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除去CO2中少量SO2气体,可将气体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气 | |
B. | 除去乙醇中含有的少量水,可加入生石灰,然后进行蒸馏 | |
C. | 滴定管使用前需要检漏,装溶液时需要润洗 | |
D. |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再进行蒸馏 |
分析 A.二氧化硫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B.CaO与水反应后,增大与乙醇的沸点差异;
C.滴定管装液前需要润洗;
D.乙酸与碳酸钠反应后,与乙酸乙酯分层.
解答 解:A.二氧化硫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将气体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气可除杂,故A正确;
B.CaO与水反应后,增大与乙醇的沸点差异,则加入生石灰,然后进行蒸馏可分离,故B正确;
C.滴定管装液前需要润洗,否则浓度偏小故C正确;
D.乙酸与碳酸钠反应后,与乙酸乙酯分层,然后利用分液分离,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性质差异及混合物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实验目的 | 操作 | |
A | 欲证明CH2=CHCHO中含有碳碳双键 | 滴入酸性KMnO4溶液 |
B | 欲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 | 向混合液中加入浓溴水,充分反应后,过滤 |
C | 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
D | 确定碳和硅两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 测同温同浓度Na2CO3和Na2SiO3水溶液的pH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X与Y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 | |
B. | Y分别与Z、W、R以两种元素组成的常见化合物有5种 | |
C. | Y的氢化物比R的氢化物稳定,Y的氢化物熔沸点比R的氢化物熔沸点低 | |
D. | Z、W、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R>W>Z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溶液pH=7,则c(A-)=c(HA) | |
B. | 若c(A-)>c(HA),则溶液中水电离的c(H+)<1.0×10-7mol/L | |
C. | 若pH>7,加水稀释c(A-)/c(HA)增大 | |
D. | 溶液中,c(A-)=2c(H+)+c(HA)-2c(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Ka1 | Ka2 | |
H2SO3 | 1.3×10-2 | 6.3×10-8 |
H2CO3 | 4.2×10-7 | 5.6×10-1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A为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 |
B. | 电流方向从B极沿导线经小灯泡流向A极 | |
C. | 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
D. | 当外电路中有0.2mole-转移时,进入A极区的H+的个数为0.2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4种 | B. | 3种 | C. | 2种 | D. | 1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编号 | 反应物 | 催化剂 |
① | 10mL 2% H2O2溶液 | 无 |
② | 10mL 5% H2O2溶液 | 无 |
③ | 10mL 5% H2O2溶液 | 1mL 0.1mol•L-1 FeCl3溶液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向盛有5mL 15%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HCl,然后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 无明显现象 | ①Cl-不具有催化作用或猜想3不正确 |
向盛有5mL 15%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FeCl3固体,然后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 ②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③Fe3+具有催化作用或猜想2正确 |
实验编号 | 温度/℃ | Na2S2O3 | V(H2SO4)/mL | V(H2O)/mL | |
c/mol•L-1 | V/mL | ||||
① | 25 | 0.1 | 5.0 | 10.0 | a |
② | 25 | 0.1 | 10.0 | 10.0 | 0 |
③ | 25 | 0.1 | 5.0 | 5.0 | 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