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已知A、B、C是单质,D、E、F是化合物.A是第三周期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B是除稀有气体外第三周期原子序数最大的元素,E是一种淡黄色固体,A、B、C、D、E、F之间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

(1)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ⅠA族
(2)写出D和F的化学式Na2O、NaCl
(3)写出E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

分析 A、B、C是单质,D、E、F是化合物.A是第三周期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则A为Na,B是除稀有气体外第三周期原子序数最大的元素,则B为Cl2,E是一种淡黄色固体,A点燃生成E,则E为Na2O2,C为O2,A与氧气没有点燃的条件下生成D为Na2O,A与B反应生成F为NaCl,据此答题.

解答 解:A、B、C是单质,D、E、F是化合物.A是第三周期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则A为Na,B是除稀有气体外第三周期原子序数最大的元素,则B为Cl2,E是一种淡黄色固体,A点燃生成E,则E为Na2O2,C为O2,A与氧气没有点燃的条件下生成D为Na2O,A与B反应生成F为NaCl,
(1)A为Na,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ⅠA族,
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ⅠA族;
 (2)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D为Na2O,F为NaCl,
故答案为:Na2O、NaCl;
(3)E为Na2O2,E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故答案为:2Na2O2+2H2O═4NaOH+O2↑.

点评 本题考查无机物推断,涉及Na元素化合物性质,比较基础,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味精厂、化肥厂、垃圾渗滤液等排放的废水中往往含有高浓度的氨氮,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硝化法:在富氧条件下,通过硝酸盐菌的作用,将氨氮(以NH4+表示,下同)氧化成硝酸盐,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2O2=NO3-+2H++H2O.
(2)MAP沉淀法:向氨氮废水中投加磷酸盐和镁盐,使之和NH4+生成难溶复盐MgNH4PO4•6H2O(简称MAP)结晶,是一种比较新颖有效的处理方法.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反应的原理Mg2++NH4++PO43-+6H2O=MgNH4PO4•6H2O↓.
②MAP沉淀法需要控制反应的pH 在7.5~10之间.当pH>10时,由于溶液中铵根离子变成气态氨挥发,Mg2+会生成Mg(OH)2沉淀而不利于MAP的生成.
(3)电化学氧化法:电化学去除氨氮主要是氯气和次氯酸的间接氧化作用.对某养猪场废水进行电化学氧化处理,选用IrO2-TiO2/Ti电极作为阳极,阴极采用网状钛板,加入一定量的NaCl,调节溶液的pH,在电流密度为85mA•cm-2下电解,180min内去除率达到98.22%.
①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2Cl--2e-=C12↑;HClO氧化除去氨氮的反应离子方程式是2NH4++3HClO=N2+3H2O+5H++3Cl-
②为了提高氨氮的去除率,需要控制溶液中Cl-的浓度和pH,根据如图判断:

Cl-的适宜浓度为8g•L-1,适宜的pH为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叶酸是维生素B族之一,可以由下列甲、乙、丙三种物质合成.

(1)甲中显酸性的官能团是羧基(填名称).
(2)下列关于乙的说法,正确的是ac(填名称).
a.分子中碳原子和氮原子的个数比是7:5   
b.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既能与盐酸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属于苯酚的同系物
(3)丁是丙的同分异构体,且满足下列两个条件,丁的结构简式为
a.含有H2N-CH-COOH      b.在稀硫酸中水解有乙酸生成
(4)甲可以通过下列路线合成(分离方法和其他产物已经略去):

①步骤Ⅰ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②步骤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_{△}^{HCl}$
③步骤Ⅰ和Ⅳ在合成甲过程中的目的是保护氨基不被氧化.
④步骤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组成C11H16为的芳香烃,其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  )
A.9种B.12种C.15种D.18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应放于危险化学用品柜中妥善保管
B.取10 mL该硫酸于烧杯中,再加18.4 mL的水,可配得49%的硫酸
C.配制200 mL 4.6 mol•L-1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50 mL
D.该硫酸与等质量的水混合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9.2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合成氨工艺的一个重要工序是铜洗,其目的是用铜液吸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CO和CO2等气体.铜液吸收CO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Cu(NH32Ac+CO+NH3?Ac  其中Ac-表示醋酸根离子CH3COO- 完成下列填空:
(1)如果要提高上述反应的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bc(选填编号)
a.减压        b.增加NH3的浓度      c.升温        d.及时移走产物
(2)铜液中的氨可吸收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3+CO2+H2O=(NH42CO3、(NH42CO3+CO2+H2O=2NH4HCO3
(3)铜液的组成元素中,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C>N>O>H
(4)通过比较NH3和PH3的稳定性可判断氮、磷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一定条件下,向2L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 X气体和1mol Y气体,发生下列反应:2X(气)+Y(气)?3Z(气)+2W(气),在某时刻测定出的下列各生成物的浓度,一定不正确的是(  )
A.c(Z)=0.45 mol•L-1B.c(Z)=1.20 mol•L-1C.c(W)=1.00 mol•L-1D.c(W)=0.80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反应中,相关示意图象错误的是(  )
ABCD
将二氧化硫通入到
一定量氯水中
将氨水滴入到一定量
氯化铝溶液中
将铜粉加入到一定量
浓硝酸中
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氯化铁溶液中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为研究亚氯酸钠(NaClO2)吸收SO2的利用率,某课外小组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加热和夹持装置略去).

(1)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2)当观察到丙装置中溶液颜色变浅时(填现象),停止实验.
(3)探究亚氯酸钠与SO2的反应.
①假设SO2被完全反应,检验乙装置中生成的SO42-和C1-,应选用的试剂是ade.(酸性条件下ClO2-不干扰检验).
a.稀硝酸  b.稀盐酸  c.BaCl2溶液d.Ba(NO32溶液  e.AgNO3溶液
②完成乙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O2+□ClO${\;}_{2}^{-}$+□H2O═□SO2-+□Cl-+□□
(4)测定亚氯酸钠的利用率.实验步骤如下:
ⅰ将乙装置中溶液取出,加入过量KI晶体,再滴入适量稀硫酸,充分反应(ClO2-+4I-+4H+=2H2O+2I2+C1-).
ⅱ将步骤ⅰ所得溶液稀释至100.00mL,取25.00mL于锥形瓶中,滴入1~2滴淀粉溶液,用0.500mol•L-1Na2S2O3标准液滴定(I2+2S2O32-=2I-+S4O62-).重复进行3次滴定,得Na2S2O3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0.00mL.
①步骤ⅱ中将溶液稀释至100.00mL,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②该实验NaClO2的利用率为90.0%.
(5)实验结束后,课外小组同学经讨论认为:增大SO2的溶解量,有利于提高NaClO2的利用率.增大SO2的溶解量的措施有适当降低温度(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填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