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NH42SO4是常见的化肥和化工原料,受热易分解.某兴趣小组拟探究其分解产物.
[查阅资料](NH42SO4在 260℃和 400℃时分解产物不同.
[实验探究]该小组拟选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和加热装置略)


实验1:连接装置A-B-C-D,检查气密性,按图示加入试剂(装置B盛0.5000mol/L盐酸70.00mL).通入N2排尽空气后,于260℃加热装置A一段时间,停止加热,冷却,停止通入N2.品红溶液不褪色,取下装置B,加入指示剂,用0.2000mol/L NaOH溶液滴定剩余盐酸,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25.00mL.经检验滴定后的溶液中无SO42-
(1)仪器X的名称是圆底烧瓶.
(2)装置B内溶液吸收气体的物质的量是0.03mol
实验2:连接装置A-D-B,检查气密性,按如图所示重新加入试剂.通入N2排尽空气后,于 400℃加热装置A至(NH42SO4完全分解无残留物,停止加热,冷却,停止通入N2.观察到装置A、D之间的导气管内有少量白色固体.经检验,该白色固体和装置D内溶液中有SO32-,无SO42-.进一步研究发现,气体产物中无氮氧化物.
(3)检验装置D内溶液中有SO32-,无SO42-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取少许D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盐酸,白色沉淀完全溶解,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D内溶液中有SO32-,无SO42-
(4)装置B内溶液吸收的气体是NH3
(5)(NH42SO4在 400℃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3(NH42SO4$\frac{\underline{\;\;△\;\;}}{\;}$4NH3↑+N2↑+3SO2↑+6H2O↑.

分析 实验1:(1)根据装置图可知,仪器X为圆底烧瓶;
(2)根据消耗氢氧化钠计算B装置中剩余的HCl,参加反应的HCl吸收分解生成的NH3,发生反应:NH3+HCl=
NH4Cl,进而计算吸收NH3的物质的量,
实验2:(3)取D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再加入盐酸,白色沉淀完全溶解且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D内溶液中有SO32-,无SO42-
(4)装置D内溶液中有SO32-,说明分解生成SO2,装置A、D之间的导气管内有少量白色固体,白色固体应是二氧化硫、氨气与水形成的盐,装置B内溶液吸收的气体是氨气;
(5)由题干中分析可知,(NH42SO4在400℃分解时,有NH3、SO2、H2O生成,S元素化合价降低,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只能为N元素化合价升高,气体产物中无氮氧化物,说明生成N2,配平书写方程式.

解答 解:(1)由仪器X的结构可知,X为圆底烧瓶,故答案为:圆底烧瓶;
(2)滴定剩余盐酸,终点时消耗NaOH为0.025L×0.2mol/L=0.005mol,故剩余HCl为0.005mol,则参加反应的HCl为0.07L×0.5mol/L-0.005mol=0.03mol,参加反应的HCl吸收分解生成的NH3,发生反应:NH3+HCl=NH4Cl,故吸收NH3的物质的量为0.03mol,
故答案为:0.03;
(3)检查装置D内溶液中有SO32-,无SO42-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取少许D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盐酸,白色沉淀完全溶解,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D内溶液中有SO32-,无SO42-
故答案为:取少许D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盐酸,白色沉淀完全溶解,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D内溶液中有SO32-,无SO42-
(4)装置D内溶液中有SO32-,说明分解生成SO2,装置A、D之间的导气管内有少量白色固体,白色固体应是二氧化硫、氨气与水形成的盐,装置B内溶液吸收的气体是氨气,
故答案为:NH3
(5)由题干中分析可知,(NH42SO4在400℃分解时,有NH3、SO2、H2O生成,S元素化合价降低,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只能为N元素化合价升高,气体产物中无氮氧化物,说明生成N2,分解反应方程式为:3(NH42SO4$\frac{\underline{\;\;△\;\;}}{\;}$4NH3↑+N2↑+3SO2↑+6H2O↑,
故答案为:3(NH42SO4$\frac{\underline{\;\;△\;\;}}{\;}$4NH3↑+N2↑+3SO2↑+6H2O↑.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涉及化学仪器、滴定操作、实验方案设计、化学计算、物质推断、化学方程式书写等,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较好的考查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知识迁移运用能力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图1为化学反应气体体积测定仪
(1)写出图中实验仪器的名称:C液体量瓶
(2)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将橡皮塞塞住A瓶加料口,观察B瓶中长导管中液面上升,保持1分钟不下降,证明气密性良好.
(3)用该装置测定气体摩尔体积,称取mg镁带(已除去表面氧化膜)和稀硫酸反应时,测得所得气体的体积是VL(已换算到标准状况下)
①B中选用的液体是品红溶液,原因是ABC(填序号,下同)
A、氢气不溶于品红溶液
B、氢气不与品红溶液反应
C、易于观察,方便读数
D、氢气使品红溶液褪色
②测定操作中三次用到注射器,依次为:第一次A,第二次B,第三次A
A、从A瓶加料口抽气,使B瓶中导管内外液面持平
B、向A瓶内加入稀硫酸
③测得的标准状况时气体摩尔体积的表达式为$\frac{24V}{m}$
(4)某课外兴趣小组根据该测定仪的原理设计如图2装置.

