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干冰、铝粉、漂白粉B.生石灰、臭氧、熟石灰
C.烧碱、液态氧、酒精D.铁红、晶体硅、胆矾

分析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

解答 解:A.干冰是二氧化碳是化合物,铝粉是单质,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和氯化钠,是混合物,故A正确;
B.生石灰和熟石灰是化合物,臭氧是单质,故B错误;
C.烧碱和酒精是化合物,液态氧是单质,故C错误;
D.铁红是氧化铁是化合物,晶体硅是单质,胆矾是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侧重于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应用,明确各个俗称、别名的化学成分是关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套管实验”是将一支较小的玻璃仪器装入另外一个玻璃仪器中,经组装来完成原来需要更多仪器进行的实验,因其具有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如图1实验为“套管实验”,小试管内塞有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糖.请观察实验装置,分析实验原理.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或证明)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成解产生CO2和H2O,而碳酸钠稳定.
(2)该实验的现象是棉花糖上的粉末变蓝、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a2++2OH-+CO2=CaCO3↓+H2O.
(3)一段时间后结束实验,待装置冷却,取出小试管中固体溶于水,然后滴加1mol/L盐酸,产生CO2的量与盐酸的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其中合理的是B、C.
(4)取10.0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充分进行加热,将生成的CO2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完全吸收,测得生成沉淀4.0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32.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填空题.
(1)2Fe(OH)3+3ClO-+4OH-═2FeO42-+3Cl-+5H2O
配平该离子方程式
(2)当上述反应转移了5.418×1022个电子时,生成的还原产物有0.45mol,
(3)根据(1)、(2)推测FeO42-能与下列哪些物质反应(填序号)BC.
A.Cl2       B.SO2 C.H2S     D.O2
(4)已知反应:①Cu+2Fe3+═Cu2++2Fe2+; ②Cu2++Fe═Cu+Fe2+
反应①中还原剂是Fe,两个反应中各种离子的氧化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Fe3+>Cu2+>Fe2+.根据反应①②的信息,请写出FeCl3与F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2Fe3+═3Fe2+
(5)在反应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中,当有0.2mol电子转移时,产生氯气的体积(标准状况)是2.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含Na2CO3的溶液:K+、Cl-、NO3-、Al3+
B.pH=11的溶液:Ba2+、Na+、Mg2+、NO3-
C.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的溶液:K+、HCO3-、Cl-、Ba2+
D.滴加甲基橙试液显红色的溶液:Fe3+、NH4+、Cl-、B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尿素[CO(NH22]是一种高效化肥,也是一种化工原料.以尿素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NH22 (s)+H2O(l)?2NH3(g)+CO2(g)△H=+133.6kJ/mol.尿素在一定条件下可将氮的氧化物还原为氮气.
结合上述信息,尿素还原NO(g)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 CO(NH22(s)+6 NO(g)=5 N2(g)+2CO2(g)+4 H2O(l)△H=-1804.7 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实验室可以用次氯酸钙与浓盐酸反应来制得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
(1)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上述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上述反应中,浓HCl表现出的性质有酸性、还原性.
(3)1mol的Ca(ClO)2可以氧化2mol的HCl;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_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6 g O3中含有质子总数为8NA
B.25℃时,1 mL纯水中含有OH-离子数目为10-10
C.pH=2的醋酸稀释10倍后,溶液中H+数目大于0.001NA
D.1mol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表述方式错误的是(  )
A.Fe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图:
B.氯化钠的分子式:NaCl
C.N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lS22S22p3
D.HC10的结构式:H-O-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工业上由焦炭或天然气制氢气的过程中会产生一氧化碳.为了除去氢气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可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将一氧化碳与水蒸气发生反应:
CO(g)+H2O(g)?CO2(g)+H2(g)△H=-41.0kJ•mol-1
该反应在工业上被称为“一氧化碳变换”.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C{O}_{2})•c({H}_{2})}{c(CO)•c({H}_{2}O)}$.
K(200℃)>K(300℃)(填“>”、“=”或“<”).
(2)恒温恒容条件下,以下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填字母序号).
a.ν消耗(CO)=ν生成(H2O)                b.c(CO2)=c(CO)
c.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改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3)某温度下,在一个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CO和4mol H2O(g),反应经20min后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为0.8mol,该时间范围内反应的平均速率ν (CO )=0.004mol•L-1•min-1;平衡常数K的数值为1.
(4)某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气组成为:H2 40%、N2 20%、CO 30%、CO210%(均为体积分数).现采用“一氧化碳变换”法,向上述原料气中加入水蒸气,将其中的CO除去.已知不同温度及反应物投料比($\frac{n({H}_{2}O)}{n(CO)}$)下,变换后平衡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分数如下表所示:
 投料比
CO的体积分数%
温度/℃
$\frac{n({H}_{2}O)}{n(CO)}$=1$\frac{n({H}_{2}O)}{n(CO)}$=3$\frac{n({H}_{2}O)}{n(CO)}$=5
200
250
300
350
1.70
2.73
6.00
7.85
0.21
0.30
0.84
1.52
0.02
0.06
0.43
0.80
①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到控制不同条件时CO的转化率的变化规律.能使CO的转化率升高,可改变的条件是降低温度、增大反应物投料比(或原料气中水蒸气的比例).
②温度是一氧化碳变换工艺中最重要的工艺条件,实际生产过程中将温度控制在300℃左右,其原因是提高温度,会提高反应速率,但平衡逆向移动,CO的转化率下降,实际生产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速率和平衡两个方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