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常温下,根据表中的几种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回答下列问题:

NH3·H2O

2×10-5

HNO2

7×10-4

HClO

3×10-8

H2CO3

K1=4×10-7 K2=4×10-11

(1)常温下,等浓度的NH4NO3和NH4NO2两份溶液,测得NH4NO2溶液中c(NH)较小,试分析原因: 。0.1mol·L-1NH4NO2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NO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h= mol·L-1(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常温下,用氨水吸收CO2得到NH4HCO3溶液,其pH 7 (填“>”、“<”或“=”);反应NH3·H2O+H2CO3NH+HCO+H2O的平衡常数K=

(3) 少量CO2通入到过量的NaClO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宜昌金东方中学、三峡高中高一11月月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3mol·L-1的Ca(NO3)2溶液a mL稀释至b mL,稀释后溶液中N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mol·L-1 B. mol·L-1 C.mol·L-1 D.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已知实验室制氢气的反应:Zn+2HCl= ZnCl2+H2↑。现用13.0gZn粉与一定量2mol/L稀盐酸充分反应,一段时间后Zn粉无剩余.

(1)用双线桥或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比较H+和Zn2+氧化性强弱

(3)消耗盐酸的体积至少为多少升?

(4)生成ZnCl2的物质的量为多少?

(5)标准状况下,最多能收集到多少升气体?

(6)反应中转移的电子的个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Fe(OH)3胶体和MgCl2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

A.两者均有丁达尔现象 B.两者均能透过半透膜

C.加入盐酸先沉淀,随后溶解 D.分散质微粒可通过滤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该消毒液无色,有漂白作用。它的有效成分是下列物质中的一种,这种物质是

A.NaClO B.NaOH C.KMnO4 D.Na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二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常温下,已知Ksp(AgCl)>Ksp( AgBr),现将AgCl与AgBr的饱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再加入足量浓AgNO3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根据Ksp(AgCl)>Ksp( AgBr),可知AgCl的溶解能力比AgBr强

B.加入足量浓AgNO3溶液后,AgCl和AgBr的溶度积Ksp均不变

C.加入足量浓AgNO3溶液后,溶液中只有AgBr沉淀

D.在含有AgBr、AgCl固体的悬浊液中,c (Cl-) >c (B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二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H++CH3CO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醋酸的电离常数Ka值增大

B.0.10mol/L的CH3COOH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中c(OH-)增大

C.CH3COOH溶液中加少量的CH3COONa固体,平衡逆向移动

D.室温下,欲使0.1mol/L醋酸溶液的pH、电离度α都减小,可加入少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佳木斯一中高一上月考二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V1L0.1mol/L NaOH溶液与V2L 0.6mol/L NaOH溶液混合,所得溶液浓度为0.3 mol/L,如果混合后体积为混合前的体积和,则V1:V2为

A.1:2 B.2:1 C.3:2 D.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年8月12日天津爆炸事故中导致氰化钠泄漏,泄漏的氰化钠可以通过喷洒双氧水来处理,以减轻环境污染,有关化学方程式为:NaCN+H2O2+H2O=NH3+NaHCO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NaCN中碳元素化合价为+2价

B.在该反应中H2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C.NaCN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D.当有0.1mol NH3生成时,有0.2mol电子转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