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6g 14CH4所含中子数目为8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所含分子数目为NA
C.6.2g白磷(分子式为P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所含P-P键数目为0.3NA
D.1mol含8个碳原子的某烃分子,最多形成8NA个碳碳单键

分析 A、14CH4的摩尔质量为18g/mol,根据质量计算出甲烷的物质的量和含有的中子数;
B.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为液体,无法计算四氯化碳的物质的量;
C.根据1molP4分子含有6molP-P键计算出6.2g白磷中含有的P-P键数目;
D.依据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4,可以形成四个单键分析;

解答 解:A、16g14CH4的物质的量为$\frac{16}{18}$mol=$\frac{8}{9}$mol,含有中子的物质的量为:$\frac{8}{9}$mol,含有质子数为:$\frac{64}{9}$NA,故A错误;
B.在标况下,四氯化碳不是气体,无法计算22.4L四氯化碳的物质的量及分子数,故B错误;
C.6.2g白磷含有P4的物质的量为:$\frac{6.2g}{124g/mol}$=0.05mol,0.05molP4分子中含有P-P键的物质的量为:0.05mol×6=0.3mol,所含P-键数目为0.3NA,故C正确;
D.1mol含8个碳原子的某烃分子,碳原子形成最多化学键时,都以单键和原子形成,所以8个碳原子最多形成7个碳碳键,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题目难度中等,阿伏加德罗常数是高考的“热点”,它既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的量、粒子数、质量、体积等与阿伏加德罗常数关系的理解,又可以涵盖多角度的化学知识内容.要准确解答好这类题目,一是要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二是要准确弄清分子、原子、原子核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的构成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W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由此可知(  )
 W 
  Y
A.W单质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B.Z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Y
C.X、Y、Z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最弱的是Y
D.Z元素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甲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它不仅可用于制取重要的食用香料肉桂酸丙烯酯,还可用于合成常用药物布洛芬,其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

已知:
Ⅰ.
Ⅱ.
(1)甲苯的分子式是C7H8,布洛芬中官能团的名称是羧基;
(2)试剂a的结构简式是
(3)第③步的化学方程式是+CH2=CHCH2OH$→_{△}^{浓硫酸}$+H2O;
(4)第④~⑥步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有④⑥(填步骤编号);
(5)第⑤步的化学方程式是
(6)布洛芬的一种同分异构体C与NaOH溶液共热反应,生成丙酸钠和化合物D,D的苯环上只有一条侧链且与浓硫酸共热不能发生消去反应,D的结构简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氢能是发展中的新能源,它的利用包括氢的制备、储存和应用三个环节.回答下列问题:

(1)与汽油相比,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污染小、可再生、来源广、资源丰富、燃烧热值高(至少答出两点).
但是氢气直接燃烧的能量转换率远低于燃料电池,写出碱性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H2+2OH--2e-=2H2O.
(2)氢气可用于制备H2O2.已知:
H2(g)+A(l)═B(l)△H1
O2(g)+B(l)═A(l)+H2O2(l)△H2 
其中A、B为有机物,两反应均为自发反应,则H2(g)+O2(g)═H2O2(l)的△H=<0(填“>”或“=”)
(3)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某储氢反应:MHx(s)+yH2(g)?MHx+2y(s)△H<0达到化学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c
a.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b.吸收ymol H2只需1mol MHx
c.若降温,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d.若向容器内通入少量氢气,则v(放氢)>v(吸氢)
(4)利用太阳能直接分解水制氢,是最具吸引力的制氢途径,其能量转化形式为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5)化工生产的副产氢也是氢气的来源,电解法制取有广泛用途的Na2FeO4.同时获得氢气:Fe+2H2O+2OH-→FeO42-+3H2↑,装置如图所示,装置通电后,铁电极附近生成紫红色FeO42-,镍电极有气泡产生.若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高,铁电极区会产生红褐色物质.已知:Na2FeO4只在强碱性条件下稳定,易被H2还原.
①电解一段时间后,c(OH-)降低的区域在阳极室(填“阴极室”或“阳极室”).
②电解过程中,须将阴极产生的气体及时排出,其原因为防止Na2FeO4与H2反应使产率降低.
③c(Na2FeO4)随初始c(NaOH)的变化如图2,任选M、N两点中的一点,分析c(Na2FeO4)低于最高值的原因M点:c(OH-)低,Na2FeO4稳定性差,且反应慢(或N点:c(OH-)过高,铁电极上有氢氧化铁生成,使Na2FeO4产率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1)三种弱酸HA、H2B、HC,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为:①1.8×10-5、②5.6×10-11、③4.9×10-10、④4.3×10-7(数据顺序已打乱),已知三种酸和它们的盐之间能发生以下反应:
①HA+HB-(少量)=A-+H2B,②H2B(少量)+C-=HB-+HC,③HA(少量)+C-=A-+HC..则三种酸对应的电离平衡常数分别为(请填空)
HAH2BHC
KaK${\;}_{{a}_{1}}$K${\;}_{{a}_{2}}$K${\;}_{{a}_{3}}$K${\;}_{{a}_{4}}$
数值   
(2)常温下0.1mol/L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下列表达式数据一定变小的是A.
A.c(H+)   B.c(H+)•c(OH-)   C.$\frac{c(C{H}_{3}CO{O}^{-})}{c({H}^{+})}$    D.$\frac{c(O{H}^{-})}{c({H}^{+})}$
(3)体积为10mLpH=2醋酸溶液与一元酸HX分别加水稀释至1000mL,稀释过程pH变化分别为HX3.6、CH3COOH3.2,则HX电离平衡常数大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醋酸平衡常数;理由是因为稀释相同倍数,HX的pH变化比CH3COOH大,即HX更易电离,所以HX电离平衡常数也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基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可用于标定(  )
A.B.C.还原剂D.氧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4.纤维素是化工厂重要的原料,通过对纤维素的处理可以得到P,其生产流程如图:
已知:①CH3CH2Br+NaOH$→_{△}^{水}$CH3CH2OH+NaBr
②2CH3CH2OH$→_{△}^{浓H_{2}SO_{4}}$CH3CH2OCH2CH3+H2O
(1)C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
(2)B的结构简式为CH2BrCH2Br.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C6H12O6$\stackrel{酒化酶}{→}$2CH3CH2OH+2CO2
(4)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CH2BrCH2Br+2NaOH$→_{△}^{H_{2}O}$HOCH2CH2OH+2NaBr,该反应类型是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
(5)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P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任写一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a.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钠反应生成1molH2
b.分子结构中有六元环
c.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2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已知HCN、CN-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对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和K2
①HCN?H++CN-△H1>0  K1
②CN-+H2O?HCN+OH-△H2>K2
常温下(K1=6.2×10-10),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CN和NaCN溶液混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K2≈1.6×10-3B.2c(Na+)=c(HCN)+c(CN-
C.混合溶液的pH<7D.对混合溶液升温,K1增大、K2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据《天工开物》记载,我国古代以炉甘石(主要成分是ZnCO3)来升炼倭铅(即锌),其原理如图.已知锌的熔点420℃、沸点906℃.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升炼倭铅过程包含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B.冶炼时锌变为蒸气在兜室冷凝为固体
C.“泥封”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得到的锌被氧化
D.“锌火”是锌蒸气和一氧化碳在空气的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