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2)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欲提高SO2的转化率,则改变条件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3)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解答 解:(1)a、可逆反应到达平衡时SO2和SO3浓度不一定相等,与二氧化硫的起始浓度以及转化率有关,故a错误;
b、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不变,SO2百分含量保持不变,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b正确;
b、随反应进行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恒温恒容下,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当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变,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c正确;
d、SO2的生成速率与SO2的消耗速率都表示正逆反应速率相同,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d正确;
e、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e错误;
故答案为:bcd;
(2)a.向装置中再充入N2,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所以不能提高转化率,故a错误;
b.向装置中再充入O2,氧气浓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了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故b正确;
c.改变反应的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平衡,所以不能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故c错误;
d.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降低了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故d错误;
e.降低温度,平衡正向进行,二氧化硫转化率增大,故e正确;
故选be,
故答案为:be;
(3)a.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压强始终不变,故压强不随时间改变,不能说明到达平衡,故a错误,
b.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容器的容积不变,故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故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不能说明到达平衡,故b错误,
c.可逆反应到达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不发生变化,故c(A)不随时间改变,说明到达平衡,故c正确,
d.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都表示正反应速率,反应始终按1:1生成C、D的物质的量,不能说明到达平衡,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平衡状态的判断、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等知识点,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的计量数之和不相等的可逆反应来说,可从浓度、温度、颜色、压强、百分含量等角度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W | X | Y |
Z |
A. | 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r(Z)>r(X)>r(Y)>r(W) | |
B. | 四种元素形成的单质最多有6种 | |
C. | X与Y形成的气态化合物超过两种 | |
D. | 四种元素中,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B、C分别与D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 |
B. | B、D原子构成的一种分子B2D4只含有极性共价单键 | |
C. | B、C、D三种元素可以形成酸、碱或者盐三种物质 | |
D. | C的离子半径小于E的离子半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石油经分馏得到的各馏分仍然是多种烃的混合物 | |
B. | 石油分馏的目的是将含碳原子数较多的烃先气化,经冷凝而分离出来 | |
C. | 石油经过分馏、裂化等工序后得到大量乙烯、苯等不饱和烃 | |
D. | 石油的炼制过程是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分子变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分子的过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 |
B. | 在反应中一定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 |
C. | 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 |
D. | 分解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有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 |
B. | 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 |
C. | 航天飞机上的陶瓷防护片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 |
D. | 草木灰与(NH4)2HPO4可混合施用为植物提供N、P、K三种营养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