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下列反应的是(  )
A.Zn-→Zn2+B.H+-→H2C.MnO2-→Mn2+D.Cl2-→Cl-

分析 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则选项中为还原剂的反应,还原剂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A.Zn→Zn2+中Zn素的化合价升高,则需要加氧化剂才能实现,故A选;
B.H+→H2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需要加还原剂才能实现,故B不选;
C.MnO2→Mn2+中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需要加还原剂才能实现,故C不选;
D.Cl2→Cl-中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需要加还原剂才能实现,故D不选;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元素的化合价及反应中化合价的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掌握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及判断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澄清石灰水的离子方程式:HCO3-+Ca2++OH-=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省高一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NaCl和NaBr的混合溶液中,Na+、Br-、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不可能出现的是

A.5:3:2 B.3:2:2 C.5:4:1 D.3: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铜、镓、硒、硅等元素的化合物是生产第三代太阳能电池的重要材料.请回答:
(1)基态铜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已知高温下CuO→Cu2O+O2,从铜原子价层电子结构(3d和4s轨道上应填充的电子数)变化角度来看,能生成Cu2O的原因是CuO中铜的价层电子排布为3d 94s0,Cu2O中铜的价层电子排布为3d10,后者处于稳定的全充满状态而前者不是.
(2)硒、硅均能与氢元素形成气态氢化物,则它们形成的组成最简单的氢化物中,分子构型分别为V形、正四面体,若“Si-H”中共用电子对偏向氢元素,氢气与硒反应时单质硒是氧化剂,则硒与硅的电负性相对大小为Se>Si(填“>”、“<”).
(3)SeO2常温下白色晶体,熔点为340~350℃,315℃时升华,则SeO2固体的晶体类型为分子晶体;若SeO2类似于SO2是V型分子,则Se原子外层轨道的杂化类型为sp2
(4)与镓元素处于同一主族的硼元素具有缺电子性(价电子数少于价层轨道数),其化合物可与具有孤对电子的分子或离子生成配合物,如BF3能与NH3反应生成BF3•NH3.BF3•NH3中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B与N之间形成配位键.
(5)金刚砂(SiC)的硬度为9.5,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金刚砂晶体类型为原子晶体,在SiC中,每个C原子周围最近的C原子数目为12个;若晶胞的边长为a pm,则金刚砂的密度表达式为$\frac{4×40}{(a×1{0}^{-10})^{3}×6.02×1{0}^{23}}$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金属铝、铁、铜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聚合硫酸铁(简称PFS)的化学式为[$\frac{Fe(OH)_{n}(S{O}_{4})(3-n)}{2}$]m是常用的水处理剂,与PFS中铁元素价态相同的铁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2)下列关于[Cu(NH34]SO4、K4[Fe(CN)6]、Na3AlF6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d(填正确答案标号);
a.三种物质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均有离子键和配位键
b.[Cu(NH34]SO4中含有NH3分子,其水溶液中也含有大量NH3分子
c.三种物质的组成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氮元素
d.K4[Fe(CN)6]与Na3AIF6的中心离子具有相同的配位数
(3)已知NF3与NH3的空间构型相同,但NF3不易与Cu2+形成配离子,其原因N、F、H三种元素的电负性为F>N>H,在NF3中,共用电子对偏向F,偏离N原子,使得氮原子上的孤电子对难于与Cu2+形成配位键.
(4)氯和钾与不同价态的铜可生成两种化合物,其阴离子均为无限长链结构(如图所示),a位置上的Cl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已知其中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CuCl3,则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2CuCl3

(5)用晶体的X射线衍射法可以测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对金属铜的测定得到以下结果:铜晶胞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边长为361pm.又知铜的密度为9.0g•cm-3,则铜原子的直径约为255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6.05×1023 (列式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常温下,向10mL 0.1mol•L-1的HR溶液中逐滴滴入0.1mol•L-1的氨水,所得溶液pH及导电性变化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b点溶液pH=5,此时酸碱恰好中和
B.a~b点导电能力增强,说明HR为弱酸
C.c点溶液存在c(NH4+)>c(R-)、c(OH-)>c(H+
D.b~c任意点溶液均有c(H+)•c(OH-)=KW=1.0×10-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化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不易发生腐蚀
B.一种金属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同一金属同一价态也可能有多种氧化物
C.金属钠、镁等金属着火时,可以使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
D.工业上可用铝热反应大规模炼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A和B反应生成C,将A、B放入密闭容器中,若A、B的起始浓度均为1mol/L.反应进行到2min后A的浓度为0.8mol/L,B的浓度为0.6mol/L,C的浓度为0.6mol/L,则2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v(A)=0.1 mol•L-1•min-1;v(B)=0.2 mol•L-1•min-1;v(C)=0.3 mol•L-1•min-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2B=3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A和B气体发生如下可逆反应:A(g)+3B(g)?3C(g),只有反应到达平衡时才具有的性质是(  )
A.各物质的浓度之比为1:3:3
B.混合物各物质的浓度相等
C.A、B、C三种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D.ν(A)、ν(B)、ν(C) 之比为1:3: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