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在日常生活中,为了达到更好的清洁效果,经常有人会将洁厕液(含有盐酸)与84消毒液混合使用,从而会发生引发中毒的事故.
(1)两种日化产品主要成分中都含有氯元素,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是第三周期ⅦA族.
(2)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写出次氯酸钠的电子式:
(3)常温下,0.1mol/L的NaClO溶液的PH=9.7,原因次氯酸根离子水解溶液显碱性,ClO-+H2O?HClO+OH-.常温下HClO的电离平衡常数为10-6.4.洁厕液与84消毒液混合后会生成有毒的氯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O-+Cl-+2H+=Cl2↑+H2O.
(4)高铁酸钾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工业上常采用NaClO氧化法生产,反应原理为:
①在碱性条件下,利用NaClO氧化硝酸铁,制得Na2FeO4,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Fe3++3ClO-+10OH-=2FeO42-+5H2O+3Cl-
②Na2FeO4与KOH反应生成K2FeO4:Na2FeO4+2KOH=K2FeO4+2NaOH
K2FeO4在水溶液中易水解:4FeO42-+10H2O?4Fe(OH)3+8OH-+3O2,在“提纯”K2FeO4中采用重结晶、洗涤、低温烘干的方法,则洗涤剂最好选用d溶液(填序号)
a.水    b.NH4Cl、异丙醇    c.Fe(NO33、异丙醇 d.CH3COONa、异丙醇.

分析 (1)氯的原子序数为17,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7,以此可确定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根据次氯酸钠是离子化合物,氧原子和氯原子共用1对共用电子对;
(3)常温下,0.1mol/L的NaClO溶液的pH=9.7,溶液显碱性,次氯酸钠溶液中次氯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电离平衡常数K=$\frac{c(O{H}^{-})c(HClO)}{c(Cl{O}^{-})}$,依据水解平衡常数和溶液中离子积常数计算,洁厕液与84消毒液混合后会生成有毒的氯气,是洁厕净中盐酸和84消毒液中氯离子、次氯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
(4)①在碱性条件下,利用NaClO氧化硝酸铁,制得Na2FeO4,结合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书写离子方程式;
②选择的洗涤剂应能抑制K2FeO4的水解,并注意减少K2FeO4的溶解.

解答 解:(1)氯的原子序数为17,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7,则应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ⅦA族,
故答案为:第三周期ⅦA 族;
(2 )次氯酸钠是离子化合物,氧原子和氯原子共用1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3)常温下,0.1mol/L的NaClO溶液的pH=9.7,溶液显碱性,次氯酸钠溶液中次氯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H2O?HClO+OH-,常温下,0.1mol/L的NaClO溶液的pH=9.7,ClO-+H2O?HClO+OH-,Kh=$\frac{c(O{H}^{-})c(HClO)}{c(Cl{O}^{-})}$=$\frac{Kw}{Ka}$,则Ka=$\frac{1{0}^{-14}}{0.1×1{0}^{-4.3}}$═10-6.4
次氯酸钠有强氧化性,盐酸有强还原性,两者相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Cl2↑+H2O,离子方程式为:ClO-+Cl-+2H+=Cl2↑+H2O,
故答案为:次氯酸根离子水解溶液显碱性,ClO-+H2O?HClO+OH-;10-6.4;ClO-+Cl-+2H+=Cl2↑+H2O;
(4)①在碱性条件下,NaClO氧化硝酸铁制得Na2FeO4,利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Fe3++3ClO-+10OH-=2FeO42-+5H2O+3Cl-
故答案为:2Fe3++3ClO-+10OH-=2FeO42-+5H2O+3Cl-
②K2FeO4 在水溶液中水解呈碱性,应选择碱性非水溶液抑制K2FeO4水解,进行洗涤,
a.H2O不能抑制水解,容易损失,故a错误;
b.NH4Cl、异丙醇,促进水解,故b错误;
c.Fe(NO33、异丙醇,促进水解,个c错误;
d. CH3COONa、异丙醇,能抑制水解,减少洗涤损失,故d正确,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较综合,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应用能力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盐类水解及氧化还原反应为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碳酸镍可用于电镀、陶瓷器着色等.镍矿渣中镍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Ni(OH)2和NiS(含有Fe、Cu、Ca、Mg、Zn等元素杂质),从镍矿渣出发制备碳酸镍的流程如下:

