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除去CO2中少量SO2气体,可将气体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气
B.除去乙醇中含有的少量水,可加入生石灰,然后进行蒸馏
C.滴定管使用前需要检漏,装溶液时需要润洗
D.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再进行蒸馏

分析 A.二氧化硫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B.CaO与水反应后,增大与乙醇的沸点差异;
C.滴定管装液前需要润洗;
D.乙酸与碳酸钠反应后,与乙酸乙酯分层.

解答 解:A.二氧化硫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将气体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气可除杂,故A正确;
B.CaO与水反应后,增大与乙醇的沸点差异,则加入生石灰,然后进行蒸馏可分离,故B正确;
C.滴定管装液前需要润洗,否则浓度偏小故C正确;
D.乙酸与碳酸钠反应后,与乙酸乙酯分层,然后利用分液分离,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性质差异及混合物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表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实验目的操作
A欲证明CH2=CHCHO中含有碳碳双键滴入酸性KMnO4溶液
B欲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向混合液中加入浓溴水,充分反应后,过滤
C证明SO2具有漂白性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D确定碳和硅两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测同温同浓度Na2CO3和Na2SiO3水溶液的pH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X、Y、Z、W属于短周期主族元素.X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Y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m,次外层电子数为n,Z元素的原子L层电子数为m+n,M层电子数为m-n,W元素与Z元素同主族,R元素原子与Y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之比为2: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X与Y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
B.Y分别与Z、W、R以两种元素组成的常见化合物有5种
C.Y的氢化物比R的氢化物稳定,Y的氢化物熔沸点比R的氢化物熔沸点低
D.Z、W、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R>W>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化合物H(布洛芬)是临床常用的镇痛消炎药,其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和试剂略):

已知:(1) (R1、R2代表烷基)
(2)+ClCH2COOR4+R4ONa→COOR4+R4OH+NaCl(R3、R4代表烷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H的分子式是C13H18O2,化合物B的官能团名称是羧基、氯原子,第③步的化学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2)第②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化合物G的结构简式是
(4)第④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H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
I.结构中有苯环,无-O-O-;II.核磁共振氢谱为4组峰,峰面积之比为2:2: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常温下,向20mL 0.1mol/LHA(一种弱酸)溶液中加入10mL 0.1mol/L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有关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
A.若溶液pH=7,则c(A-)=c(HA)
B.若c(A-)>c(HA),则溶液中水电离的c(H+)<1.0×10-7mol/L
C.若pH>7,加水稀释c(A-)/c(HA)增大
D.溶液中,c(A-)=2c(H+)+c(HA)-2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①25℃,两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
Ka1Ka2
H2SO31.3×10-26.3×10-8
H2CO34.2×10-75.6×10-11
HSO3-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S{{O}_{3}}^{2-})c({H}^{+})}{c(HS{{O}_{3}}^{-})}$.
②H2SO3溶液和NaHCO3溶液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为H2SO3+HCO3-=HSO3-+CO2↑+H2O.
③根据H2SO3的电离常数数据,判断NaHSO3溶液显酸性还是显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污水治理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可以通过膜电池除去废水中的乙酸钠和对氯苯酚,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A为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电流方向从B极沿导线经小灯泡流向A极
C.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当外电路中有0.2mole-转移时,进入A极区的H+的个数为0.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某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6H12O2,已知A~E有如图转化关系,且D不与Na2CO3溶液反应,C、E均能发生银镜反应,则A的结构可能有(  )
A.4种B.3种C.2种D.1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甲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照下表所示的方案完成实验.
实验编号反应物催化剂
10mL 2% H2O2溶液
10mL 5% H2O2溶液
10mL 5% H2O2溶液1mL 0.1mol•L-1 FeCl3溶液
(1)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无法得出结论.资料显示,通常条件下H2O2稳定,不易分解.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你对原实验方案的改进方法是相同温度的水浴加热或加入相同量的MnO2等催化剂(填一种即可).
(2)利用实验②和③可知加入FeCl3溶液可以催化H2O2分解,已知FeCl3溶液中含有H2O、Fe3+和Cl-三种粒子,为探究哪种粒子具有催化作用,有如下三种猜想:
猜想1: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H2O
猜想2: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Fe3+
猜想3: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Cl-
你认为最不可能的是猜想1;理由是因过氧化氢溶液中自身有水,可见水不是催化剂.
(3)同学们又对余下的两种猜想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帮助他们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向盛有5mL 15%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HCl,然后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无明显现象①Cl-不具有催化作用或猜想3不正确
向盛有5mL 15%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FeCl3固体,然后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②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③Fe3+具有催化作用或猜想2正确
乙小组通过Na2S2O3与0.1mol•L-1 H2SO4反应溶液浑浊的时间,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编号温度/℃Na2S2O3V(H2SO4)/mLV(H2O)/mL
c/mol•L-1V/mL
250.15.010.0a
250.110.010.00
250.15.05.0b
(4)已知:反应中除生成淡黄色沉淀外还会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写出反应离子方程式:S2O32-+2H+=S↓+SO2↑+H2O;
(5)若同时选择实验①②、实验①③,测定混合液变浑浊的时间,可分别探究Na2S2O3浓度和H2SO4的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则表中b为1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