①适用该装置测定某种合金(含Mg、Al)中铝的含量,使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与a g合金(固体M)充分反应,进入量气管的气体体积为V m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同).读数时要注意将实验装置恢复到室温,使量气管液面和水准管液面相平,视线与量气管凹液面相平若a=0.036,V=22.4,该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是50%.
②若将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替换为足量的稀硫酸,与a g合金粉末充分反应,则进入量气管内的气体体积>(填“>”、“<”或“=”)V mL;利用测得的气体体积能否对合金中的Al含量进行计算?能(填“能”或“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比较,错误的是(  )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HF>HCl>HBr>HI
B.原子半径大小:Mg>S>O
C.碱性强弱:NaOH<Mg(OH)2
D.金属性强弱:K>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在强酸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a+、K+、AlO2-、Cl-B.Ba2+、Na+、CO32-、NO3-
C.Na+、Ag+、SO42-、Cl-D.Al3+、Fe3+、NO3-、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物质不是混合物的是(  )
A.水玻璃B.漂白粉C.冰水D.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蔗糖、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
B.等质量的甲烷、乙烯、1,3-丁二烯(C4H6)分别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所耗用氧气的量依次增大
C.的单体是Cl-CH=CH2
D.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不能鉴别乙醇溶液和葡萄糖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确定一种从煤中提取的液态烃X的结构,对其进行探究.

步骤一:这种碳氢化合物蒸气通过热的氧化铜(催化剂),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再用装有无水氯化钙和固体氢氧化钠的吸收管完全吸收.2.12g有机物X的蒸气氧化产生7.04g二氧化碳和1.80g水.
步骤二:通过仪器分析得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
步骤三:用核磁共振仪测出X的1H核磁共振谱有2个峰,其面积之比为2:3.如图2.
步骤四:利用红外光谱仪测得X分子的红外光谱如图3.
试填空:
(1)X的分子式为C8H10;X的名称为对二甲苯.
(2)步骤二中的仪器分析方法称为质谱法.
(3)写出X与足量浓硝酸和浓硫酸混合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X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
①芳香烃    ②苯环上一氯代物有三种
(5)X以醋酸为溶剂在催化剂作用下用氧气氧化得到另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PTA,查阅资料得知PTA的溶解度:25℃时0.25g、50℃时0.97g、95℃时7.17g.得到的粗产品中有部分不溶性杂质,请简述实验室中提纯PTA的实验方案:将粗产品溶于适量热水中,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出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常温下,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中:Na+、NH4+、SO42-、CH3COO-
B.滴入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Na+、Ba2+、NO3-、Cl-
C.由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的溶液:NH4+、K+、CO32-、Cl-
D.含有大量HCO3-的溶液:K+、Al3+、Cl-、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极性分子一定含有极性键,非极性分子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②极性分子中一定不含有非极性键,非极性分子中可能含有极性键
③N2O和CO2是互为等电子体,因此每个分子均含有2个π 键,且中心原子均为sp杂化
④丙酮的沸点为57℃高于丁烷的沸点为-0.5℃是由于丙酮分子间有氢键
⑤邻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低与氢键有关.
A.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