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第四周期的过渡元素在工业、农业、科学技术以及人类生活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其  中Ni-Cr-Fe合金是常用的电热元件材料.请回答:
(1)基态Ni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84s2或[Ar]3d84s2;第二周期中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与Ni相同且电负性大的元素为O.金属镍粉在CO气流中轻微加热,生成无色挥发性液态Ni( CO)4,该分子呈正四面体构型.试推测Ni(CO)4的晶体类型为分子晶体,Ni(CO)4易溶于下列BC(填选项字母)中.
A.水    B.四氯化碳    C.苯    D.硫酸镍溶液
( 2)FeO、NiO晶体中r(Ni2+)和r(Fe2+)分别为69pm和78pm,则熔点NiO>FeO(填“>”或“<”),原因为r(Ni2+)小于r(Fe2+),NiO的晶格能大于FeO;黄血盐是一种配合物,其化学式为K4[Fe(CN)6]•3H2O,该配合物中配体的化学式为CN-,黄血盐溶液与稀硫酸加热时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盐和一种与该配体互为等电子体的气态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4[Fe(CN)6].3H2O+6H2SO4+3H2O$\frac{\underline{\;加热\;}}{\;}$2K2SO4+FeSO4+3(NH42SO4+6CO↑.
(3)酸性227能氧化硝基苯酚,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在20℃水中的溶解度之比为0.39,其原因为邻硝基苯酚形成分子内氢键,降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对硝基苯酚与水形成分子间氢键,增大了溶解度.
(4)在铬的硅酸盐中,4-四面体[如下图(a)]通过共用顶角氧离子可形成岛状、链状、层状、骨架网状四大结构型式.图(b)为一种链状结构的多硅酸根,其中Si原子的杂化形式为sp3,其化学式为SiO32-

分析 (1)Ni是28号元素,核外有28个电子,分四层排布;Ni有2个未成对电子根据第二周期元素的电子排布分析;沸点较低的晶体一般为分子晶体,分子晶体一般易溶于有机溶剂;
(2)NiO、FeO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氯化钠的相同,由于离子电荷相同,离子半径越大,晶格能越小,熔点越低;K4[Fe(CN)6]•3H2O中CN-为配体;K4[Fe(CN)6].3H2O与H2SO4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则生成K2SO4、FeSO4、(NH42SO4、CO;
(3)形成分子间氢键能增大物质的溶解性,形成分子内氢键,减小物质的溶解性;
(4)硅酸盐中的硅酸根(SiO44-)为正四面体结构,所以中心原子Si原子采取了sp3杂化方式;根据图(b)的一个结构单元中含有1个硅、3个氧原子,化学式为SiO32-

解答 解:(1)Ni是28号元素,核外有28个电子,分四层排布,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84s2或[Ar]3d84s2;Ni有2个未成对电子,第二周期元素未成对电子数为2的元素有C、O,其中电负性大的是O;金属镍粉在CO气流中轻微加热,生成无色挥发性液态Ni(CO)4,应为分子晶体,呈正四面体构型,应为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溶剂;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84s2或[Ar]3d84s2;O;分子晶体;BC;
(2)NiO、FeO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氯化钠的相同,说明二者都是离子晶体,离子晶体的熔点与离子键的强弱有关,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熔点越高,由于Ni2+的离子半径小于Fe2+的离子半径,属于熔点是NiO>FeO;K4[Fe(CN)6]•3H2O中CN-为配体;K4[Fe(CN)6].3H2O与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K2SO4、CO、FeSO4、(NH42SO4,则其反应方程式为:K4[Fe(CN)6].3H2O+6H2SO4+3H2O$\frac{\underline{\;加热\;}}{\;}$2K2SO4+FeSO4+3(NH42SO4+6CO↑;
故答案为:>;r(Ni2+)小于r(Fe2+),NiO的晶格能大于FeO;CN-;K4[Fe(CN)6].3H2O+6H2SO4+3H2O$\frac{\underline{\;加热\;}}{\;}$2K2SO4+FeSO4+3(NH42SO4+6CO↑;
(3)形成分子间氢键能增大物质的溶解性,形成分子内氢键,减小物质的溶解性,邻硝基苯酚形成分子内氢键,降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对硝基苯酚与水形成分子间氢键,增大了溶解度;
故答案为:邻硝基苯酚形成分子内氢键,降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对硝基苯酚与水形成分子间氢键,增大了溶解度;
(4)硅酸盐中的硅酸根(SiO44-)为正四面体结构,所以中心原子Si原子采取了sp3杂化方式;
根据图(b)的一个小的结构单元中含有1个硅,2个氧原子属于该结构,还有2个与其它结构单元共用,则O原子数为2+2×$\frac{1}{2}$=3,所以化学式为SiO32-
故答案为:sp3;SiO32-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题目难度较大,涉及电子排布式、配位键、分子的性质、物质熔点的比较、物质结构图的分析应用等问题,注意电子排布式的书写方法,把握杂化类型的判断,为物质结构与性质经常考查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反应方程式为2NH3+3CuO$\frac{\underline{\;\;△\;\;}}{\;}$N2+3H2O+3Cu,用示意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A中加的是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C中的固体是氧化铜.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制备氨气的反应方程式为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
(2)B中加入的物质是碱石灰.(填名称)
(3)实验时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
(4)实验时在D中收集到的液态物质是氨水.(填名称)
(5)已知反应前C中固体的质量为m1g,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测量C中固体的质量为m2g,则理论上E中最多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frac{22.4({m}_{1}-{m}_{2})}{48}$L.(用m1、m2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1)在${\;}_1^1$H,${\;}_1^2$H,${\;}_1^3$H,${\;}_{12}^{23}$Mg,${\;}_{12}^{24}$Mg,${\;}_8^{16}$O,${\;}_8^{17}$O,${\;}_8^{18}$O中共有3种元素,8种原子,中子数最多的是${\;}_{12}^{24}$Mg.D218O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2.
