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2O3+6HCl=2CoCl2+Cl2↑+3H2O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6
B.5KI+KIO3+3H2SO4=3I2+3K2SO4+3H2O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5:1
C.3S8+24KOH=8K2SO3+4K2S4+12H2O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S8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3(NH42SO4=3SO2+N2+6H2O+4NH3中,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和未发生氧化反应的氮元素物质的量之比为2:1

分析 A.Co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降低为+2价,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
B.KI中I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0,KIO3中I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
C.3S8中生成8K2SO3,S化合价升高被氧化,生成4K2S4,S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D.3(NH42SO4=3SO2↑+N2↑+4NH3↑+6H2O反应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0,S元素的化合价由+6价降低为+4;

解答 解:A.Co元素化合价升高,则氧化剂为Co2O3,Cl元素的部分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则还原剂为2HCl,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A错误;
B.5KI+KIO3+3H2SO4═3I2+3K2SO4+3H2O中,KI中I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0,KIO3中I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为氧化剂,则氧化剂为KIO3,由I原子守恒可知,对应还原产物I2的物质的量为0.5mol,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为还原剂,则还原剂为KI,由I原子守恒可知,对应氧化产物I2的物质的量为2.5mol,所以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5mol:0.5mol=5:1,故B正确;
C.3S8中的S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生成8K2SO3,S化合价升高被氧化,生成4K2S4,S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则根据S原子守恒,则被氧化和被还原的S8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C错误;
D.反应中6molN参加反应,被氧化的N为2mol,未被氧化的N为4mol,所以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和未发生氧化反应的氮元素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恒温恒容下,将2molA气体和2molB气体通入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2B(g)?xC(g)+2D(g),2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剩余1.2mol B,并测得C的浓度为1.2mo1•L-1
(1)从开始反应至达到平衡状态,生成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6mol/(L.min).
(2)x=6.
(3)A的转化率与B的转化率之比为1:1.
(4)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amolHe,则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为不变(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平衡将不移动(填“正向移动”或“逆向移动”或“不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在物质结构研究的历史上,首先提出原子结构有核模型的科学家是(  )
A.汤姆生B.玻尔C.卢瑟福D.普朗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都属于胶体
②HF、HI都属于弱电解质
③Na2O、MgO、Al2O3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④明矾、冰醋酸、四氧化三铁都不是混合物
⑤葡萄糖、油脂都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A.④⑤B.②④C.①②D.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1)写出反应用稀硫酸清洗铁锈(Fe2O3)的离子方程式:Fe2O3+6H+=2Fe3++3H2O
(2)把离子反应Cu2++2OH-=Cu(OH)2↓ 改写成化学方程式CuSO4+2NaOH=Na2SO4+Cu(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进行合成氨的反应.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  )
A.v (NH3)=0.3 mol•L-1•min-1B.v (H2)=0.3mol•L-1•min-1
C.v(N2)=0.2 mol•L-1•min-1D.v (N2)=0.05mol•L-1•s-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烯和甲烷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B.煤焦油、石油、花生油都属于烃
C.甲烷、乙烯、苯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D.+$\stackrel{△}{→}$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海带具有从海水中富集碘的能力,下面是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流程:

试回答:
(1)步骤a的操作名称是灼烧,步骤b中所加的物质是水.
(2)步骤c的操作名称是过滤;该操作中涉及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和玻璃棒.
(3)步骤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I-=2Cl-+I2
(4)步骤e的操作名称是萃取,操作时在含I2的溶液中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液体分为两层,下层液体呈紫红色.
(5)步骤f的操作名称是分液,所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烧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为实现“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的一项课题是如何将CO2转化为可利用资源.目前,工业上常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l L的密闭恒容容器中,充入l mol CO2和3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
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C{H}_{3}OH)×c({H}_{2}O)}{c(C{O}_{2})×{c}^{3}({H}_{2})}$;
(2)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CH3OH的平均反应速率
v(CH3OH)=0.075mol/(L•min)(注明单位);H2的转化率=75%;
(3)下列说法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C
A.每消耗1mol CO2的同时生成1mol CH3OH
B.CO2、H2、CH3OH和H2O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3:1:1
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D.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4)下列措施中,能使上述平衡状态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BD
A.升高温度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
C.使用高效催化剂               D.恒温恒容再充入1molCO2和3mol 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