}{4}$L/mol>K,则反应向左进行,
故答案为:向左;
(6)在密闭容器中充入NO(g)和Cl2(g),反应为2NO(g)+Cl2(g)?2NOCl(g),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根据图象,T2温度下比T1温度下反应更快达到平衡,温度升高,有利于反应更快达到平衡,则T2>T1,T2时刻的NOCl的量比T1时候的少,因此温度升高,反应平衡向左移动,可见正反应是放热反应,焓变△H<0,综上,升高温度,平衡左移,增大压强,平衡右移,
A.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Cl2的转化率降低,故A不选;
B.增大压强,平衡向右移动,Cl2的转化率升高,故B选;
C.若增大NO的量,可使Cl2的转化率升高,若增大Cl2的量,反而会使Cl2的转化率降低,因此增大起始投料比,不一定增大Cl2的转化率,故C不选;
D.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的平衡状态,Cl2的转化率不变,故D不选,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察化学原理知识,包含盐类水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电化学知识,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转化率问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0.01mol•L-1•min-1 | B. | 0.02mol•L-1•min-1 | ||
C. | 0.04mol•L-1•min-1 | D. | 0.5mol•L-1•min-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甲基戊烷和4-甲基戊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 |
B. | 分子式为C5H10O2且能与NaHCO3反应的有机物有3种 | |
C. | 乙醇制备乙烯和乙醇制备乙酸乙酯均为脱水的取代反应 | |
D. | 苯与液溴在FeBr3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8 种 | B. | 12 种 | C. | 24 种 | D. | 28 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升高NH4Cl溶液的温度,其水的离子积常数和pH均增大 | |
B. | 在有AgI沉淀的上层清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不可能产生白色沉淀 | |
C. | pH=3的盐酸与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c(NH4+>c(Cl-)>c(OH-)>c(H+) | |
D. | 室温下,稀释0.1mol•L-1CH3COOH溶液,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③④均可与Na、NaOH、H2发生反应,1mol四种物质最多消耗Na、NaOH、H2的物质的量之比依次分别为1:1:1:1、1:2:2:1、4:3:3:5 | |
B. | ①②③④属同分异构体,分子式为C8H8O3 | |
C. | 可用银氨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区分③④ | |
D. | ①②③④中所有原子均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对乙酰氨基酚的分子式为:C8H10NO2 | |
B. | 对乙酰氨基酚可与浓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 |
C. | 与对乙酰氨基酚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中含有硝基和苯环,且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的分子共有6种 | |
D. | 对乙酰氨基酚可以与Na2CO3发生反应,产生CO2气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沉淀物 | Fe(OH)3 | Fe(OH)2 | Al(OH)3 | Mn(OH)2 |
开始沉淀 | 2.7 | 7.6 | 3.4 | 7.7 |
完全沉淀 | 3.7 | 9.6 | 4.7 | 9.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