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确定第116号元素Lv的名称为鉝。关于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原子序数116B. 中子数177

C. 核外电子数116D. 相对原子质量293

【答案】D

【解析】

A.第116号元素Lv的原子序数为116,故A正确; B.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293-116=177,故B正确;C.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可知核外电子数为116,故C正确;D293代表该原子的质量数,一种元素有多种核素,质量数指的是质子与中子质量的和,不同核素的质量数不同,即一种元素可以有多个质量数,相对原子质量为各核素的平均相对质量,所以同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只有一个数值,两者近似相等,故D错误;故答案为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锰锂电池的体积小、性能优良,是常用的一次电池。该电池反应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解质LiClO4溶于混合有机溶剂中,Li+通过电解质迁移入MnO2晶格中,生成LiMnO2。回答下列问题:

1)外电路的电流方向是______(“a→b”“b→a”)

2)电池正极反应式_______

3)不能用水代替电池中的混合有机溶剂,原因是________

4MnO2可与KOHKClO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K2Mn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K2MnO4在酸性溶液中歧化,生成KMnO4M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00mL Fe2(SO4)3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固体剩余物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点时溶液中阳离子为Cu2+、Fe2+Fe3+

B. b点时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Fe+Cu2+=Cu+Fe2+

C. c点时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

D. 原溶液中Fe2(SO4)3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g)+Y(g) Z(g)+W(s), 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度增大 B. 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 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D. 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浓度为2 mol·L-1的盐酸V L,欲使其浓度变为4 mol·L-1,以下列出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

A. 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44.8 L

B. 将溶液加热蒸发浓缩至0.5V L

C. 蒸发掉0.5V L水

D. 加入10 mol·L-1盐酸0.6V L,再将溶液稀释至2V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1

B. 甲烷的标准燃烧热ΔH=-890.3 kJ·mol1,则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1

C. 已知:500℃、30MPa下,N2(g)+3H2(g)2NH3(g) ΔH=-92.4kJ·mol-1;将1.5 mol H2和过量的N2在此条件下充分反应,放出热量46.2 kJ

D. 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1,则2CO2(g) ===2CO(g)+O2(g)反应的△H=+566.0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合的是

A.图甲表示燃料燃烧反应的能量变化

B.图乙表示酶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

C.图丙表示弱电解质在水中建立电离平衡的过程

D.图丁表示强碱滴定强酸的滴定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量的甲烷燃烧后得到的产物为CO、CO 2 和水蒸气,此混合气体质量为 49.6 g ,当其缓慢经过无水氯化钙(足量)时,氯化钙增重 25.2 g ,则原混合气体中CO 的质量为( )

A. 26.4 g B. 19.7 g C. 13.2 g D. 11.2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NO、SO2是大气污染物但又有着重要用途。

I.已知:N2 (g) + O2(g) = 2NO (g) ΔH1= 180.5kJ·mol1

C(s) + O2(g) = CO2(g) ΔH2 = 393.5kJ·mol1

2C(s) + O2(g) =2CO(g) ΔH3 =221.0kJ·mol1

(1)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等量的NO和CO进行反应,能判断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容器中的压强不变 b.2v(CO)=v(N2)

c.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34.2不变 d.该反应平衡常数保持不变

e.NO和C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II.(3)SO2可用于制Na2S2O3。为探究某浓度的Na2S2O3的化学性质,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流程: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2S2O3溶液具有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Na2S2O3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4)含SO2的烟气可用Na2SO3溶液吸收。可将吸收液送至电解槽再生后循环使用。再生电解槽如图所示。a电极上含硫微粒放电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个)。离子交换膜______(填标号)为阴离子交换膜。

(5)2SO3(g)2SO2(g)+O2(g),将一定量的SO3放入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测得其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图中a点对应温度下,已知SO3的起始压强为P0,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p= 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在该温度下达到平衡,再向容器中加入等物质的量SO2和SO3,平衡将___________(填“向正反应方向”或“向逆反应方向” “不”) 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