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某化学兴趣小组以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为原料进行如下实验探究.为测定黄铜矿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将m1g该黄铜矿样品放入如图所示装置中,从a处不断地缓缓通入空气,高温灼烧石英管中的黄铜矿样品.

(1)锥形瓶A内所盛试剂是氢氧化钠;装置B的作用是干燥气体;锥形瓶D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2OH-=SO32-+H2O.
(2)反应结束后将锥形瓶D中的溶液进行如下处理:

如图则向锥形瓶D中加入过量H2O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SO32-=SO42-+H2O;操作Ⅱ是洗涤、烘干、称重,其中洗涤的具体方法固体放入过滤器中,用玻璃棒引流向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滤液自然流下后,重复上述操作2-3次;该黄铜矿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frac{32{m}_{2}}{233{m}_{1}}$×100%(用含m1、m2的代数式表示).
(3)反应后固体经熔炼、煅烧后得到泡铜(Cu、Cu2O)和熔渣(Fe2O3、FeO),要验证熔渣中存在FeO,应选用的最佳试剂是C
A.KSCN溶液、氯水    B.稀盐酸、KMnO4溶液
C.稀硫酸、KMnO4溶液    D.NaOH溶液
(4)已知:Cu+在强酸性环境中会发生反应生成Cu和Cu2+.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泡铜中是否含有Cu2O取少量泡铜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若溶液呈蓝色说明泡铜中含有Cu2O,否则不含有.

分析 将m1g该黄铜矿样品放入如图所示装置中,从a处不断地缓缓通入空气,高温灼烧石英管中的黄铜矿样品,为防止二氧化碳的干扰,应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用碱液除掉,通过碱石灰干燥吸收水蒸气,进入装置C加热反应,反应后固体经熔炼、煅烧后得到泡铜(Cu、Cu2O)和熔渣(Fe2O3、FeO),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进入装置D被过滤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得到亚硫酸钠溶液,
(1)为防止二氧化碳的干扰,应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用碱液除掉,通过碱石灰干燥吸收水蒸气,生成的二氧化硫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
(2)亚硫酸根离子能被过氧化氢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洗涤固体在过滤器中进行,加水至浸没固体使水自然流下,重复几次洗涤干净,m2g固体为硫酸钡的质量,结合硫元素守恒计算得到硫元素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固体经熔炼、煅烧后得到泡铜(Cu、Cu2O)和熔渣(Fe2O3、FeO),要验证熔渣中存在FeO,应选用的最佳试剂是加入硫酸溶解后加入高锰酸钾溶液观察高锰酸钾溶液是否褪色设计检验方案;
(4)泡铜成分为Cu、Cu2O,Cu+在强酸性环境中会发生反应生成Cu和Cu2+.据此设计实验验证是否含有氧化亚铜.

