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Na+、K+、Ba2+ B.
、
、Na+、Mg2+
C.Na+、Ag+、、
D.
、Ba2+、Cl-、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2-201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填空题
(12分)手持技术又称掌上技术,是由数据采集器、传感器和配套的软件成
的定量采集各种常见数据并能与计算机连接的实验技术系统。某研究小组利用手持技术,获得8.34gFeS04·7H20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确定78℃时固体物质M的化学式: 。
(2)取适量380℃时所得的样品P,隔绝空气加热至650℃,得到一种固体物质Q,同时有两种无色气体生成且两种气体的组成元素相同,摩尔质量相差16,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设计实验,验证(2)中生成的气态物质,并测定已分解的P的质量(不考虑装置内空气的影响)。
①试剂X的名称是 。
②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用字母表示接口的连接顺序:c 。
③充分反应后,利用装置Ⅲ中圆底烧瓶内混合物测定已分解的P的质量,其操作步骤为:第一步:向圆底烧瓶中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直至沉淀完全;第二步:过滤混合物,在过滤器上将沉淀洗净后,烘干并冷却至室温,称重。第三步:继续烘干、冷却并称量直至连续两次 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1g为止。若最终得到沉淀的质量为Wg,则已分解的P的质量为 (填计算式)。
④上述测得P的质量比实际分解质量要小,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2分)手持技术又称掌上技术,是由数据采集器、传感器和配套的软件成
的定量采集各种常见数据并能与计算机连接的实验技术系统。某研究小组利用手持技术,获得8.34gFeS04·7H20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确定78℃时固体物质M的化学式: 。
(2)取适量380℃时所得的样品P,隔绝空气加热至650℃,得到一种固体物质Q,同时有两种无色气体生成且两种气体的组成元素相同,摩尔质量相差16,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设计实验,验证(2)中生成的气态物质,并测定已分解的P的质量(不考虑装置内空气的影响)。
①试剂X的名称是 。
②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用字母表示接口的连接顺序:c 。
③充分反应后,利用装置Ⅲ中圆底烧瓶内混合物测定已分解的P的质量,其操作步骤为:第一步:向圆底烧瓶中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直至沉淀完全;第二步:过滤混合物,在过滤器上将沉淀洗净后,烘干并冷却至室温,称重。第三步:继续烘干、冷却并称量直至连续两次 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1g为止。若最终得到沉淀的质量为Wg,则已分解的P的质量为 (填计算式)。
④上述测得P的质量比实际分解质量要小,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08浙大附中理综模拟)已知常温下E为无色无味的液体,F为淡黄色粉末,G为常见的无色气体(反应条件均已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 |
(1)请写出F的电子式 ;在②反应中,当生成2.24L的G(标准状况)时,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
(2)若A、C、D均含有氯元素,且A的化合价介于C与D之间,写出稀溶液中①的离子方程式: 。
(3)若C、D均为气体且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A与B分别为 。(写化学式)
(4)若A与B均为固体化合物,C是常见的一种中性干燥剂,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1.7g D与O2反应生成气态的产物时放出22.67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08黄冈中学二模)(14分)(1)下列曲线分别表示元素的某种性质与该电荷数的关系(Z为该电荷数,Y为元素的有关性质)。请把与下面元素有关性质相符的曲线标号(a、b、c、d)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①ⅡA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 b 。
②第3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c 。
③F-、 Na+ 、Mg2+、Al3+的离子半径 a 。
(2)元素X、Y、Z、M、N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电子数之比为3∶4;N-、Z+、X+离子半径逐渐减小;化合物XN常温下为气体,据此回答:
①N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HClO4 。
②化合物A、B均为由上述五种元素中的任意三种元素组成的强电解质,且两种物质水溶液的酸碱性相同,组成元素的原子数目之比均为1∶1∶1,A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小,则化合物A中的化学键类型为 离子键、(极性)共价键 ,若B为常见家用消毒剂的主要成分,则B的化学式是 NaClO 。
③Z与M形成的稳定固体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Na+ []2- Na+ 。
④X与Y、X与M均可形成18电子分子,写出这两种分子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一种单质的化学方程式 H2O2+H2S=S↓+2H2O ,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无色溶液中产生淡黄色浑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