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已知:2[NaAl(OH)4]+CO2→2Al(OH)3↓+Na2CO3+H2O。向含2molNaOH、1molBa(OH)2、2mol[NaAl(OH)4]的混合液中慢慢通入CO2,则通入CO2的量和生成沉淀的量的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n(CO2)(mol)

2

3

4

6

n(沉淀)(mol)

1

2

3

3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一化学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能量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化学催化比酶催化的效果好

B.使用不同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热效应

C.使用不同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能耗

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写出下列烷烃的名称中,不正确的是(    )

A、3-甲基-2-乙基戊烷        B、3,3-二甲基丁烷     

C、2,3-二甲基丁烷      D、2,2,3,3-四甲基丁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右图是用于干燥、收集并吸收多余气体的装置,下列方案正确的是

选项

X

收集气体

Y

A

碱石灰

氯化氢

B

碱石灰

氨气

C

氯化钙

二氧化硫

氢氧化钠

D

氯化钙

一氧化氮

氢氧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铜,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对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析合理的是

A.若无固体剩余,则溶液中一定有Fe3

B.若有固体存在,则溶液中一定有Fe2

C.若溶液中有Cu2,则一定没有固体析出

D.若溶液中有Fe2,则一定有Cu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向ZnSO4溶液中滴加饱和H2S溶液,没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一定量的氨水后,生成ZnS沉淀。用电离平衡原理解释上述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乙烷和氯气反应可制得ClCH2CH2Cl,ClCH2CH2Cl加热分解得到氯乙烯和氯化氢。设计一种以乙烯和氯气为原料制取氯乙烯的方案(其他原料自选),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不必注明反应条件)。

要求:①反应产生的氯化氢必须用于氯乙烯的制备;②不再产生其他废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I.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测定某硫酸工厂排放尾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图中气体流量计B用于准确测量通过的尾气体积。将尾气通入一定体积已知浓度的碘水中测定SO2的含量。当洗气瓶C中溶液蓝色消失时,立即关闭活塞A。

               

⑴洗气瓶C中导管末端连接一个多孔球泡D,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其理由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洗气瓶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⑶洗气瓶C中溶液蓝色消失后,没有及时关闭活塞A,测得的SO2含量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II.实验室常用Na2SO3固体与浓硫酸反应制取SO2

⑷现已制得SO2的饱和溶液,请利用此溶液(其他试剂任选),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比较SO2与Fe2+还原性的强弱(要求: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⑸某研究小组测定部分变质的Na2SO3固体样品中Na2SO3的含量:

①取a克Na2SO3固体样品配制成100mL溶液,取10.00mL该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作指示剂,0.0100mol/L碘水进行滴定,滴定终点现象为                             ,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碘水20.00mL。

②计算:样品中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A、B、C、D四种金属,做如下实验:①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②将A、D分别投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③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金属C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A.A>B>C>D                                    B.C>D>A>B

C.D>A>B>C                                    D.A>B>D>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