已知:(Ⅰ)含镍浸出液的成分及离子沉淀的pH:
元素Na2+Fe3+Cu2+Ca2+Mg2+Zn2-
浓度/g•L-15.250.470.300.400.180.81
开始沉淀PH6.42.24.7/9.66.5
完全沉淀PH8.43.56.7/11.68.5
(Ⅱ)溶度积常数:
难溶物NiSCuSZnS 
溶度积常数1.07×10-211.27×10-262.93×10-25 
难溶物CaF2MgF2ZnF2NiF2
溶度积常数1.46×10-107.42×10-113.04×10-2微溶
(1)镍矿渣中镍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Ni(OH)2和NiS,写出浸取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NiS+4ClO3-=3Ni2++3SO42-+4Cl-或3NiS+ClO3-+6H+=3Ni2++3S+Cl-+3H2O.
(2)黄钠铁钒[NaFe3(SO42(OH)6]具有沉淀颗粒大、沉淀速度快,容易过滤等特点,常用于除铁.写出流程中第一次加入 Na2CO3溶液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a++3Fe3++2SO42-+3H2O+3CO32-=NaFe3(SO42(OH)6↓+3CO2↑;
(3)NiS的作用是除去溶液中的Cu2+,原理是NiS+Cu2+═CuS+Ni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是8.43×104
(4)滤液2中加入NaF的作用是除去溶液中的Ca2+、Mg2+,则加入NaF先沉淀的离子是Mg2+
(5)NiSO4•6H2O是一种绿色易溶于水的晶体,广泛用于化学镀镍、生产电池等,可由NiCO3为原料获得,结合上述流程,制备NiSO4•6H2O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向被有机萃取剂萃取后所得的水层中加入足量Na2CO3溶液(流程中第二次加Na2CO3溶液),搅拌,得NiCO3沉淀:
②过滤,并用蒸馏水洗涤沉淀2-3次直至流出液用pH试纸检验呈中性;
③向沉淀中加6mol/L的H2SO4溶液,直至恰好完全溶解;
④蒸发、冷却结晶并从溶液中分离出晶体;
⑤用少量乙醇洗涤并晾干.
确定步骤①中Na2CO3溶液足量,碳酸镍己完全沉淀的简单方法是:上层清液呈无色(或静置后向上层液中再加入Na2CO3溶液后没有沉淀生成);
补充完整上述步骤②和③【可提供的试剂有6mol/L的H2SO4溶液,蒸馏水、pH试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KSCN溶于检验Fe2(SO43溶液中是否含有FeSO4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将钢闸门与电源正极相连,可防止其在海水中被腐蚀
D.浊液、胶体、溶液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在U形管中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钠和石蕊的混合液,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两极附近颜色无明显变化B.两极产生等量气体
C.阳极附近的颜色变红D.阴极附近的颜色变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1.A、B、C、D、E 5瓶透明溶液,分别是HCl、BaCl2、NaHSO4、Na2CO3和AgNO3中的一种.已知:
①A与B反应有气体生成      ②B与C反应有沉淀生成
③C与D反应有沉淀生成      ④D与E反应有沉淀生成
⑤A与E反应有气体生成      ⑥在②和③的反应中生成的沉淀是同一种物质
请填空:
(1)在反应③中,生成的沉淀物质的化学式是AgCl.
(2)C是AgNO3,E是NaHSO4(填化学式).
(3)A与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H++CO3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某固体混合物由碳酸钾和硫酸钾组成,现取一定量的该固体于烧杯中,加入85g水,充分搅拌,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向烧杯中加入2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6.27g.经分析,该沉淀中有2.33g不溶于稀硝酸,其余全部能够溶解,且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1)该固体中碳酸钾的质量为多少?
(2)反应后,烧杯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目的或所得结论一致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或结论
A用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入Fe(NO32溶液中,溶液变黄色氧化性:H2O2>Fe3+
B向盛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1mol/LH2SO4若试管口出现红棕色气体,说明NO3-被Fe2+还原为NO
C淀粉碘化钾溶液久置显蓝色是由于I-被还原,析出的I2溶于溶液中
D向含有少量的FeBr3的FeCl3溶液中,加入适量氯水,再加CCl4萃取分液除去FeCl3溶液中的FeBr3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是(  )
①Fe+Cu2+═Fe2++Cu            
②Al3++3NH3•H2O═Al(OH)3↓+3NH4+
③Cl2+H2O?H++Cl-+HClO  
④CaCO3+2H+═Ca2++CO2↑+H2O
⑤Ag++Cl-═AgCl↓
A.③⑤B.②③C.只有③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合金材料中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
B.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废气中含大量CO2、SO2造成大气污染,使雨水pH=5.6,形成酸雨
C.废弃的玻璃、金属、纸制品是可回收利用的资源
D.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