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X、Y、Z、M 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Y、Z 相邻.X的核电荷数是Y的核外电子数的一半,Y与M 可形成化合物M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Z>Y
B.简单离子的半径:M的离子>Z的离子>Y的离子>X的离子
C.X的阴离子和Y的阴离子核外电子数相同
D.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ZO4

分析 X、Y、Z、M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Y、Z相邻,X的核电荷数是Y的核外电子数的一半,推测X为氧元素,则Y为硫元素,Z为氯元素;Y与M可形成化合物M2Y,则M为K元素.
A.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
B.离子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的离子半径越小;
C.氧离子核外电子数为10、硫离子核外电子数为18;
D.Z为氯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HClO4

解答 解:X、Y、Z、M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Y、Z相邻.X的核电荷数是Y的核外电子数的一半,推测X为氧元素,则Y为硫元素,Z为氯元素;Y与M可形成化合物M2Y,则M为K元素.
A.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故原子半径Z(Cl)<Y(S),故A错误;
B.离子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的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的半径:S2->Cl->K+>O2-,故B错误;
C.X的阴离子为O2-,核外电子数为10、Y的阴离子为S2-,核外电子数为18,故C错误;
D.Z为氯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HClO4,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关系应用,需要学生熟悉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难度不大,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巩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下列各组烃的混和物,只要总质量一定,无论它们按什么比例混和,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和H2O都是恒量的是(  )
A.C2H2   C2H4B.C2H4   C3H6C.C3H8   C3H6D.C6H6   C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若能发现第117号元素X,它的原子结构与卤族元素相似,电子排布有7个电子层,且最外层有7个电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此X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X,在常温很稳定
B.其单质带有金属光泽,具有强氧化性,可与KI发生置换反应生成I2
C.其单质的分子式为X2,易溶于有机溶剂
D.AgX是一种有色的易溶于水的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酯R在稀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可生成1molHOCH2CH2OH(乙二醇)和2mol羧酸(C4H8O2),则R的结构有(  )
A.2种B.3种C.4种D.5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使A克铁粉与一定量的硝酸溶液充分反应(Fe粉完全溶解),生成的气体与标准状况下BLO2混合后,恰好能被水完全吸收,A和B的关系可能是(  )
A.B>0.3AB.B<0.2AC.0.2A<B<0.3AD.0.2A≤B≤0.3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无色透明溶液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Na+、NH${\;}^{{\;}_{4}^{+}}$、Br-、Al3+、Ca2+、SO${\;}_{3}^{2-}$、SO${\;}_{4}^{2-}$(不考虑水的电离和水解产生的离子),三位同学各取等体积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甲同学: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②乙同学:加入过量NaOH浓溶液加热后,收集到1.008L(体积已换算为标准状况下)某纯净气体;③丙同学:加入过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8.004g,将沉淀溶于足量的盐酸后,固体质量变为2.796g.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NH4+、SO32-、SO42-,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Ca2+
(2)③中沉淀溶于盐酸时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BaSO3+2H+=Ba2++SO2↑+H2O.
(3)请你设计实验,确认可能存在离子的情况:取待测液做焰色反应实验,焰色反应呈现黄色,证明含有钠离子.
(4)若向该混合液中逐滴滴加FeCl3溶液,观察到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棕色,继续加入,最终变为红褐色,且此过程中无气泡产生,无沉淀生成.这种红褐色液体是氢氧化铁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1)0.5mol H2O的质量为9,其中含有3.01×1023个水分子.
(2)质量都是50g的 HCl、NH3、CO2、O2四种气体中,含有分子数目最少的是CO2.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强条件下,体积最大的是NH3
(3)1L 0.2mol/L NaOH溶液中含溶质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已知A、B、C、D、E、F为前四周期的六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位于周期表的s区,其原子中电子层数和未成对电子数相同;B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nsnnpn,B和E同主族,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的3倍;F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行、第十一列.试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F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
(2)关于B2A2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选项序号)③④.
①B2A2中的所有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②每个B2A2分子中σ键和π键数目比为1:1
③B2A2是由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构形成的非极性分子
④B2A2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杂化
(3)B、C、D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N>O>C (用元素符号表示).
(4)C的气态氢化物与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H,H晶体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①②④(填选项序号).
①离子键②共价键③氢键④配位键⑤金属键
(5)基态E原子的最高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4;B和E分别与氧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熔沸点较高的是SiO2(写化学式).
(6)F单质的晶体堆积方式为面心立方,其配位数为12;若F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它的晶胞棱长为a(cm),则F晶体的密度为$\frac{4M}{{N}_{A×{a}^{3}}}$g•cm-3.(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用KMnO4氧化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反应方程式如下: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1)若此盐酸的密度为1.2g/cm3,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2 mol/L
(2)用双线桥表示电子的得失数目
(3)此反应中氧化剂是KMnO4,氧化产物Cl2
(4)若有1mol KMnO4参加反应,则转移电子数为5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