解答 解:(1)为防止二氧化碳的干扰,应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用碱液除掉,锥形瓶A内所盛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通过碱石灰干燥吸收水蒸气,生成的二氧化硫能和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盐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2OH-=SO32-+H2O,
故答案为:氢氧化钠,干燥气体,SO2+2OH-=SO32-+H2O;
(2)亚硫酸根离子具有还原性能被过氧化氢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SO32-=SO42-+H2O,洗涤固体在过滤器中进行,加水至浸没固体使水自然流下,重复几次洗涤干净,具体操作为:固体放入过滤器中,用玻璃棒引流向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滤液自然流下后,重复上述操作2-3次,m2g固体为硫酸钡的质量,结合硫元素守恒计算得到硫元素的质量分数=$\frac{\frac{{m}_{2}g}{233g/mol}×32g/mol}{{m}_{1}}$×100%=$\frac{32{m}_{2}}{233{m}_{1}}$×100%,
故答案为:H2O2+SO32-=SO42-+H2O;固体放入过滤器中,用玻璃棒引流向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滤液自然流下后,重复上述操作2-3次;$\frac{32{m}_{2}}{233{m}_{1}}$×100%;
(3)反应后固体经熔炼、煅烧后得到泡铜(Cu、Cu2O)和熔渣(Fe2O3、FeO),要验证熔渣中存在FeO,应选用的最佳试剂是加入硫酸溶解后加入高锰酸钾溶液观察高锰酸钾溶液是否褪色设计检验方案,
故答案为:C;
(4)泡铜成分为Cu、Cu2O,Cu+在强酸性环境中会发生反应生成Cu和Cu2+.据此设计实验验证是否含有氧化亚铜,取少量泡铜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若溶液呈蓝色说明泡铜中含有Cu2O,否则不含有,
故答案为:取少量泡铜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若溶液呈蓝色说明泡铜中含有Cu2O,否则不含有.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主要是物质性质、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探究设计等知识点,关键是提取题中的信息,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元素化合价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ⅢA族的B和Al都能形成+3价的化合物
B.ⅤA族的N和P都能形成-3价的化合物
C.ⅠA族的Na和K都能形成+1价的化合物
D.ⅦA族的F和Cl都能形成+7价的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4.已知A、B、C、D是短周期元素的气态单质,其中A是黄绿色的气体单质,C在空气中含量最高,D是最轻的气体;E是一种最常用的金属;Y是一种常见的液态物质,Z是唯一显碱性的气体; M是一种红棕色的有毒气体;I为红褐色难溶于水的固体.有关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组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VIIA族;
(2)F中化学键的类型是离子键、(极性)共价键;
(3)Z和W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C和Y,这是一个很有实际意义的反应,可以消除W对环境的污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6NO$\frac{\underline{催化剂}}{△}$5N2+6H2O;
(4)I为红褐色难溶于水的固体,与“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NaClO),在浓碱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了高效环保的净水剂高铁酸钠,请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OH)3+3ClO-+4OH-=2FeO42-+3Cl-+5H2O
(5)将过量的E加到N的稀溶液中,若过程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3.01×1023,则参加反应的E的质量为1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物质中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是(  )
A.单质碘B.氯化钠C.D.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已知:2NO2(g)?N2O4(g)△H<O.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a、b、c、d四个点中,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是bd点.
(2)b点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frac{{c}^{2}(N{O}_{2})}{c({N}_{2}{O}_{4})}$
(3)b、d两点所表示的反应体系中,气体颜色由深到浅的顺序是db (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2015年8月12日晚11时20分左右,天津港国际物流中心区域内瑞海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的爆炸,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据瑞海国际官网信息,该公司仓储含有以下种类物质:压缩气体天然气、易燃液体乙酸乙酯、遇湿易燃物品电石、氰化钠、腐蚀品硫化碱等.
(1)由于CaC2、金属钠、金属钾等物质能够跟水反应给灾后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如果在实验室,你处理金属钠着火的方法是C.(填序号)
A.泡沫灭火器         B.消防车喷水          C.沙土
(2)硫化碱其实就是我们常见的硫化钠,触及皮肤和毛发时会造成灼伤.①其水溶液呈强碱性,故俗称硫化碱. ②其水溶液在空气中会缓慢地氧化成Na2S2O3,该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1.
(3)事故发生后,爆炸中心区、爆炸区居民楼周边以及海河等处都受到了严重的氰化物污 染.处理NaCN的方法有多种,方法一:用NaClO在碱性条件下跟NaCN反应生成无毒害的物质,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2OH-+2CN-+5ClO-=2CO32-+5Cl-+H2O+N2↑.
方法二:这些泄露的氰化钠将通过喷洒双氧水的方式来处理,用双氧水处理后会释放氨气同时生成无毒的碳酸氢钠,以减轻污染.则CN-被氧化生成的产物为HCO3-
(4)环保部门为测定H2O2溶液浓度,方法如下:用移液管吸取10.00mL的H2O2样品盛入l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取25.00mL溶液盛入锥形瓶里,再加入10mL 3mol/L的稀硫酸(过量),用0.02mol/L的标准浓度的KMnO4溶液滴定,试写出与H2O2相等电子数的三原子分子的化学式H2S.配置H2O2溶液的浓度时定容俯视刻度线,而其他操作均正确,导致溶液浓度偏大(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用脱脂棉花包住约0.2g 过氧化钠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往脱脂棉上滴水,可观察到脱脂棉花剧烈燃烧起来.由实验现象所得出的有关Na2O2和H2O反应的结论是:
a.反应放出大量热;
b.有氧气生成.
Na2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H2O=4NaOH+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25℃时,以下溶液的pH不相同的是(  )
A.c(Cl-)=c(CH3COO-)的盐酸和醋酸溶液
B.水的电离程度相同的稀硫酸和盐酸
C.水的电离程度相同的氯化按溶液和硫酸铜溶液
D.铵根离子浓度相同的硫酸铵和硫酸氢铵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aN(g)?bM(g)的放热反应,M、N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frac{a}{b}$=2:1.
(2)t2时两线交叉点不是平衡状态(填“是”或“不是”),v>v(填“>”“<”或“=”).
(3)此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为75%.
(4)下列描述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②③④.
①反应中M与N物质的量之比为2:5  
②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③M的转化率达到最大  
④如容器为绝热容器,体系内温度不再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