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把0.05 mol NaOH固体分别加入到100 mL下列液体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最小的是(  )

A.自来水

B.0.5 mol·L-1盐酸

C.0.5 mol·L-1 CH3COOH溶液

D.0.5 mol·L-1 KCl溶液


B [溶液混合后导电能力变化的大小,关键看混合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的变化。由于自来水几乎不导电,加入0.05 mol NaOH后,导电性突然增大;醋酸是弱电解质,加入0.05 mol NaOH后,生成强电解质CH3COONa,导电性明显增强;0.5 mol·L-1的KCl中加入0.05 mol NaOH固体后,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强;只有0.5 mol·L-1 100 mL的盐酸,与0.05 mol NaOH反应生成强电解质NaCl 0.05 mol,不影响导电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暗紫色化合物A具有绿色、高电压和高能量

的特点,近年来引起了电化学界的高度重视。在常温和干燥的条件下,化合物A可以稳定的存在,但它在

水溶液中不稳定,一段时间后转化为红褐色沉淀,同时产生一种气体单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化合物A

进行组成分析,确定A中仅含有O、K、Fe三种元素。取3.96g化合物A的粉末溶于水,滴加足量的稀硫

酸,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含有0.08mol KOH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将洗涤后的沉淀充分灼烧,

得到红棕色固体粉末1.60g;将所得滤液在一定条件下蒸发可得到一种纯净的不含结晶水的盐10.44g。

(1)化合物A的化学式为    ▲     ;化合物A与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化合物A还可作为一种“绿色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原因是                           

(3)化合物A的制备还可通过氧化法,试写出在KOH存在条件下用次氯酸钾氧化氢氧化铁制备A的化学方程式                         

(4)目前,人们针对化合物A的稳定性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下列物质中有可能提高化合物A水溶液稳定性的是      

A.亚硫酸钠         B.KOH        C.醋酸          D.Fe(NO3)3

(5)为研究温度对化合物A水溶液稳定性的影响,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V、W、X、Y、Z是由周期表中1~20号部分元素组成的5种化合物,其中V、W、X、Z均为两种元素组成。上述5种化合物涉及的所有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35。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图:

(1)5种化合物分别是V________、W________、X________、Y________、Z________;(填化学式)

(2)由上述5种化合物中的某2种化合物反应可生成一种新化合物,它包含了5种化合物中的所有元素,生成该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V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I、二氧化硫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探究其制备方法和性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工业上用黄铁矿(FeS2,其中S元素为-l价)在高温下和氧气反应制备SO2

,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一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用如下装置验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①能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验证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充分反应后,取试管b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方案Ⅰ: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方案Ⅱ:向第二份溶液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方案Ⅲ:向第三份溶液加入BaC!: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上述方案合理的是方案______(填“Ⅰ”、“Ⅱ”或“Ⅲ”);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当通入二氧化硫至试管c中溶液显中性时,溶液中c(Na+)=________________(用含硫元素微粒浓度的代数式表示)。

Ⅱ、另一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条件下以硫酸铜溶液为电解液,用电解的方法实现了粗铜的提纯,并对阳极泥和电解液中金属进行回收和含量测定。已知粗铜中含有少量的锌、铁、银、金等金属和少量矿物杂质(与酸不反应)。

步骤一:电解精制:

电解时,粗铜应与电源的______极相连。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步骤二:电解完成后,该小组同学按以下流程对电解液进行处理:

稀硝酸处理阳极泥得到硝酸银稀溶液,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电离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

A.Ba(OH)2Ba2+2OH

B.NH3·H2ONH+OH

C.CH3COOHCH3COO+H

D.AgCl===Ag+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装置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

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

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D.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足够大时,Cu2+向铜电极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最新研究发现,用隔膜电解法处理高浓度乙醛废水具有工艺流程简单、电耗较低等优点,其原理是使乙醛分别在阴、阳极发生反应,转化为乙醇和乙酸,总反应为2CH3CHO+H2O

CH3CH2OH+CH3COOH

实验室中,以一定浓度的乙醛-Na2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模拟乙醛废水的处理过程,其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

(1)若以甲烷燃料电池为直流电源,则燃料电池中b极应通入    (填化学式)气体。

(2)电解过程中,两极除分别生成乙酸和乙醇外,均产生无色气体。电极反应如下:

阳极:①4OH--4e-====O2↑+2H2O

                                                                 

阴极:①                                                             

②CH3CHO+2e-+2H2O====CH3CH2OH+2OH-

(3)电解过程中,阴极区Na2SO4的物质的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已知:乙醛、乙醇的沸点分别为20.8℃、78.4℃。从电解后阴极区的溶液中分离出乙醇粗品的方法是                                          

(5)在实际工艺处理中,阴极区乙醛的去除率可达60%。若在两极区分别注入1 m3乙醛的含量为3 000 mg·L-1的废水,可得到乙醇    kg(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对“AgCl(s)Ag(aq)+Cl(aq)”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说明AgCl没有完全电离,AgCl是弱电解质

②说明溶解的AgCl已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

③说明Cl与Ag的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到底

④说明Cl与Ag的反应可以完全进行到底                

A.③④              B.③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氯碱厂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NaOH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依据上图,完成下列填空:

(1)在电解过程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所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溶液pH________(选填“不变”、“升高”或“下降”)。

(2)工业食盐中含Ca2、Mg2等杂质,精制过程中除去这些杂质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粗盐中SO含量过高,必须添加钡试剂除去SO,该钡试剂可以是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下同)。

A.Ba(OH)2  B.Ba(NO3)2  C.BaCl2

(4)为有效除去Ca2、Mg2、SO,加入试剂的合理顺序为________。

A.先加NaOH,后加Na2CO3,再加钡试剂

B.先加NaOH,后加钡试剂,再加Na2CO3

C.先加钡试剂,后加NaOH,再加Na2CO3

(5)脱盐工序中利用NaOH和NaCl在溶解度上的差异,通过________、冷却、________

(填写操作名称)除去NaCl。

(6)用隔膜法电解食盐水时,电解槽分隔为阳极区和阴极区,防止Cl2与NaOH反应;采用无隔膜法电解冷的食盐水时,Cl2与NaOH充分接触,得到的产物仅是NaClO和H2,则与该反应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