(2)写出戊烷的三种同分异构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研究NO2、SO2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有重要意义.
(1)NO2可用水吸收,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利用反应6NO2+8NH3$\frac{\underline{催化剂}}{△}$7N2+12H2O也可以处理NO2.当转移1.2mol电子时,消耗的NO2在标准状况下是6.72L.
(2)已知:2SO2(g)+O2(g)?2SO3(g)△H=-196.6kJ•mol-1
2NO(g)+O2(g)?2NO2(g)△H=-113.0kJ•mol-1
则反应NO2(g)+SO2(g)?SO3(g)+NO(g)的△H=-41.8kJ•mol-1
(3)大气中NO2和C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气体,某地酸雨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Na+、Mg2+、NH4+、Cl-、SO32-、SO42-、NO3-和NO2-等.某研究小组取该地一定量的酸雨,浓缩后将所得试液分成4份,进行如下实验:
第一份滴加适量的淀粉KI溶液,呈蓝色;
第二份滴加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析出;
第三份滴加NaOH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第四份加入足量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静置,在上层清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不褪色.
已知:Ksp(Ag2SO4)=1.20×10-5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酸雨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SO42-、NO3-、NH4+;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SO32-、NO2-,说明其不存在的理由:SO3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酸性条件下,与NO3-不能共存;若有NO2-,能使酸性KMnO4
溶液褪色.
②写出试液中滴加淀粉KI溶液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6I-+2NO3-+8H+=3I2+2NO↑+4H2O.
(4)该研究小组为了探究NO参与的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在烧瓶中充入含有少量NO的SO2气体,慢慢通入O2,该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2NO+O2=2NO2,NO2+SO2=SO3+NO,再喷射适量蒸馏水即得硫酸型酸雨.说明NO的作用: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室温下,下列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0.01mol•L-1H2S溶液:c(H+)>c(HS-)>c(S2-)>c(H2S)>c(OH-
B.0.1 mol•L-1NaHSO3溶液:c(Na+)+c(H+)<c(HSO3-)+c(SO32-)+c(OH-
C.等物质的量的NH4Cl和NaCl的混合溶液:c(NH4+)+c(NH3•H2O)+c(Na+)=2c(Cl-
D.$\frac{c({H}^{+})}{c(O{H}^{-})}$=10-10的Na2CO3溶液:c(HCO3-)+c(H2CO3)=c(10-2-10-12)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世界环保联盟建议全面禁止使用氯气用于饮用水的消毒,而建议采用高效“绿色”消毒剂二氧化氯.二氧化氯是一种极易爆炸的强氧化性气体,易溶于水、不稳定、呈黄绿色,在生产和使用时必须尽量用稀有气体进行稀释,同时需要避免光照、震动或加热.实验室以电解法制备ClO2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NCl3是黄色黏稠状液体或斜方形晶体,极易爆炸,有类似氯气的刺激性气味,自然爆炸点为95℃,在热水中易分解,在空气中易挥发,不稳定.②气体B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Cl+2HCl$\frac{\underline{\;电解\;}}{\;}$NCl3+3H2↑.实验室制备气体B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 $\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为保证实验的安全,在电解时需注意的问题是:①控制好生成NCl3的浓度;②控制好反应温度.
(2)NCl3与NaClO2(亚氯酸钠)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6混合,在溶液中恰好反应生成Cl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Cl3+6ClO2-+3H2O=6ClO2↑+NH3↑+3Cl-+3OH-
(3)ClO2很不稳定,需随用随制,产物用水吸收得到ClO2溶液.为测定所得溶液中ClO2的含量,进行了下列实验:
步骤1:准确量取ClO2溶液10mL,稀释成100mL试样;
步骤2:量取V1 mL试样加入到锥形瓶中,调节试样的pH≤2.0,加入足量的KI晶体,摇匀,在暗处静置30min.
步骤3: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c mol/L 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2mL.(已知I2+2S2O32-=2I-+S4O62-
①上述步骤3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溶液蓝色变为无色,且30s内不变色;
②根据上述步骤可计算出原ClO2溶液的浓度为$\frac{135c{V}_{2}}{{V}_{1}}$g/L(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用一充满氨气的干燥烧瓶做喷泉实验,当水充满整个烧瓶后(假设溶液不外溢),烧瓶内氨水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frac{1}{22.4}$ mol/L
B.氨很容易液化,因此氨常用作制冷剂
C.SO3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3是电解质
D.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生成的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 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2NH3,经一段时间后NH3 的物质的量增加了2.4mol,这段时间内用氢气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6mol/(L•s),则这段时间为(  )
A.6 sB.4 sC.3 sD.2 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A>B>D>CB.原子序数  d>c>b>a
C.离子半径  C>D>B>AD.元素的电负性  C>D>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